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是否造成儿童远期神经心理发育影响。方法分别对67例黄疸组和58例对照组进行发育商、气质类型、社会生活能力测试,随访远期神经发育情况。结果黄疸组患儿的发育商为(92.090±5.279)分,与对照组(93.830±8.816)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疸组气质类型为D型者19例(28.36%),为E型者48例;对照组气质类型为D型者13例(22.41%),为E型者4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疸组社会生活能力有问题发生率为2.98%(2/67),对照组有问题发生率为1.72%(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早期治疗的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儿远期发育商、气质、社会生活能力等神经心理发育无明显影响,因此需早期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改善远期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为神经测定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方法 对3组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共95例分别在生后2天、黄疸高峰期(生后3~7天)、28天作NBNA的评估。结果 随着血清胆红素的增加、NBNA评分降低(P<0.01),黄疸完全消退后,NBNA评分比黄疸高峰期普遍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高胆红素血症主要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及肌张力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视听定向力及被动肌张力。结论NBNA是有效、简便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方法,能预测高胆发展的程度,为临床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以防止胆红素对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在高胆红素血症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患儿及55例正常足月儿分别在2~5d(黄疸高峰期)、12~14d(黄疽消退期)、26~28d(黄疽消退后期)进行NBNA测定。结果高胆患儿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显着性。结论 NBNA评分可应用于早期诊断由高胆所致的脑损伤。高胆可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和智能发育,因此新生儿高胆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研究婴幼儿智能发育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取同期出生的37名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在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2~5 d、12~15 d以及25~28 d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测定,并在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6个月以及1岁时进行智力发育程度测定,采用智力发育量表(CDCC)进行.结果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5 d以及12~15 d检查时,观察组的NBNA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新生儿出生后的6个月进行检查时CDCC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在智力发育上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因此应当做好此类疾病的预防并积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轻微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在黄疸高峰期及消退期行NBNA测定,并与同期出生的6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黄疸高峰期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胆红素水平的增高而降低,黄疸消退后评分普遍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影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 NBNA能及早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对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包括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致胆红素脑病,产生严重后果.为进一步探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方法,近年来我院儿科采用蓝光照射辅以思密达口服,对80例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主要是研究影响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的因素。方法通过对已有的在我院住院过的4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婴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感染、围生期因素、血液因素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分别占了639/6、15%、13%、9%。结论通过分析这个病症的发病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蓉  刘海樱 《江苏医药》1999,25(1):47-47
我院新生儿科自1990年6月~1997年6月共进行换血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4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9例,女11例。入院日龄:≤24小时14例,~48小时12例,~72/小时4例,>72小时10例。胎龄:<37周4例,≥37周36例。二、症状体征:入院时均有黄疽,黄疽出现时间:出生~12小时18例,~24小时7例,~48小时7例,>48小时8例,其中3例出生时即有黄疽。入院时易激惹、烦燥、生理反射减弱早期核黄瘦征象3例。三、实验室检查:入院时血红蛋白rtl40g/L20例,最低1例829/L,>1409/L2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除外颅内出血、先天愚型、先天畸型、代谢性疾病、耳疾患及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由家属对患儿进行干预,并定期复查;对照组仅作定期复查。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1岁时智能发育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减少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华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209-12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直为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之首,发病率高达50%~55%,呈逐年升高趋势[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不同高危因素引起,严重者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及核黄疸而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临床诊疗工作的核心是控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进展,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2],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预后.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黄疸性疾病[3],诊断按《儿科学》第7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4]:(1)生后24h内出现黄疸;(2)足月儿血清胆红素大于221 μmol/L、早产儿大于257 μmol/L,或每日上升大干85 μmol/L;(3)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 μmol/L.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院儿科2003年6月-2006年2月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9例临床资料作以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除一般治疗如供给营养,诱导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肝肠循环,减少肠壁再吸收胆红素外,同时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结果 24例患儿,治疗第2天,血清胆红素平均值降到了(169±50.63)μmol/L,有10例,治疗第3天,血清胆红素平均值降到了(175±61.76)μmol/L,有9例,治疗第4天,血清胆红素平均值降到了(173±21.76)μmol/L。43例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结论苯巴比妥可以有效地使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降至安全水平,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高胆红素血症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及排泄的正常途征改变,使血清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值范围,在胆红素>5mg/dl时,巩膜皮肤可出现黄疸。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引起的黄疸叫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结合胆红素增高的病人可归纳为肝胆道阻塞、遗传代谢紊乱、先天性持续性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健康新生儿比较,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在新化县人民医院出生后出现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65例新生儿,并与同期7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身高、体质量和智力等。结果健康组行为神经行为评分、身高、体质量和智力均优于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能够影响新生儿诸多方面的功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临床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和干预,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自1996~2004年我科诊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1例。本文对其综合分析,旨在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水平。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1)足月儿>220.6μmol/L,早产儿>255μmol/L,符合以上标准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1.2一般资料本组91例中,女48例,男43例;足月儿89例,早产儿2例;日龄<7天19例,<14天17例,<21天17例,>21天38例。黄疸出现时间最早在生后14h,最迟4天,平均2.85天。TBi1均>220.6μmol/L,其中220.7~342μmol/L83例,>342μmol/L8例,最高达47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儿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原因依次为:感染因素(31.87%);围产因素(28.12%);母乳性黄疸(27.18%);新生儿溶血病(9.37%);其他因素(2.50%)及原因不明(0.93%)。感染因素占发病的首位。新生儿溶血病出现黄疸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组(P0.05),但重度黄疸所占比例与感染组及母乳性黄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性黄疸晚发型所占比例较大,出现黄疸及胆红素达峰值时间均晚于其他组(P0.05)。所有病例均治愈,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多数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在所有黄疸疾病中最早,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乳性黄疸大多在出生1周后出现黄疸,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因疾病不同黄疸出现时间不定,但住院天数相对其他组最长。其他因素及原因不明组高胆红素降至正常值时间最短,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红素值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方金龙,赵冬梅晋城市医科所范静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新生儿高胆)为新生儿常见危重症之一,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科近十年来共收治新生儿高胆70例,采用以输注血浆为主的非换血综合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17例。男:女23:1。发病日龄:新生儿早期(生后7天以内)31例,新生儿晚期(生后7~28天)39例。原发病:新生儿早期患儿中感染16例占51.6%,血肿6例占19.3%,溶血症7例(其中ABO血型不合5例,Rh因子不合2例)占22.6%,自然出血症2例占6.5%。新生儿晚期病例中,感染32例占82.2%,肝炎综合征5例占12.8%,血肿2例占5.0%。二、血清胆红素水平:0.702~0.878μmol/L37例,~1.17μmol/L23例,~1.463μmol/L6例,~1.755μmul/Ll例。超过1.170μmol/L者10例。直接胆红素升高16例,间接胆红素升高52例,双相升高2例。三、治疗:因条件所限,本组病例皆未行换血治疗而采用综合疗法:①一般治疗:抗感染、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的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一般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不超过205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μmol/L,称为生理性黄疸。胆红素超过上述值者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足月儿如超过342 μmol/L,早产儿由于血脑屏障功能差,如同时有病理因素存在,影响血脑屏障功能,超过171μmol/L(10 m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