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多出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69例多出口膜部瘤型VSD患者,经左心室造影证实右心室面均有多个出口。其中29例患者选用普通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A组);40例患者选用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B组)。2组患者分别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粘连牢固程度,置入相应型号的普通对称封堵器或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d。2组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定期心电图、TTE检查。结果:A组成功封堵19例,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1例术后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另10例因封堵器未能完全覆盖多发缺损口或封堵器引起心室流出道狭窄而换用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成功;B组40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3例术后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结论:经导管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多出口膜部瘤型VSD疗效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普通对称封堵器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合并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2例膜周部VSD合并膜部瘤形成患者,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4±10.7岁(3—45岁)。采用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VSD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随访复查。结果 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1.6%(11/12),其中包括漏斗状膜部瘤5例,菜花状膜部瘤3例,囊袋状膜部瘤3例。1例囊袋状膜部瘤患者因封堵后仍有直径3mm的中量残余分流,放弃封堵。11例患者中7例术后即刻达到完全封堵;4例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24h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3例,另1例1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总完全封堵率达100%。1例患者术后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术后24h出现交界性逸博心律,2天后恢复正常,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平均随访10.2±5.2个月(3~18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对合并膜部瘤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是可行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国产动脉导管封堵器闭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国产动脉导管(PDA)封堵器闭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8年7月,21例先天性膜周部VSD患者[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5~40(21.3±10.2)岁]成功接受了封堵治疗。膜周部VSD的直径均先经经胸心脏彩超检查(TTE)测量,并经左心室造影进一步明确。封堵操作完成10min后再次予TTE及左心室造影评估封堵效果。术后心电监护1周,出院前及出院后1、3、6个月随访复查TTE及心电图。结果21例患者均全部封堵成功,国产PDA封堵器尺寸为6/8~18/20mm。封堵后,2例新出现微量主动脉瓣反流,1例出现少量的三尖瓣反流;3例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不完全右束支合并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除2例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6个月内随访时未恢复外,其他3例均在出院前恢复正常;4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3例在7d后复查超声时消失,另1例在1个月随访时消失。术前TTE估测肺动脉压力为28.0~46.7(33.4±9.2)mmHg,术后肺动脉压力为16.0-30.2(19.2±7.6)mmHg,6个月随访时肺动脉压力进一步下降为15.3-26.7(17.3±6.9)mmHg。结论对部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应用PDA封堵器进行封堵是可行的、安全的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缺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和临床策略.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51例多出口的膜部瘤型VSD行封堵治疗,年龄2~ 36岁.封堵前常规行左心室造影,并测量左室面破口直径为4 ~ 14 mm,平均为(8.7±4.5)mm;右室面均有多个出口,最大破口直径4 ~12 mm平均为(6.8±3.5) 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置入不同类型的国产封堵器,封堵后15 min重复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并于术后1、6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 根据左室造影的不同形态,将VSD膜部瘤分为漏斗型、囊袋型、菜花型、弯管型4种类型,其中51例多破口的菜花型和囊袋型VSD患者中,术后发生少量残余分流4例,其中3例48小时后消失,1例1个月随访时亦消失.术后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院前均恢复.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由封堵前的(13.4±4.3) mmHg下降为封堵后的(8.6±3.3)mmHg,下降明显(t=5.34,P<0.001).左室舒张末经(LVEDD)由封堵前的(48.1±5.3)mm下降为封堵后的(45.7±5.3)mm,下降明显(t=3.85,P <0.05).结论 经导管采用国产VSD封堵器治疗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及膜部瘤组织牢固程度判断封堵部位及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5.
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应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膜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适应证、操作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儿科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02例,男115例,女87例,年龄(6.4±3.6)岁,体重(22±10)kg。选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术前行心血管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直径、类型、部位,包括是否有膜部瘤缺损、缺损口到主动脉瓣的距离。结合三维超声定量,确定适应证,建立股动脉-室间隔-股静脉轨道,在超声的配合下,进行封堵术。结果202例患儿,左心室造影显示不符合适应证12例,失败6例,成功封堵184例(成功率96.8%);肺循环/体循环分流量1.8±0.6;左心室造影显示缺损口大小(4.8±2.3)mm,与主动脉瓣距离(4.4±1.9)mm;输送长鞘(7.3±0.6)F;封堵器型号(7.2±2.6)mm;建立轨道时间(27.2±8.3)min;手术时间(86±21)min;X线透视时间(12.1±3.7)min;住院时间(8.7±2.2)d;合并症:即刻残余分流33例,主动脉瓣反流2例,轻度溶血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前半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2例;3~24个月随诊结果: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前半传导阻滞1例,电轴左偏或左心室高电压6例。结论经导管Amp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可行,成功率高,残余分流低,并发症较少,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双封堵器对复杂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复杂膜部瘤型VSD患者,左心室造影后常规右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股静脉输送轨道,对VSD进行封堵,重复左心室造影,发现存在不能接受的残余分流,遂建立右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左股静脉输送轨道,应用第2枚封堵器对残余分流进行封堵,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封堵效果良好,释放封堵器。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结果: 12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毕即刻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各组瓣膜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杂音消失,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心电图检查均为窦性心律,无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应用双封堵器对复杂膜部瘤型VSD进行封堵治疗是可行的,且具有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封堵治疗的115例VSD患者,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封堵术中及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相关因素及转归。结果:术中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2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术后并发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共37例,其中Ⅲ°AVB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1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4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B)6例。分析其发病原因,均与封堵器直径≥10mm有密切相关性,而与合并膜部瘤及操作时间无关。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治疗术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避免采用直径过大的封堵器是减少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封堵治疗的115例VSD患者,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封堵术中及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相关因素及转归. 结果:术中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2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术后并发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共37例,其中Ⅲ°AVB 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1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4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B)6例.分析其发病原因,均与封堵器直径≥10 mm有密切相关性,而与合并膜部瘤及操作时间无关. 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治疗术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避免采用直径过大的封堵器是减少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6  
目的 应用国产和进口室间隔缺损 (室缺 )封堵器封堵室缺 ,通过 3~ 6个月的随访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室缺患者 ,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6~ 4 2岁 ,体重 2 6~ 77(45 3±2 1 4 )kg ,身高 1 31~ 1 76m。 2 8例为室间隔膜部缺损 ,其中 14例患者伴有室间隔膜部瘤 ;另 2例为嵴下型室缺。本组最初 3例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测 ,以后 2 7例使用经体表超声心动图 (TTE)监测。封堵器选用国产封堵器 2 5例、Amplatzer 3例。室缺封堵术后 72h进行TTE复查 ,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心电图、TTE、X线 ,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 8例封堵手术成功 ,即刻手术成功率93 3% ,无残余分流 ,对主动脉瓣无影响 ,对房室瓣无影响 ,无血管内溶血。 14例伴有室间隔膜部瘤的患者成功封堵。术后次日有 1例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分离 ,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 2 8例术后 72h复查TTE ,均无残余分流 ,主动脉瓣、房室瓣均无影响 ,经过 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 ,原有临床不适症状缓解 ,未发现有发热、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临床表现 ,TTE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 ,室间隔水平无分流 ,主动脉瓣、房室瓣无影响。结论 室缺边缘距离半月瓣大于 3mm以上、直径 10mm以下、伴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腰长2 mm封堵器相比较,分析腰长(3~4)mm室缺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术后心律失常的变化。 方法 2008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中心确诊的450例pmVSD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TTE)等检查具有介入封堵指征。根据室间隔缺损左室造影形态、大小,结合术前TTE检查,个体化选用封堵器。术后监测ECG,复查TTE,观察治疗效果,统计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450例患者造影后均尝试封堵术。444例患者成功行介入封堵治疗,成功率99.2%。所有患者依据选用封堵器的不同,分为短腰组(腰长2 mm)和长腰组[腰长(3~4)mm]。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新发心律失常149例,长腰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短腰组(P<0.05);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右束支传导阻滞短腰组发生率显著高于长腰组。短腰组出现3例III°AVB,1例Ⅰ°AVB,长腰组1例Ⅰ°AVB,无III°AVB发生。 结论 pmVSD介入封堵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具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长腰封堵器可使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技术难点。方法:选取年龄小于3岁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8例(婴幼儿组),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线影像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另选20例年龄在3~7岁之间的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但不伴假性膜部瘤且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婴幼儿组15例患儿成功封堵,2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mm),其中1例24h后、1例1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例和2例,均1周内恢复。术后发生股动脉血栓2例、股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婴幼儿组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成功例数较对照组少,心脏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较对照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是可行的,应加强对其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心脏、血管等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发生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介入治疗后封堵器移位患者4(男3,女1)例,3例为膜周部VSD伴膜部瘤,1例为嵴内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13、12、12和10mm,所选用的封堵器分别为16、12mm国产对称型膜部VSD封堵器,14mm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和14mm国产偏心型膜部VSD封堵器。结果4例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后即刻均无残余分流。2例在术后4和12h分别发生溶血,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器位置无明显变化,但均有明显残余分流。经药物治疗后,溶血恢复正常,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第4天,心电图检查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明显向囊袋出口移位。转心脏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缺损,术后患者Ⅲ度AVB恢复。1例嵴内型VSD术后2周,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向右心室移位,有明显残余分流。随访4个月残余分流减少。结论VSD封堵治疗后,封堵器移位与缺损的病理解剖特性有关。多发生在伴有膜部瘤的膜部VSD和嵴内型VSD。  相似文献   

13.
介入法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男4,女5)例患者,年龄5~40岁。其中膜部VSD术后7例,法洛四联症(TOF)术后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12mm。有7例为1个残余漏口,2例有2个残余漏口。结果左心室造影5例膜部瘤的左室面直径14~28mm,漏口均在膜部瘤的出口。其中3例残余漏有1个孔,其大小分别为4、6和7mm,用6、9和10mmVSD封堵器。2例有2个孔,其大小分别为3、6mm和9、7mm,两孔之间距离分别为8和10mm,均放置两个封堵器,1例为5和9mmVSD封堵器,1例为14mmVSD封堵器和12/14mm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2例膜部VSD,其漏口直径分别为3和10mm,用5和14mm封堵器。2例TOF术后并发VSD残余漏,其漏口直径分别为9和14mm,用12和18mm封堵器。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8例无残余分流,1例两个封堵器的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全部患者无主动脉瓣返流。随访1~6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有残余分流的1例在3月消失,全部患者封堵器无移位,无主动脉瓣返流。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疗效和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2 0 0 3- 0 7~ 2 0 0 4 - 0 4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及肌部VSD封堵器对 12例膜周部VSD和 2例肌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对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导管封堵条件病人术前常规进行心导管检查 ,测定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在X线透视、食管或经胸超声的监测下建立股动静脉轨道 ,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对 12例膜周部VSD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测定房室传导时间 (AV间期 )和房室结不应期 ,观察封堵手术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病人分别于术后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14例患者 (男 8例 ,女 6例 )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均示完全封堵 12例 ,微量残余分流 2例 ,均在 1d内消失 ,总完全封堵率为 10 0 %。 12例膜周部VSD病人封堵后即刻AV间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 ,其中 3例术后AV间期 >2 0 0ms,1周后心电图检查 2例PR间期恢复正常。封堵前后房室结不应期无明显变化。未出现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 ,无心肌受损表现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新型Amplatzer膜部和肌部VSD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和肌部VSD是安全有效的 ,近期效果良好 ,是导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对79例V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膜周部VSD单纯型50例,膨出瘤型28例,肌部VSD1例。选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2例,Sideris钮扣闭合装置16例,Amplatzer PDA封堵器45例,Amplatzer偏心型膜周部封堵器11例,Am-platzer肌部VSD封堵器1例。结果79例患者75例封堵成功(94.9%)。术后新出现心律失常31例(41.3%),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7例(22.7%),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4%),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8%),室性早搏3例(4%),间歇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2.7%)。1例患者术前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第4天心电图表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伴发阿—斯综合征。经紧急开胸心脏挤压,气管插管,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复苏成功,出院时患者心电图恢复至术前状态。其余25例束支传导阻滞,其中5例应用强的松30mg/日,一周后仅有2例存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存在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室性早搏,2例为一过性,1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出院时室性早搏仍有591次/24小时。结论经导管封堵VSD,出现心律失常达41.3%,但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30例室间隔膜部缺损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10~57(27.2±11.5)岁。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膜周部缺损VSD,缺损直径2~8(4.6±1.6)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5(2.7±0.8)mm。30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5例合并存在膜部膨胀瘤,且其中1例同时合并两处室间隔缺损,29例患者确定适合行膜部VSD封堵术。结果 28例均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1例存在两处室间隔缺损合并膜部膨胀瘤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1例合并膜部膨胀瘤患者封堵后存在明显分流封堵未成功。成功病例随访9~48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心血管介入治疗膜部VSD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影像学方法分析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失败病例,以提高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方法 未能成功行室间隔缺损堵闭术47例(47/774),男27例,女20例,年龄2~30岁。对比其手术前后左心室和主动脉造影影像资料。结果 膜部瘤破裂15例,其中8例有多个破口,堵闭主要破口后仍有其他的破口分流,2例术前造影只显示单个破口,堵闭破口后出现新的破口,5例封闭基底部后仍存在大量分流;放置堵闭器后出现了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反流28例,7例高位嵴下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上缘到主动脉瓣距离小于适应证标准。21例伴有主动脉瓣脱垂,封堵器影响主动脉瓣从而造成主动脉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2例;2例术后出现溶血。结论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恰当地选择堵闭方式和堵闭器,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