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测查初中生的乐观心理品质的状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乐观心理品质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方法采用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和儿童解释风格问卷对770名初中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男女生在乐观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乐观人格(F=28.49,P〈0.01)、积极解释(F=7.17,P〈0.01)和乐观解释风格(F=6.24,P〈0.01)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好朋友多寡的初中生在乐观人格(F=23.41,P〈0.01)、消极解释(F=4.59,P〈0.01)、积极解释(F=15.79,P〈0.01)和乐观解释风格(F=16.95,P〈0.01)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性别因素对乐观程度没有影响,初中生的乐观受年级和朋友多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修订版(88个项目)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37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内外倾向(E)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329,P〈0.01),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643,P〈0.01;r=0.352,P〈0.01);2多血质类型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低,其次是粘液质类型的大学新生,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高(F=49.16,P〈0.01)。结论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与探讨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阆中市千佛片区50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均〉2分,两者在强迫症状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t=-4.362,P〈0.01)留守中学生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②留守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健康量表上强迫、偏执等7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4.362~0.867,P〈0.05),其中女生得分要比男生高;③留守中学生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与偏执、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7~-0.107,P〈0.05),积极合理化的解释与偏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3~-0.092,P〈0.05);消极应对方式中:忍耐因子除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外的8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0~0.180,P〈0.05),逃避因子与除强迫症状以外的9个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0~0.216,P〈0.05),发泄情绪因子得分与除抑郁以外的9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57~0.275,P〈0.05),否认幻想因子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的10个因子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45~0.291,P〈0.05)。结论留守学生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女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计算机专业从业人员职业压力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缓解职业压力带来的问题。方法采用职业压力指标第二版OSI-2,对计算机专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度(r=-0.566,P〈0.01)、身体健康状况(r=-0.612,P〈0.01)以及心理健康状况(r=-0.657,P〈0.01)都呈负相关;而且工作满意度与身体健康(r=0.552,P〈0.05)及心理健康(r=0.684,P〈0.01)都存在正相关,身体健康因素与心理健康因素也成显著正相关(r=0.722,P〈0.01);再通过建立职业压力多元回归方程式,发现身心健康因素进入职业压力回归方程式(adj R^2=0.342,F=12.236,P〈0.001)。结论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业压力感受越高,身心健康水平越低;相反,身心健康水平下降,职业压力感受也会增大;身心健康因素成为职业压力的预测因素,因此想要调整压力还要从身心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情感现状及情感与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太原市两所中学的503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结果 1初中生的消极情感较多,自我概念的水平也较低;2男女生在情感量表的得分无差异。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学生,体验到较多的正向情感(F=5.683,P〈0.05);3初中生的正向情感与学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r学校=0.36,r言语=0.29,r数学=0.32,P〈0.01),负向情感与学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r学校=-0.31,r言语=-0.30,r数学=-0.29,P〈0.01);正向情感与语文、数学成绩呈正相关(r语文=0.22,r数学=0.26,P〈0.01),负向情感与语文、数学成绩呈负相关(r语文=-0.33,r数学=-0.33,P〈0.01)。结论初中生的正向情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增进;情感与其学业自我概念、学习成绩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社会支持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初中生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9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对初中生影响程度最高的生活事件主要来自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②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605,P〈0.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是显著负相关(r=-0.175,P〈0.001)。③方差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前者F=146.278,df=1,P=0.000;后者F=9.827,df=1,P=0.002),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6.506,df=1,P=0.011)。结论: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乐观对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取样法抽取385名大学生参加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解释风格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的调查。结果:(1)总应激量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0,P0.01),其中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18,-0.25;P0.01;r=-0.12,P0.05);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11,P0.01);(2)负性生活事件与乐观的交互作用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F=7.04,P0.01)。结论:解释性乐观是负性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间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释风格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方法抽取387名大学生参加归因风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一般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分析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①解释风格综合分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P<0.01);消极事件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r=-0.18,P<0.01);②解释风格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9.3%。结论解释风格是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变量,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威廉姆斯创造性人格量表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然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之间不具有显著性;2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人格中的冒险性(r=0.40,P〈0.01)、挑战性(r=0.37,P〈0.01)和好奇性(r=0.25,P〈0.05)有显著的正相关;3不同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创造性人格具有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唐山大地震孤儿性格特征与心身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经历唐山地震的孤儿在地震灾难发生30年后的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共有260例唐山地震的孤儿幸存者和241例经历唐山地震的非孤儿幸存者作为对照参加调查。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被试进行评估。结果在全部被试中,EPQ-N分与SCL-90总分(r=0.51)、SCL-90总均分(r=0.51)、SCL-90阳性项目数(r=0.52)、SCL-90阳性症状均分(r=0.32)、自评抑郁问卷(r=0.53)、自评焦虑问卷(r=0.51)显著相关,P均〈0.01;地震孤儿组(260例)EPQ-N分高于非孤儿对照组(241例)(47.65±11.41,44.92±9.46,t=2.91,P〈0.01)和EPQ-E分低于对照组(55.7±10.14,58.86±10.13,t=3.41,P〈0.01);患PTSD的孤儿组(n=32)EPQ-E分低于未患PTSD的孤儿组(n=228)(51.88±11.34,56.32±9.87,t=2.34,P〈0.05),患PTSD的孤儿组EPQ-N分高于未患PTSD的孤儿组(54.84±10.89,46.64±11.14,t=3.910,P〈0.01)。结论唐山地震发生30年后,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孤儿幸存者人格特质有明显倾向性,这种人格特征的倾向性与孤儿幸存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3所中学的511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①不同年级初中生的能力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能力归因高于初二、初三学生(P0.05);②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高于女生(P0.05);初一学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低于初二、初三学生(P0.01;P0.05);③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考试镇定低于初三学生(P0.01);④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社区小、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群体心理困扰与需求,为开展有效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中4所社区小学4、5年级学生、6所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小学生仅在恐怖因子上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5.36,P0.01);初中学生除人际关系外均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总分=-8.34,Z总均分=-8.51;P均0.01);高中学生各因子均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总分=-15.65,Z总均分=-15.86;P均0.01)。初中年级心理因子阳性率增加较大,且初二年级的因子阳性率增加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总分=43.16、P均0.01)。男女性别在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χ2=5.976,5.053,6.361;P均0.05),且不同校别的男女差异各有特点。起始年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高于普通年级(χ2=9.380、P0.01;χ2=8.775,P0.05);毕业年级学生的焦虑、精神病性水平高于普通年级(χ2=6.261,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乐观;初中阶段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尤其初一、初二年级是心理干预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态不理想且高考应激源效应明显;男女生在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优势与不足;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学生相对普通年级学生更可能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民族贫困地区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旨在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民族贫困地区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共获有效问卷336份。结果民族贫困地区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3.63%,一般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5.36%;中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9,P0.001);高社会支持组与低社会支持组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以及MHT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地区中学生高焦虑的相关因素有性别(OR=0.508;P0.005)、支持总分(OR=0.803;P0.001)、客观支持(OR=1.278;P0.001)和主观支持(OR=1.212;P0.022)。结论高社会支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增加社会支持可有效改善该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元担忧、学业自我效能感及考试焦虑的关系,为预防和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元担忧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考试焦虑量表对29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元担忧与考试焦虑显著正相关(r=0.52,P0.01),考试焦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34,P0.01),元担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18,P0.05);②在元担忧对考试焦虑的预测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78%。结论元担忧对考试焦虑有重要影响,并且会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导致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823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男生在永久的坏(PmB)、普遍的坏(PvB)、总体的坏(TB)、希望分数(HoB)等项目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t=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总均分大于2分的因子依次为强迫(2.23±0.60)、情绪波动性(2.12±0.72)、学习压力感(2.10±0.82)、焦虑(2.08±0.83)、人际敏感(2.06±0.71);②城镇中学生总均分极为显著的高于农村中学生(P<0.001,t=4.182);③不同家庭类型比较发现,与父母同住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极为显著的好于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P<0.001,t=9.15);④不同年级总均分比较,6个年级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高一、高二、高三、初二、初三、初一。结论大力加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城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荒木纪幸编制的初中生学校内焦虑量表进行修订,考察修订后量表的的信效度以及苏州市区初中生学校内焦虑状况.方法 对1349名初中生进行施测,所得资料以SPSS 15.0和Amos 4.0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 ①修订后的量表由7个维度组成,共解释方差49.02%,Cronbach'a系数为0.903,验证性因素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自尊与自我妨碍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自尊为中介变量研究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使用率和信效度较高的情绪智力量表(EIS)、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以及自我妨碍量表(SHS)对51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及其各个维度与自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95,P0.01),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233,P0.01);自尊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43,P0.01),回归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对自尊和自我妨碍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初中生的自尊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之间起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