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对21例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物品的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放射防护。结果所有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手术成功。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均无手术相关疾病。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可靠,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确保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胃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8例行粒子植入治疗的胃癌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计划的术中护理监护及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使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蒋仲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215-215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给与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患者、陪护以及医护人员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新技术,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春花 《当代医学》2009,(9):118-118
目的探讨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术后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而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1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结果4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不同程度上减轻了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定位精确、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痛苦轻、疗效确切,经过系统、规范、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及有效地处理并发症,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患者功能良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医学》2017,(8):804-805
目的总结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病区胸科2013-11—2015-12间收治的44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并配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患者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84.0%,疼痛缓解率为73.3%,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7例)、局部疼痛(6例)、出血(4例)、气胸(1例)、刺激性咳嗽(1例)、白细胞减少(1例)。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效果明显,为此,应该做好患者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朱霞 《吉林医学》2013,34(13):2609-2610
目的:探讨I125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防护、术后护理,对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及放射剂量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粒子验证无移位、脱落,技术评估满意,未见放疗并发症,医护人员无一例出现放射性疾病。结论:I125放射性粒子术中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5例,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4例胰腺癌和1例转移性肝癌在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随访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5例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临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个月CT观察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率达9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袁惠 《微创医学》2014,(3):377-378
目的探讨CT导引下125I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125I植入术的2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 26例患者顺利完成125I粒子植入,术后病情稳定,2~6个月随访无毒副反应发生,无粒子迁移、排出,22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1个月复查CT最大直径缩小1/2者7例,缩小1/3者16例,3例无明显改变,在6~12个月随访中24人带瘤生存,2人死亡。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是治疗实体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积极的心理疏导,术中的紧密配合,严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成功和顺利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碘-125(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采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40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2例,WBC计数减少1例。38例随访2~14个月,中位期6个月,根治性手术者无复发和转移,姑息性手术者中1例死亡,其余患者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无1例发生因植入125I粒子导致的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 术后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而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赝复体联合组织间^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0例行赝复体联合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1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成功率100%;术后随访2~15个月,均未发现靶区覆盖范围肿瘤复发或转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腭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后采用赝复体联合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进行放射治疗,近期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均有效地保证了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对转移性肺癌患者实施125I粒子植入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8例实施125I粒子植入术的转移性肺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放射性防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8例患者实施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100%.48例患者84个病灶,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CT,统计局部控制率,观察肿瘤变化.42个病灶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100%(84/84)、100%(84/84)、85.7%(72/84)、76.2%(64/84),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转移性肺癌C 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新技术,积极的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来治疗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8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中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生与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的死亡,治疗后1个月复查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除专科情况有变化,一般情况无明显变化。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地护理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是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西元  刘钊  王琳 《海南医学》2006,17(11):45-46
目的 探讨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CT或B超引导经皮穿刺植入和术中植入法治疗35例恶性肿瘤患者.结果 术后有效率85.71%,患者肿块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少,生存期延长,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 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恶性肿瘤,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总结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I125粒子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实施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51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指导。结果:术后出现气胸7例,体温37~38℃5例,痰中带血4例,疼痛5例,粒子移位1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未出现肺栓塞等罕见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I125植入术安全、有效,创伤小,但术后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频率的改变,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108例晚期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后布源,术中将活度为0.76~0.84 mCi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内.粒子按照1.0~1.5 cm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100~150 Gy,每例患者植入10~100颗粒子.2个月后CT复查评价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56例,稳定16例,进展13例.客观应答率(response rate,RR)为73.14%.经随访发现,大多数毒性反应轻微并可耐受,未见出血、胆瘘、胰瘘、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125I粒子是一种放射性核素,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格操作规范,术后密切护理,加强防护。结果术后76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100%,术后瘤体不同程度缩小,治疗效果较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结论 CT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在CT、B超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20例恶性肿瘤病人的相关护理学。结果 20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患者经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护士应掌握好护理方法,通过周密的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植入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放射(RPI)治疗肝癌是目前新开展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局部控制肿瘤,还可以控制肿瘤的转移,具有创伤小、安全、易防护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术中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患者30例,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观察,使30例患者术后肝功能均无明显异常,肝区包块显著缩小,详细探讨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