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并颅内其他畸形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及并颅内其他畸形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及CT表现,并从组织胚胎学角度解释。其中12例伴各种其他颅内畸形。结果:32例胼胝体发育不全CT表现如下:(1)半球间裂紧贴第三脑室前部25例。(2)第三脑室扩大、上移23例。(3)侧脑室两产角平直或呈例“八”字型分离19例。(4)侧脑室体部扩大,明显分离,平行,甚至内陷22例。(5)枕角扩大11例。(6)合并各种畸形12例。结论:扫描能正确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及伴发畸形,是该病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15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 分析 15例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及CT表现 ,并从组织胚胎学角度加以说明。结果 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为 :(1)大脑纵裂池增宽与第 3脑室前部相连 ;(2 )双侧脑室前角呈倒“八”字形分离 ;(3)双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并枕角扩大 ;(4)第 3脑室扩大上升位于侧脑室之间 ;(5 )室间孔不同程度地扩大和分离。其中 (1)是直接的征象 ,(2 ) (3) (4) (5 )为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30日的30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患者,包括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等.30例患者全部采用西门子Emotion16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常规颅脑CT平扫,层距和层厚为4.8毫米,由三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必要时进行多平面重建,通过重建图像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程度.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有1例出现脑穿通畸形,1例出现巨脑回,1例出现半球间蛛网膜囊肿,3例出现结节性硬化,2例出现脑灰质异位,5例合并胼胝体脂肪瘤,10例出现纵裂池靠近第三脑室,18例第三脑室扩大、上移和两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有14例出现枕角扩大,有10例出现双侧侧脑室额角狭小的状况.结论:螺旋CT在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严重胼胝体发育不全的患者有典型的CT表象,确诊率高,能够直接显示部位和程度,直观易懂,有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全伴侧脑室畸形及大脑纵裂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仁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96-96,99
目的对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表现作进一步研究。方法本例患儿主要是通过CT平扫发现病灶,结合临床及CT表现,从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述。结果胼胝体压部缺损,为三脑室替代,其下方与四叠体池相通,侧脑室前角纤细,枕角呈憩室样不对称性扩大,并平行分离,右侧脑室体部未显示,大脑纵裂亦呈囊样扩张,接近脑脊液密度,边缘清晰,大脑额叶轻度萎缩。结论 CT横断面图像可见两侧侧脑室扩大、平行分离,前角变尖,枕角呈不对称性扩大,第三脑室扩大并向上向前移位插入侧脑室之间,形成侧脑室间条带状低密度区,此时双侧脑室形似蝙蝠翼状,室间孔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分离。本病例除右侧脑室体部未显示外,余表现与上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王玉群 《嘉兴医学》2000,16(2):72-73
目的:脑白质发育不全的MRI诊断探讨。方法:对7例脑白质发育不全的MRI进行分析。结果:脑白质发育不全的MRI表现主要为侧脑室旁白质量减少及异常信号,个别合并脑室扩大,胼胝体发育异常。结论:MRI能良好显示脑白质发育异常的病理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6.
自CT应用临床以来,胼胝体发育不全已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我院近期发现1例成人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6岁,自幼有抽搐病史,智力低下,但无运动功能障碍。近半年来,抽搐频繁。临床体检:发育正常,无任何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CT平扫示:(l)例脑室双侧额角分离,呈例‘/\’字形。(2)大脑半球前纵裂池增宽。(3)第三脑室扩大,上移,位于脑室之间,形成半球间裂囊肿。(4)双侧侧脑室额角、三角区、体部及枕角明显扩大,双侧脑室间距增宽,侧脑室体部弓形外凸。讨论:讲肥体解剖上可分为嘴部、膝部、体部及压部。脱肥体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3例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结果13例胎儿胼胝体发育异常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透明隔腔消失,侧脑室增宽呈“泪滴状”,第三脑室可增大,且向上移位或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由于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比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因而产前超声在胼胝体发育不全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5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CT 表现,结合文献讨论了下述CT 征象的病理基础:①双侧脑室分离、第三脑室扩大并上移;②侧脑室内缘内凹或平直、前角呈“小公牛角”构型;③侧脑室三角区、后角及下角扩大。本病的脑室扩大不同于脑积水,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提高对胼胝体发育不全CT表现的认识。方法参考文献,对32例CT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探讨,总结其CT表现。结果CT轴位扫描示,两侧侧脑室体部分离基本平行26例;半球间裂与透明隔间腔相通6例,紧贴或明显靠近26例;第三脑室扩大,上移22例;两侧侧脑室前角呈倒“八”字10例,呈新月形8例。合并灰质异位伴脑裂畸形6例;胼胝体脂肪瘤2例;透明隔缺如2例;巨脑回2例;脑穿通畸形2例。结论严重胼胝体发育不全具有典型CT表现,诊断基本没有问题,但轻度部分性胼胝体发育不全则可能漏诊,这一点CT逊色于MRI(MRI是最理想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良的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磁共振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总结所有入组病例的MR图像征象,单纯胼胝体发育不良者40例,其中胼胝体完全未发育者2例,部分未发育者13例,胼胝体发育不良者11例,胼胝体部分发育不良者14例。单纯性胼胝体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胼胝体部分或完全发育不良,变薄,或者胼胝体部分或完全未发育。胼胝体发育异常伴其他脑发育异常者92例。除了单纯性胼胝体的结构或形态异常,还伴有包括侧脑室增大、三脑室扩大上移,脑积水,透明隔缺如或透明隔间腔,脑白质发育不良,灰白质异位、脑裂畸形、脑回发育畸形、颅骨发育畸形,先天性表皮样囊肿及脑肿瘤等。临床上,部分患儿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重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发育迟缓、癫痫。单纯性胼胝体发育异常的临床症状较伴有其他脑发育异常的轻。结论 MRI能够很好的显示胼胝体发育异常,并能对伴随的其他脑发育异常做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胼胝体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性疾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30岁,头部间歇性疼痛数年。CT检查表现为两侧侧脑室体部分离,体部正常弧形消失,呈微抱球状。后角相对扩大,第三脑室增宽并上抬,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收集的64例PV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PVL的CT及MRI表现相类似: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减少,单纯三角区周围减少5例,普遍性减少59例;②脑室扩大:单纯三角区扩大7例,伴有侧脑室体部及后角扩大47例;③侧脑室形态不规则,外侧壁僵硬28例;④白质内见斑片状、裂隙状低密度影12例;⑤局部脑沟增深达侧脑室外侧壁43例;⑥胼胝体发育不良12例。结论:儿童的PVL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声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对新生儿胼胝体进行扫查,共行头颅超声筛查3797例,观察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行CT及MRI扫查。结果超声诊断1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患儿,均再行CT或MRI扫查,证实11例存在胼胝体发育不良,其中完全性4例、部分性7例。声像图表现为中线结构上探测不到胼胝体或仅显示部分胼胝体,侧脑室分离伴角度扩大,第3脑室扩张并位置上移,双侧脑室横断面显示外弧度均有不同程度内弧度改变,呈牛头状,病变程度越重则内弧度化越明显,侧脑室纵轴切面呈水滴状,伴或不伴透明隔缺失。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良并进行初步分类,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MRI)诊断孕中期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C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孕检过程中怀疑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孕中期孕妇60例,进行MRI检查,与超声检查、出生后或引产后结果对比,分析MRI诊断孕中期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价值。结果 MRI检查诊断ACC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误诊或漏诊率明显小于超声检查(P<0.05)。37例MRI诊断为完全性ACC,T2WI序列表现:横轴位见双侧侧脑室分离;第三脑室不同程度扩张并向头侧移位;侧脑室前角向外侧突,并呈“羊角”状;透明隔消失;侧脑室后角略增宽,部分呈“泪滴”状改变;正中矢状位未显示胼胝体,大脑内侧面的脑沟脑回呈放射状排列。20例诊断为部分性或可疑性ACC的MRI检查表现为胼胝体部分消失或者显示不清,双侧枕角扩大,纵裂池处局部增宽或合并囊肿,部分胎儿透明隔仍可见,第三脑室扩张可不明显,胼胝体周微动脉下陷。结论 产前MRI检查可帮助筛查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问题,有助于明确诊断,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胼胝体发育不全21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胼胝体发育不全是常见的先天性颅脑畸形,包括胼胝体不发育和发育不全,可以同时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我院1993年12月~2000年1月CT检查发现胼胝体发育不良2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0.5~43岁,平均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智力低下、运动障碍。个别病例因外伤等原因就诊。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立W550型全身CT扫描机,扫描范围自听眶线至顶部9~12层,层厚、层距均为10mm。矩阵320×320,所有病例均做平扫。1.3 胼胝体发育不全CT表现 (1)侧脑室:额部和体部宽大,而且两侧侧脑室平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断层扫描(CT)联合诊断脑裂畸形的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脑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和MRI检查,分析CT、MRI的影像学特征及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33例脑裂畸形患者中,裂隙42个,单侧裂隙24例,双侧裂隙9例;融合型15例,分离型16例,左侧融合型、右侧分离型2例;CT和MRI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衬有灰质,侧脑室扩大30例,脑室无明显扩大3例;侧脑室呈局限性幕状突起29例;31例伴有脑部发育异常,透明隔缺如18例,灰质异位15例,胼胝体发育异常5例,蛛网膜囊肿3例,多小脑回畸形1例,巨脑回畸形1例。结论CT和MRI均能清晰显示脑裂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对于较为隐匿的脑裂畸形CT容易漏诊,联合MRI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额部皮质造瘘、额中回脑沟入路、额部纵裂胼胝体入路3种手术入路治疗46例侧脑室额角及体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脑室外引流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手术入路之间肿瘤切除程度无统计学差异,额中回脑沟入路组、额部纵裂胼胝体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额部皮质造瘘组,纵裂胼胝体入路组脑室外引流时间明显低于额部皮质造瘘组。结论侧脑室前部肿瘤多应选择纵裂胼胝体入路,如纵裂引流静脉粗大,分离困难,则可选择额中回脑沟入路。此外。对于直径大于7cm,且与侧脑室上壁粘连紧密的肿瘤也应选择额中回脑沟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断的1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的MRI影像资料,并对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病患者的MRI影像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的MRI表现:8例双侧侧脑室体部平行分离;5例胼胝体全部或部分缺如;3例因海马发育低下导致侧室颞角明显扩大;9例纵裂与三室前部相通;3例合并透明隔缺如。结论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的MRI的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能够准确的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朱丽婕  张波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06-106,109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收集的64例PV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PVL的CT及MRI表现相类似: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减少,单纯三角区周刖减少5例,普遍性减少59例;②脑室扩大:单纯÷三角区扩大7例,伴有侧脑室体部及后角扩大47例;③侧脑室形态不规则,外侧壁僵硬28例;④白质内见斑片状、裂隙状低密度影12例;⑤局部脑沟增深达侧脑室外侧壁43例;⑥胼胝体发育不良12例。结论:儿童的PVL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FVL)的CT、MRI表现。方法 对本院1996年7月-2003年4月PVL患儿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2例(1例加CT检查)。结果 14例均出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减少,侧脑室体后部不规则(其中13例扩大),脑沟(裂)加宽、加深,胼胝体发育不良(MRI示胼胝体变薄)。结论 CT、MRI是诊断PV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