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脉压与年龄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汞式血压计测量2次非同日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并计算脉压(PP)。根据PP大小将60岁以上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n=210),PP 50~69 mmHg;B组(n=168),PP 70~89 mmHg;C组(n=42),PP≥90 mmHg。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g·m-2)男>134 g·m-2、女>110 g·m-2作为LVH的诊断标准。结果: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收缩压逐渐增高,舒张压增高不明显,最终导致PP加大;脉压差越 大,左室肥厚的程度越大。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PP增加是导致左室肥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脉压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次本科诊治的29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分为A、B两组,A组为脉压〉60 mm Hg的病人124例,B组为脉压≤60 mm Hg的174例病人,对两组病人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各项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病人(90.32%)心电图异常改变明显多于B组(70.69)%,以心肌缺血为主,占50.81%,P〈0.05。两组病人的超声心动图结果示A组病人的心脏结构改变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脉压增大可导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将6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检查人员50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人员的脉压、脉压指数.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PP、PPI为(70.27±17.55)mmHg、(0.46±0.07)mmHg,出血性脑卒中组PP、PPI为(70.60±17.75)mm№、(0.45±0.07)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50.95±10.62)mmHg、(0.40±0.06)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01).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PP最大的分布范围在为70~79mmHg,分别占28.09%和23.53%,对照组PP最大的分布范围在为50~59mmHg,占33.60%;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PPI最大的分布范围在0.40~0.49之间,分别占51.06%和58.82%,对照组PPI最大分布区在<0.45,占52.40%.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7.02%和62.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0%;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患者的PP、PPI亦分别高于对照组.结论:PP、PPI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PPI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PP的缺陷,能更好地反映脑卒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吴小波  李斌 《海南医学》2007,18(2):47-48
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及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高血压病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线性关系.血压特征的描述参数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  相似文献   

5.
向家奎 《当代医学》2013,(18):93-94
目的研究老年人脉压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MRI检查结果对患者是否存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将患者分为存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组(试验组)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24h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值(PP)进行检测记录,并对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及空腹血糖(FBG)三项常规检测指标进行记录。对记录到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脉压值(PP)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及空腹血糖(FBG)三项常规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脉压缩小是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及空腹血糖(FBG)三项常规检测指标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AMI患者109例,同时行动态血压(ABPM),以PP≤50mmHg(1mmHg=0.133kPa)(A组,n=44),PP 51~60mmHg(B组,n=35),PP>60mmHg(C组,n=30)分为三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随PP增加,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发生也明显增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着PP的增大,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提示预后不良,推测以PP作为观测指标,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9例冠状动脉造影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登记,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脉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60mmHg为界将所有病例分为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一般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以是否合并高血压对患者分为2个亚组,分析亚组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间脉压的差异。【结果】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存在差异,高脉压组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低脉压组(17.4%V89.9%,P=-0.003)。高血压亚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血压亚组(16.3%vs88.9%,P=0.004);高血压亚组内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的脉压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肚5.08,P=0.001),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高于1支病变者,正常血压组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无差异(F=0.70,P-0.56)。【结论】总体分析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在高血压亚组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的脉压存在差异,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显著高于1支病变。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患者约30%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之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近年有报道脉压差增大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现就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AMI患者109例,同时行动态血压(ABPM),以PP<50mmHg(A组,n=44),PP51mmHg~60mmHg(B组,n=35),PP≥60mmHg(C组,n=30)分为三组,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随PP增加,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及病死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着PP的增大,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提示预后不良,推测以PP作为观测指标,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脉压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按脉压高低将子痫前期患者分为脉压≤40mmHg、41~80mmHg、80mmHg三组,比较各组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三组间的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发生率,24h尿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平均动脉压和脉压与24h尿蛋白量的β值分别为0.425、0.331、0.357和0.486(P0.05)。结论:脉压对尿蛋白的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临床上在治疗子痫前期患者时,不但要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还要降低脉压,只有这样才能使肾脏的损伤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59例冠状动脉造影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登记,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脉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60mmHg为界将所有病例分为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一般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以是否合并高血压对患者分为2个亚组,分析亚组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间脉压的差异。【结果】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高脉压与低脉压2组患者一般情况的多个项目存在差异,高脉压组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低脉压组(17.4%V89.9%,P=-0.003)。高血压亚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血压亚组(16.3%vs88.9%,P=0.004);高血压亚组内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的脉压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肚5.08,P=0.001),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高于1支病变者,正常血压组内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无差异(F=0.70,P-0.56)。【结论】总体分析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在高血压亚组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的脉压存在差异,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的脉压显著高于1支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角度探讨脉压指数、主动脉脉压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Gensisi积分系统,并且使用冠脉造影+主动脉测压方法。结果主动脉高脉压、高外周脉压指数、年龄、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si积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其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年龄、主动脉高脉压、糖尿病、高外周脉压指数。结论主动脉脉压、外周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人体重指数与脉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调查1222老年人的血压与体重指数(BMI).分为超重(BMI≥25 kg/m2)非超重(BMI<25 kg/m2)两组来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脉压(PP)变化.再把体重指数按BMI<20、BMI20~22.49、MI22.5~24.99、BMI25~27.49、BMI27.5~29.99、BMI>30kg/m2来观察SBP、DBP、MBP、PP以及AGE的变化.结果:超重与非超重者SBP、DBP、MBP、PP差异均有显著性.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均逐渐增加,在老年人中舒张压的增幅要比收缩压小,故脉压增幅逐渐增大,也是呈现连续性的过程,而与年龄无关.结论:老年人脉压高低与体重指数大小有关联.保持适当的低体重指数不仅对控制血压有利,而且对预防血管硬化也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脉压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481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和冠心病组,另设无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及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脉压在心血管疾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之间脉压亦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脉压70mmHg异常率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宽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相关,升高的脉压对于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脉压差(PP)与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141例AMI患者按入院时PP大小分为2组:A组PP小于4.0~5.3 kPa (30~40 mmHg)70例;B组PP大于6.6~8.0 kPa (50~60 mmHg)7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年龄、心功能、心率、血脂、性别、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别. 结果:与PP小组相比,PP大组平均年龄大[(68.7±12.2)岁vs (62.6±12.2)岁],心功能差[(2.0±0.8)级vs (1.7±0.8)级],收缩压高[(17.8±1.9) kPa vs (14.4±2.0) kPa],舒张压高[(10.6±1.8) kPa vs (9.8±1.9) kPa],载脂蛋白B(apo B)高[(0.86±0.2) mg/L vs (0.72±0.2) mg/L], P<0.05~P<0.01,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女性比例高(35.2% vs 17.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6±0.8) mmol/L vs (2.49±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1±0.4) mmol/L vs (1.15±0.5) mmol/L]和载脂蛋白A(apo A)高[(1.10±0.4) mg/L vs (0.97±0.2) mg/L],P均<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心率[(82.3±19.8)次/min vs (78.0±20.1)次/min], 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PP大组的AMI患者年龄大,心功能差,女性多,血脂紊乱多,收缩压和舒张压高.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侃  陶谦民  何寒青  王硕 《浙江医学》2004,26(8):572-573,62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进行脉压及心率变异指标分析.结果(1)不同的脉压组中,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同.(2)脉压与心率变异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每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0.277、-0.36l,其P<0.05、<0.01、<0.001.结论在脉压较大患者中,患者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高,且提示自主神经系统与脉压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地区脉压及脉压指数与脑卒中患病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地区〉135岁居民29970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使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PP在卒中组与非卒中组分别为,男65mmHg±19mmHg(1mmHg=0.133kPa)和52mmHg±14mmHg,女70mmHg±21mmHg和53mmHg±17mmHg;PPI在两组分别为,男0.40±0.08和0.38±0.07,女0.42±0.08和0.39±0.07。卒中组PP、PPI均高于非卒中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PP水平的升高、PPI的增大,不同性别的卒中患病率均呈增加趋势(趋势X^2检验P〈0.01)。(3)ROC曲线分析:取最佳界值时ROC曲线下面积,男性PP为0.720(95%CI0.694~0.746),PPI为0.581(95%CI0.553~0.610);女性PP为0.755(95%CI0.727~0.784),PPI为0.681(95%CI0.583~0.650);PP与PPI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压与脉压指数均与脑卒中有关,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脉压预测脑卒中患病优于脉压指数。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脑卒中与感染卢志信老年人脑卒中以后,因中枢神经系统功障碍,可致全身多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并发症不仅影响病人康复,且可成为卒中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与卒中后死亡密切相关。现就我院1994年3月以...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高血压血液动力学概念是总外周阻力升高,降压药物开发和降压治疗理论都以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为着眼点.虽然降低总外周阻力能一定程度降低血压,但收缩压下降时舒张压往往也下降,且靶器官损害并未能满意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和控制心血管危险,必须从新的视角来研究与探索新的途径[1]. 近年来关于脉压PP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随访结果引起人们重视.德国对19000多名男性长达20年的随访观察中,证实无论年龄<55岁或≥55岁,无论平均压<14.26kPa或≥14.26kPa,脉压越大,存活率越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舒张压越低,脉压越大,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越高;当降压治疗时,若舒张压<8.67~9.33kPa,收缩压降低获得的益处将被抵消[2].美国Framingham研究认为,中、老年人收缩压≥15.96kPa时,脉压增大与心血管危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2002年至2010年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查体930例离退休老干部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与脑卒中存在联系(P〈0.01);回顾性定群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组脑卒中的发病率(1645.6/10万人年)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脑卒中的发病率(767.8/10万人年)(P〈0.01)。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预防、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老年人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