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心电图U波倒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斌  柯纪定 《医学争鸣》2008,29(22):2110-2110
0 引言 U波倒置是近年来人们对U波的研究中最为重视的一个波形,也是心电图诸波中较为重要的波形.U波倒置是常见的心电图改变,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的正负与血压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U波倒置与高血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波在心血管病诊断上的重要性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的复正与血压下降有关。本文回顾分析123例高血压患者U波倒置与血压波动的关系,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异常U波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琳  黄赛银 《广东医学》2005,26(5):637-638
目的探讨异常U波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1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中U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在410例中,异常U波44例,其中心血管疾病22例,占异常U波的50%;冠心病与高血压疾病17例,占心血管疾病的77%。结论异常U波多发生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及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4.
男,34岁,1992年9月3日查体做心电图显示:TV4~V6略低,无U波倒置,1周后,又因持续性胸痛1h而就诊。神志清,精神可.痛苦面容,心率90次/min,心律规整,无杂音。双肺(一),腹部(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90次/min各导联无异常Q波,ST段无明显改变,TV_4~V_6略低,U波V_4~V_6倒置,UV_4倒置达0.3mV。初步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并给予相应治疗。次日症状无缓解。复查心电图显示:V_1显RS,V_2呈QS,V_3显oR_3,ST I、V_3~V_6水平下移0.05~0.075mv,T IaVL,V_2~V_5深倒对称呈冠状T,TV_3深倒达2.0mv,V_6T浅倒。查CPK800~u,GOT60~u,诊断为:“急性局限性前间壁心肌梗塞”而住院,后多次复查ECG及酶学变化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玲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9):556-556
<正> 材料和方法 1 资料 本组154例U波变化病例,选自1989年以来住院及门诊患者的700份心电图,男性123例,女性31例,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49岁。 2 测量方法 使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机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U波为发生于T波后0.02—0.04s与同导联T波极性一致,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288例心电图U波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燕  赵林  王小英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0):944-946
近年来对心肌梗死患者的 U波异常改变已倍受人们关注 ,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 U波变化目前国内报道甚少 [1]。为了进一步探讨 U波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收集了我院 1 992年1月至 2 0 0 0年 1月之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 2 88例的心电图 U波变化并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心肌梗死患者共 2 88例 ,其中男 2 4 7例 ,女 41例。年龄 40~ 90岁。急性心肌梗死 1 6 0例 ,占 5 5 .5 6 %,陈旧性心肌梗死 1 2 8例 ,占 44.45 %。2 ECG检查结果2 .1 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U波异常对比  2 88例患者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报导86例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与左室肥厚关系的探讨。结果:高血压患者常有心电图左房异常征象。P波异常与年龄性别、病期无关。86例中超声诊断左室肥厚57例(66.2%),其中P波>0.11s44例(77%)、V_(1ptf)≤-0.03mm/s35例(60.1%),P>0.05,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提示心电图P波异常与左室肥厚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曾亚琴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19-720
目的 探讨房颤的发生与P波离散度 (Pwaredispersion ,PD)的关系。 方法  10 5例房颤分为两组 ,Ⅰ组为≤ 6 0岁组 4 4例 ;Ⅱ组为 >6 0岁组 6 1例。无房颤的正常对照组 ,Ⅰ组为≤ 6 0岁组 30例 ,Ⅱ组为 >6 0岁组5 0例。 2 4小时Holter检查出房颤 ,在其窦律时 ,采用武汉同仁光电公司的心电工作站 ,ECGLABTM心电综合分析系统 ,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测量出P波的最大时限 (Pmax)和最小时限 (Pmin) ,分别记录最大与最小P波时间参数 ,计算出P波离散度 =Pmax -Pmin。结果 房颤病人≤ 6 0岁组与 >6 0岁组组内Pmax与PD两项分别比较无显著差异 ;无房颤正常对照组≤ 6 0岁组与 >6 0岁组组内Pmax与PD两项分别比较无显著差异 ;房颤组 (Ⅰ、Ⅱ组 )与正常对照组 (Ⅰ、Ⅱ组 )组间比较 ,Pmax与PD两项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房颤的发生与P波离散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同步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方法对30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观察了静注维拉帕米前后多普勒左室充盈性指标E/A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用药后左室充盈指标显著改善(P相似文献   

10.
U波是心电图诸波中最小的波,常不被人重视,但U波倒置可能是心电图诸波形中最重要的波形之一,其形态及向量方向的改变,常是某些严重心脏病或低血钾症等有力佐证。现将我院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极早期出现U波倒置报告如下: 男,60岁。因心慌、胸闷、胸痛半月来我院就诊,心电图U波倒置,深而宽,双肢对称,似冠状T样,尤以V_3导联明显,QRS、ST段均正常,以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治疗,但胸闷、胸痛仍频繁发作。住院第八天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闷痛,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 5 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施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并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的疗效进行跟踪随访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后心功能恢复更好。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优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外周血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根据心律将4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分为二组:窦性心律组20例,心房颤动组20例。分别检测二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浓度。结果:二组患者间WBC、NEU%差异不明显(P〉0.05)。伴有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外周血CRP、IL-6、TNF-α含量与窦性心律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其持续性心房颤动与外周血CRP、IL-6、TNF-α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目的报告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 2 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施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并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的疗效进行跟踪随访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术后心功能恢复更好。结论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瓣替换术优于切除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18.
无支架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犬无支架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的动物模型。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成年杂种犬 ,左侧胸壁切口 ,低温体外循环下经二尖瓣口行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 ,人工腱索直接与乳头肌缝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 ,顺利脱离体外循环 ,术后按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常规处理 ,实验犬 8例全部长期存活 ,建立了稳定的动物模型。结论 经二尖瓣口行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置换可作为该种人工心脏瓣膜的手术植入方式 ,动物模型可用于带腱索人工二尖瓣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轻度反流(MR)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及长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Inoue方法,自 1993年 5月~2001年 12月对MS合并轻度MR的 41例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二尖瓣口面积(MVA)由 (1. 15±0. 25)cm2增至 (1. 88±0. 32)cm2 (P<0. 001);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19. 3±5. 2)mmHg降至(7. 6±3. 2)mmHg(P<0. 001 );左心房内径(LAD)由 (4. 78±0. 63)cm减小到(4. 21±0. 48)cm (P<0. 001 );心功能由(2. 56±0. 50)级改善至 (1. 54±0. 60)级 (P<0. 001) ; 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变化(P>0. 05 ), 22例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 15例二尖瓣反流维持不变, 4例二尖瓣反流加重,无患者行急诊或择期二尖瓣置换术。41例患者随访时间 9 ~112个月,平均 ( 90±24 )个月,MVA、MVG、MLAP、LAD、LVD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 05) , 1例于术后 15个月时死亡, 4例再狭窄,再狭窄率为 9. 76%。结论:选择好病例,把握球囊扩张尺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患者PBMV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心脏不停搏技术结合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将该院胸心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接受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心脏不停搏组)20例,对照组(心脏停搏组)20例,将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酶学指标、呼吸指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停留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因子释放水平以及呼吸指数均有上升,但试验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不停搏二尖瓣置换术比胸腔镜心脏停搏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肺的保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