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54例IBS患者、55例对照组,60例十二指肠溃疡,通过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及各亚型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组HP阳性率大于IBS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各亚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之一;IBS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IBS亚型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难以治愈、极易复发的特点,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传统治疗效果欠佳,导致人们越来越期望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了解,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与IBS的发生有关,根除Hp可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也有其他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本文就Hp感染与IBS的关系做一综述,为IBS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6例腹泻型IBS患者与9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法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感染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将46例HP阳性的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匹维溴胺、思密达治疗4周,观察组同时加用抗HP治疗2周,观察其总有效率。结果:腹泻型IBS组Hp感染率为53.5%,健康体检组HP感染率为51.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P阳性的腹泻型IBS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泻型IBS与HP感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根除胃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根除胃幽门螺杆菌(HP),并与对照组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扭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不良反应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感染根除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雷贝拉唑为中心的联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三联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感染的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菁  孙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184-18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明确诊断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及餐后不适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为主型IBS及便秘为主型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胆系疼痛(胆囊功能紊乱及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同时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诊断标准将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例比率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例比率进行比较。结果:373例病例入选,其中,男223例,女150例,平均46岁(21~71岁)。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32.4%)与功能性腹胀(19.1%)病例比例明显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9.0%)与功能性腹胀(7.5%)(P〈0.05),而其他功能性胃肠疾病在两组中的发病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较为密切,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降低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0~87岁幽门螺杆菌阳性者2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127例.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随访观察2年.结果:治疗组中1例中风,中风发病率为0.79%,观察组7例中风,中风发病率为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董伟  万少兴 《黑龙江医学》2008,32(12):920-921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根除HP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均据个体化原因都适当予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停药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对所有患者症状改善进行评分与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再对比。结果治疗组50例HP根除者43例(86%)。治疗组HP根除者与HP未根除者治疗后1年,消化不良症状评估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年,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根除HP对改善FD症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临床亚型的感染情况.方法 110例IBS患者与11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人血清抗Hp抗体,并对IBS患者按症状进行分类.结果 Hp感染率在IBS组为60.9%(67/110),对照组为45.5%(50/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各亚型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便秘型47.1%(8/17),腹泻型73.3%(11/15),混合型73.3%(11/15),未定型58.7%(37/63).腹泻型和混合型的Hp感染率最高,便秘型的Hp感染率最低.结论 IBS与Hp感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Hp感染与IBS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肠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抽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消化中心和重庆市荣昌区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幽门螺杆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四联对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菌落数量、细菌耐药性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1.7%;HP根除率9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1%,经治疗后患者拟杆菌、双歧杆菌及酵母菌菌落数量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大(P 0.05);真杆菌、肠杆菌及乳杆菌菌落数量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梭菌菌落、消化球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菌落数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常见菌种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根除HP对胃黏膜肠化生的影响。方法对200例有胃黏膜肠化生患者与360例无胃黏膜肠化生患者比较HP感染情况,对100例HP阳性胃黏膜肠化生患者予HP根除治疗后胃镜1~3年,有无HP根除,将其分成HP组与HP未根除组,观察肠化生的变化情况。结果肠化生组与非肠化生组HP感染率分别为64.0%、51.4%,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胃黏膜肠化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除Hp对胃黏膜肠生化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1.
崔淼 《当代医学》2021,27(22):123-124
目的 研究不同用药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7例.A组患者采用三联药物治疗,B组患者采用四联药物治疗,C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C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A组、B组,Hp根除率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疗法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病情、减少复发,与三联药物、四联药物方案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返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将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HP)的返流性食管炎(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予抗返流治疗和抗返流+根除HP治疗,治疗4周、8周后评价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0.0%、86.7%,内镜下粘膜愈合改善率分别为76.6%、86.7%,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6.7%、93.3%,内镜下粘膜愈合改善率分别为90.0%、96.6%,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与返流性食管炎相关,根除HP不利于返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粘膜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较一般人群易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且根除率远低于后者,此次研究探索以呋喃唑酮为三联根除方案对糖尿病患者感染H.pylori初次治疗的疗效的比较,统计其中胃轻瘫患者缓解率.方法 将112例经查14C呼气试验证实的H.pylori阳性的2型糖尿病胃轻瘫痪患者分为三组,其中A组及C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疗程(三联10d疗法),并且A组加用多潘立酮口服10 d,而B组只使用多潘立酮口服10 d,结束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观察A、C组H.pylori根除率,胃排空试验检测根除前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排空时间变化.结果 C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86.36%(47/52),而A组根除率为69.64%(38/56),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轻瘫症状缓解率为78.9%(30/38),而B组胃轻瘫症状缓解率为53.6%(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呋喃唑酮为三联的10 d疗法具有较高的根除率,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疗效相对较差,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症状.  相似文献   

14.
吴应龙  薛雁明 《中原医刊》2005,32(11):16-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头痛的关系。方法将20例间断性头痛伴上腹痛等症状的HP感染病人给予根除HP治疗,观察头痛等症状是否消失。结果20例中18例HP根除后,头痛等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2例未根除者症状减轻,半年后症状又加重,再根除HP后症状消失。结论HP感染与头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头痛是HP感染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选择有HP感染的DGP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10 mg tid,治疗10d;治疗组选择多潘立酮10mg tid,埃索美拉唑40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加呋喃唑酮0.1 bid,治疗10d,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做X线胃排空试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HP阳性DGP患者根除HP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1.7%,单用多潘立酮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DGP患者根除HP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龙岗中心医院就诊患者及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不同病变HP感染率,分析三联疗法及伴随疗法根除率。方法应用~(14)C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及体检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对就诊患者行胃镜检查,统计其结果,收集三联疗法及伴随疗法治疗后复查患者资料,统计其根除率。结果 9 616例初查患者中HP感染率为42.16%,310例体检者HP感染率为3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季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疗法根除率为59.19%(264/446),伴随疗法为82.14%(23/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患者HP感染率高于体检者,不同病变HP感染率有差异,就诊患者HP感染率及根除率均处于国内外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肠化生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对6318例胃粘膜活检病理切片进行Giemsa、AB(pH2.5)-PAS、HID-AB(pH2.5)染色和肠化生分型.结果HP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化生和胃癌显著相关(P<0.001),与肠化生类型无显著关系(P>0.05),与胃癌分型无关.结论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肠化生及胃癌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头孢羟氨苄为中心的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方法 10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人.A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治疗;B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替硝唑片、头孢羟氨苄胶囊治疗;C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替硝唑片治疗.疗程为10d,治疗结束后复查幽门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的关系.方法:选择无牙周疾病和全身疾病(上道消化道疾病除外)的口臭患者60例,无口臭志愿者30例,先进行口臭测试及口腔相关指标检查,然后进行胃镜活检和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60例口臭患者,HP检测阳性52例,阳性率86.7%.无口臭志愿者30例,HP检测阳性12例,阳性率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例Hp检测阳性口臭患者中36例行清除HP治疗,一月后复查胃镜,Hp根除31例,根除率86.1%.根除Hp的口臭患者复查口臭缓解27例,占87.1%.另16例未行正规清除HP治疗的口臭患者,口臭缓解1例,占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可能与牙周健康者口臭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羽  董兴海 《海南医学》2001,12(10):10-12
目的 研究健脾清热中药对Ⅰ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0 0例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 2组。研究组 (A组 ) 5 0例 ,服用健脾清热中药 (汤剂 ) 5 0ml 3 日 ,雷尼替丁 15 0mg 2 日 ;对照组(B组 ) 5 0例 ,口服甲硝唑 40 0mg 2 日 ,阿莫西林 10 0 0mg 2 日 ,雷尼替丁 15 0mg2 日 ,疗程均为 2周。停药 4周后给予1 4 C -UBT试验。结果 临床症状缓解率A组高于B组 (P <0 .0 5 ) ,HP的根除率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A组产生的治疗副作用少。结论 健脾清热中药外加雷尼替丁是一种根除Ⅰ型幽门螺杆菌和缓解慢性胃炎症状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