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理起搏对心房颤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9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中,生理性起搏者56例,非生理性起搏者35例,对其房颤的发生情况和心功能状况进行回顾性自身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生理性起搏患者起搏心脏LVEF明显增加(P〈0.01),DDD起搏者E/A比值显著增加(P〈0.01),AAI起搏者E/A比值增加(P〈0.05);VVI起搏者LVEF明显降低(P〈0.05),且LAD明显增大(P〈0.01),E/A比值下降。生理性起搏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VVI起搏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可以降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尤其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生理性起搏治疗对心房颤动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庆风 《临床医学》2003,23(7):55-56
目的 :观察生理起搏对心房颤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 9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其中 ,生理性起搏者 5 6例 ,非生理性起搏者 3 5例 ,对其房颤的发生情况和心功能状况进行回顾性自身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生理性起搏患者起搏心脏LVEF明显增加 (P <0 0 1) ,DDD起搏者E/A比值显著增加 (P <0 0 1) ,AAI起搏者E/A比值增加 (P <0 0 5 ) ;非生理性起搏 (VVI)者LVEF明显降低 (P <0 0 5 ) ,LAD明显增大 (P <0 0 1) ,E/A比值下降。生理性起搏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VVI起搏者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生理性起搏可以降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尤其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VVI起搏后心房纤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42例植入VVI型起搏器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后.分成2组;A组为植入VVI起搏器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共21例;B组为在植入VVI起搏器后,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共21例。术后所有患者分别于出院后第1、6、12、24、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A组19例患者达到随访终点,8例(42.1%)发生慢性房颤;B组20例患者达到随访终点,3例(15.0%)发生慢性房颤。结论:胺碘酮对植入VVI型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比较5种不同起搏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QRS宽度的影响。方法 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分别行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左室基底部、双室同步起搏(ⅤⅥ,60~80次/min)5min,测定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以及QRS宽度。结果(1)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流出道、左室基底部、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CI显著增加、PCWP明显降低(P均<0.01);(2)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较右室流出道、左室基底部起搏的CI增高而PCWP降低(P均<0.05);(3)右室双部位与双室同步起搏、右室流出道与左室基底部起搏间CI和PCWP无显著差异;(4)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的QRS宽度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时显著缩短(P<0.01),而左室基底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双部位起搏的QRS宽度也比单部位起搏明显缩短。在单部位起搏中,右室流出道和左室基底部起搏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但左室基底部起搏的QRS宽度无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随着起搏器技术的发展和起搏适应证的拓宽 ,人们逐步认识了生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益处[1] 。但限于低水平的医疗消费 ,在今后相当一个时间内仍将有相当比例的VVI起搏 ,即VVI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本文报道 5 1例VVI起搏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旨在为临床起搏工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 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植入VVI起搏器 5 1例 ,男 2 4例 ,女 2 7例 ,年龄 31~ 77岁 ,平均 (6 0 .9± 10 .5 )岁。病因为冠心病 4 3例 ,心肌病 3例 ,风心病 3例 ,先心病 1例 ,心肌炎 1例 ;起搏原因为病窦综合征 2 6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4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QRS波形态和宽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和血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起搏心电图QRS时限增宽[(187.00±15.67)ms与(94.00±9.17)ms,t=15.98,P<0.05],LVEF下降[(53.70±1.34)%与(58.60±1.65)%,t=7.30,P<0.05],IVMD延长[(43.20±6.79)ms与(15.00±4.08)ms,t=7.75,P<0.05],BNP升高[(89.70±8.30)ng/L与(40.00±4.73)ng/L,t=16.44,P<0.05],而RVS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和RVA组相比,RVS组QRS时限缩短[(119.00±7.38)ms与(187.00±15.67)ms,t=12.42,P<0.05],LVEF增加[(57.00±2.00)%与(53.70±1.34)%,t=4.09,P<0.05],而IVMD缩短[(19.00±4.59)ms与(43.20±6.79)ms,t=7.94,P<0.05],BNP降低[(44.加±9.18)ng/L与(89.70±8.30)ng/L,t=11.62,P<0.05].结论 和传统的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模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18例因SSS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术后程控为AAI模式组(5S例)及DDD模式组(60例),随访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AI组术前、术后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DD组术后LAD、LVEDV较术前增大,LYEF较术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术后DDD组较AAI组LAD、LVEDV增大,LVEF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AAI组高于D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S患者AAI模式较DDD模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超声评价不同心脏起搏位点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起搏位点及不同起搏位点组合行犬心脏起搏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只,随机进行右心耳(RAA)起搏、右心室心尖(RVA)起搏、右心室间隔(RVS)起搏、左心室侧壁(LVL)起搏、左心室心尖(LVA)起搏、左心室间隔(LVS)起搏、右心室间隔 左心室侧壁(RVS LVL)起搏、右心室心尖 左心室侧壁(RVA LVL)起搏,在窦性心律(SNR)和每种起搏状态下稳定5 min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腔室内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心功能指标,每个参数均在3~5个心动周期测定并取平均值,然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RVA起搏状态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每搏量(LVSV),较左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减低(P<0.05);LVA较LVL起搏状态下的LVEF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S LVL较RVA LVL起搏状态下的LVEF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状态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最小,与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L起搏状态下的LVEDV最大,但与SNR状态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起搏、双室起搏状态下与SNR状态下相比心腔容量、射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A起搏使左心室心功能减低,左心室起搏及双心室起搏能够获得较佳的心功能状态,是心脏较理想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9.
漂浮电极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软英 《护理研究》2006,20(12):3336-3337
临时心脏起搏是一种过渡性体外起搏方式,用双电极导管经周围静脉送到右心室,电极接触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而起搏。常用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而急需心脏起搏者,还可用于外科手术前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者的保护性应用等。病人病情危急时应用临时起搏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保证安全可靠连续性临时起搏,术后的监护与护理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3年6月-2006年6月共行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安置临时起搏器45例,起搏成功率100%。现从护理角度探讨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安置临时起搏器的应用和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植入具有MVP功能的双腔起搏器(Medtronic Adapta ADD01/ADDR01/ADDRL1)的SSS患者,先以双腔起搏(DDD/R)模式工作6个月,再程控为MVP模式工作6个月,统计两种模式下右心室起搏比例,并比较两种模式下患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在DDD/R模式下,平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达43.6%,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从(56.5±2.6)%下降至(54.1±3.0)%(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从(49.6±2.6)mm升高至(51.4±2.4)mm(P=0.002),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从(77.0±16.2) pg/mL升高至(87.2±16.4) pg/mL(P=0.032).在MVP模式下,平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仅为1.8%,LVEF从(54.1±3.0)%上升至(55.4±1.4)%(P=0.042),LVEDD从(51.4±2.4)mm下降至(50.2±2.0)mm(P=0.016),BNP从(87.2±16.4) pg/mL下降至(86.5±14.9) pg/mL(P=0.852).另外,DDD/R模式下有4例患者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而MVP模式下仅1例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结论:与DDD/R模式比较,MVP模式能显著减少右心室起搏比例,且对心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求最有利的永久性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 54例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右心室心尖(RVA)组、右心室流出道(RVOT)组、右心室流入道(RVIT)组,分别观察三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间期(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差异,并比较三组间术后6个月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起搏术后6个月QRSd均显著增加(P<0.01);RVA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F、SV、CO均显著降低(P<0.05);RVOT组与RVIT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F、SV、CO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起搏术后6个月LVESD、LVEDD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间起搏后6个月QRSd有统计学差异,QRSd依次为RVA组>RVOT组>RVIT组(P<0.01);而三组间起搏后6个月LVEF、SV、CO、LVESD、LVED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d最小,可能是理想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需安装起搏器的80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将患者分为R组(RVAP治疗,60例)与L组(LBBP治疗,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R组的阈值低于术后即刻及L组,阻抗、感知高于术后即刻及L组(P<0.05)。术后,两组的LAVI、LAEF、Tmsv-16-SD%、SNRT、CSNRT、SACT、AHREs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QLIPPv1.0评分均改善,且L组优于R组(P<0.05)。结论相较于RVAP,LBBP治疗SSS更有利于维持心脏机电同步性,可改善心功能和窦房结功能,减少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心房起搏术(AA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74例患者分为AAI组(共3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2例;平均66.8&#177;7.9岁)和DDD组(3共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平均65.8&#177;9.7岁),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AAI组从(55.8&#177;3.1%)上升至(56.5&#177;2.4%)(P〉0.05)。DDD组LVEF从(55.5&#177;2.8%下)降至(54.7&#177;2.8%)(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与DDD比较,安装AAI起搏器不仅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而且价廉。  相似文献   

14.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60年代心室单腔起搏器在临床使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起搏器的常规起搏部位仍为右心室心尖部。由于该部位电极导线固定容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严重的缺点是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来源于动物与人群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期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以损害左心室收缩  相似文献   

1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病因主要为冠心病、特发性传导系统病变及心肌病。病程缓慢,平均为5.78年。病窦波及心房则进展较快,2~5年内发展为双结病变。主张对房室传导功能良好又无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安置AAI 起搏器。扩张型心肌病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右室双部位起搏对犬QRS波时限(QRSd)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只犬,每只犬随机行右室心尖部(RVA)、右室流出道(RVOT)、右室双部位(RV-Bi)、双心室(Bi-V)起搏,起搏频率为150次/分,起搏稳定15 min后测定QRSd、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输出量(CO).[结果]①同RVA相比,RVOT、RV-Bi、Bi-V起搏时均有QRSd减小,CO增加,差异有显著性;②RV-Bi起搏时:与RVA和RVOT)相比,QRSd、mPAP、PCWP减小,CO增加,差异有显著性;与RV-Bi起搏相比,上述指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RV-Bi起搏的心电及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RVA和RVOT起搏,基本等同于Bi-V起搏.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反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安  罗玉凤  冯毅  刘仁毅 《临床荟萃》1999,14(22):1030-1031
体外反搏(ECP)是一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除用于冠心病治疗外,临床上也广泛应用于脑、肾、眼、耳科等部分疾病。ECP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报道较多,但结果不完全一致。现报道一组采用无创性心阻抗法测EC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体外反搏患者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47.88岁,最小29岁,最大62岁。其中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19例,其余分别为脑栓塞、突发性耳聋、视网膜动脉栓塞等疾病11例。1.2 方法患者仰卧于反搏床上,WFB-V型反搏机。每天反搏1次,每次1小时,4周为1疗程。首次与末次反搏时,采用心阻抗四电极法于反搏前、中、后各测一次心阻抗。疗程中,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心脏起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以评价不同起搏模式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 对 32例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采用 M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心室按需起搏 (VVI)不伴室房逆传 (A组 )和伴室房逆传 (B组 )及房室顺序起搏 (AVP) (C组 )的左心结构、左室的泵血功能、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1 .心室起搏 (VP)不伴室房逆传和房室顺序起搏(AVP)组起搏后的心输出量 (CO)明显增加 (P<0 .0 5〉,而 VP伴室房逆传组则 CO增加不明显 (P>0 .0 5 )。心搏量 (SV)各组均呈下降趋势 ,VP伴室房逆传者下降更明显。但起搏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2 .VP后左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受损 ,而 AVP后主要损害左室的舒张功能 ,对左室收缩功能影响不明显 ;3.VP伴室房逆传者 ,起搏后血液动力学效应在三组间最差。结论 无论 VP还是 AVP起搏后由于心率的增加均可使CO增加 ,但对左室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VP伴室房逆传者最为明显 ,AVP损害程度三组间最轻。因此 ,AVP也并非真正的生理起搏器。临床上提倡埋植更接进生理状态的起搏器 (多部位心脏起搏 ) ,以保持良好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后麻醉、结膜下麻醉及表面麻醉对眼底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比较3种麻醉方式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57例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19例行球后麻醉(球后麻醉组),20例行结膜下麻醉(结膜下麻醉组),18例行表面麻醉(表面麻醉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组患者麻醉前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结果球后麻醉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流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显著降低,术后各流速逐渐恢复。结膜下麻醉及表面麻醉组各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为眼底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诊治提供了客观依据。结膜下麻醉及表面麻醉对眼底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优于球后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