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的共同患病危险因素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根据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根据国际通用的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处理,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析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尿蛋白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白蛋白尿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相关一致性,但糖尿病肾病分期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之间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病变组和非病变组,其中病变组65例,非病变组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24小时尿白蛋白等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相关.结论:高龄、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的目的:延缓和预防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伴发病(感染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结果 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清除危险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可以延缓和达到恢复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关系极其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眼底镜检查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检查.结果 视网膜病变窥镜下DR特征性病变出现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明显临床表现.其病变程度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DR具有典型性和特征性,常规眼底窥镜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及预后等方面,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舒血宁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张兴桥 《中外医疗》2008,34(34):64-64
目的 探讨舒血宁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 应用舒血宁、前列地尔配合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结果应用舒血宁、前列地尔配合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显著疗效.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高血糖以及微血管病变有关,应用舒血宁、前列地尔配合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增加神经血流、改善神经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踝肱比值(ABI).观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ABI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ABI<1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P<0.05).结论 ABI是检测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便、可靠的指标.早期发现下肢血管病变(PAD)的患者,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36例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贵新 《广西医学》2007,29(7):1007-100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3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同期79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非糖尿病组)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除血糖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冠心病的家族史)及心肌梗死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组病变血管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能否作为视网膜糖尿病临床诊断指标之一.方法 选取94例Ⅱ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9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91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利用Sysmex 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等血液学 指标,视网膜病变分级采用国际临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 价PLR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LR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和健康人群(P<0.001 ),且糖尿病视网膜增殖期病变患者的PLR值也显著高于非增殖期病变患者(P=0.000 4).ROC曲线分析显示,当PLR高于107.5时,在 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65.2%和64.9%。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LR比值 的升高与临床分期相关,PLR比值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可分两大类: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与糖尿病病程和高血糖代谢系乱有关,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已被糖尿病眼和肾脏的微血管病变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余杰  刘志强  帅纪焱  熊茂华 《九江医学》2009,24(4):21-22,3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检测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水平, 以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HbAlc、hs-CRP变化情况.结果 经检测发现,糖尿病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的HbAlc、hs-CRP和空腹血糖(FPG)值均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否伴有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对于hs-CRP无明显影响;而临床肾病组的hs-CRP值高于无肾病组(P<0.01).结论 HbAlc、hs-CRP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葛根素干预组,在不同时期进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 HE染色和电镜观察可以发现糖尿病大鼠在早期即可出现视网膜病变,而葛根素干预组改变轻微.结论葛根素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延缓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 采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病例(症状表现),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数据库.最后采用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证候可分为毒瘀神络、气阴两虚,毒瘀神络、气阳两虚和毒瘀神络、阴阳两虚三类.结论 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目前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出现的证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肌氨肽苷、怡开、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结果:应用肌氨肽苷、怡开、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高血糖以及微血管病变有关,应用肌氨肽苷、怡开、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增加外周神经营养,提高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肾脏等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高压氧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较好的干预和延缓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微颗粒( EMPs)水平在糖尿病合并症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6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2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22例. 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 例为对照组. 流式细胞法检测EMPs水平. 结果:糖尿病各组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糖尿病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糖尿病各组间比较显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0.05);糖尿病患者EMPs水平与FBG、TC、TG呈正相关性,与其它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有血管病变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明显增高,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可作为判断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引起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原因.但是,并非所有糖尿病病人的神经疾病都是由糖尿病引起.10%到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病因.神经毒性药物、酗酒、维生素B1、B12缺乏、肾脏疾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遗传性神经病和血管炎等,均是常见的引起神经病变的潜在原因.本文讨论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的鉴别诊断,以能发现在部分糖尿病患者身上引起神经病变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60岁)住院患者134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42例,未合并糖尿病92例,比较2组冠脉病变的特点及相关临床因素.结果:2组体质指数(BMI)、吸烟年限、高血压病史、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及受累血管数及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糖尿病组病变数、末梢病变数较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有低密度脂蛋白、年龄和吸烟年限;冠脉病变数、末梢病变数与糖尿病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数多、末梢病变多.血脂代谢异常、吸烟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以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针对经内分泌科确诊的来我眼科门诊会诊60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病历审阅.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主要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患者的饮食、体力活动和生活习惯等.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眼病病变的高危因素了解甚少,需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知识宣传和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与黄斑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35例(249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99只未经治疗眼中,正常2眼占1%;Ⅰ期63眼占31.7%,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17眼;Ⅱ期41眼占20.6%,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17眼;Ⅲ期51眼占25.6%,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42眼;Ⅳ期34眼占17.1%,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20眼;Ⅴ~Ⅵ期8眼占4%,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2眼.糖尿病黄斑病变发生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时期,发病率为55.4%.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和糖尿病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均敏感、可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病变的治疗和预后评价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