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森亮 《医学综述》2015,(3):550-552
目的比较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曹县县立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琥珀酸亚铁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和硫酸亚铁组(给予硫酸亚铁治疗),每组36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硫酸亚铁组相比,琥珀酸亚铁组的效果更好,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升高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治疗缺血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代兵 《中外医疗》2011,30(14):56-56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琥珀酸亚铁治疗,对照组用硫酸亚铁治疗,比较2组血清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值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更大,治疗后两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结论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英  邹典定  宋桂英 《重庆医学》2004,33(6):913-914
目的评价琥珀酸亚铁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缺铁性贫血小儿随机分为琥珀酸亚铁组与硫酸亚铁组.经12周补铁治疗,以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血液学指标,并观察不同铁剂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Hb、SF值均有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治疗后Hb、SF值琥珀酸亚铁组高于硫酸亚铁组,差异显著(P<0.05);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后者.结论琥珀酸亚铁是一种更为有效而安全的铁剂,有望取代硫酸亚铁而成为缺铁性贫血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东曹县县立医院儿科收治的7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琥珀酸亚铁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治疗)和硫酸亚铁(给予硫酸亚铁治疗)组,每组36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硫酸亚铁组相比,琥珀酸亚铁组的效果更好,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升高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治疗缺血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硬币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期间对照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研究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当归补血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与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及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用乳酸亚铁片治疗,而对照组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及100.00%,两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好,胃肠不良反应轻,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的口服铁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8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当归补血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与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琥珀酸亚铁和硫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硫酸亚铁组(36例,硫酸亚铁)与琥珀酸亚铁组(36例,琥珀酸亚铁),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临床效果。结果琥珀酸亚铁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组。结论相较于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应用到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可提升Hb与SF水平,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纠正宫颈癌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问题。方法 筛选放疗科100例宫颈癌伴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规范使用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分为两组,实验组(n=50)采用口服琥珀酸亚铁和维生素C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n=50)未规范行抗贫血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水平,规定Hb升高≥20 g/L或至正常值为治疗有效;同时统计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总有效率达48%,其中行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56%,行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为4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亚铁联合维生素C用于治疗宫颈癌患者贫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可靠,临床上应在此类患者中常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夏忠贞  黄陈俊 《吉林医学》2010,(33):6010-6011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方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70例ID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琥珀酸亚铁0.6g/d;治疗组34例采用琥珀酸亚铁0.4g/d联合生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76.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RBC、Hct、MCV、Ret%及SF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生血方联合小剂量铁剂治疗IDA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蚕砂提取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蚕砂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西药福乃得比较。方法 :15 9例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服用生血宁 (蚕砂提取物 )片、福乃得 ,治疗 4周。结果 :蚕砂能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Hb、MCHC、SF有非常明显变化 (P <0 .0 0 1) ,MCV、MCH有明显改善 (P <0 .0 1) ,疗效与西药福乃得 (维铁控释片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 .0 0 1)。结论 :对缺铁性贫血 (气血两虚证 )的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新药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新药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 (ID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药乳酸亚铁治疗ID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上市药琥珀酸亚铁进行比较 ,前者每天口服 2片tid ,后者 1片tid ,疗程 6周。结果 乳酸亚铁治疗IDA 6周显效率达 86 7% ,而对照药琥珀酸亚铁显效率 93 3 % ,两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在服用的开始 1~ 2周内 ,两药均有轻至中度可耐受的腹痛、腹泻及恶心 ,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13 3 % ( 2 / 15 )。结论 乳酸亚铁片治疗IDA疗效好 ,不良反应轻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药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药乳酸亚铁治疗ID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上市药琥珀酸亚铁进行比较,前者每天2片tid,后者1片tid,疗程6周.结果乳酸亚铁治疗IDA6周总有效率96.77%,而对照组琥珀酸亚铁总有效率100%,两药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对照组1例因恶心、食欲下降不能坚持继续治疗外,3组未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结论乳酸亚铁片治疗IDA疗效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琥珀酸亚铁在缺血性贫血患儿中的疗效及对相关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本院就诊的9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统计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相关铁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关铁参数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在缺血性贫血患儿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对患儿相关铁参数的改善作用也更好,在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贫血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患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治疗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2组红细胞压积、血色素、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贫血指标,比较2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清铁及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片单药治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血宁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气血两虚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血宁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生血宁治疗组和葡萄酸亚铁对照组各 5 0例。分别每次 1 0 0 mg,1日 3次 ,儿童减半 ,连续服用 30天。治疗前后进行中医气血两虚证侯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证侯评分值无差异 ;治疗前后气血两虚证积分自身对比 ,治疗组与对照组都有差异 ,治疗组气血两虚中医证侯疗效有效率 96% ,显效率76% ,痊愈率 30 % ;对照组有效率 5 0 % ,显效率 2 % ,痊愈率 0 % ,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0 1。结论 :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中医气血两虚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缺铁性贫血运用琥珀酸亚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硫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琥珀酸亚铁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6.66%,并且治疗后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的情况,观察组数据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琥珀酸亚铁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快速改善小儿贫血的临床症状,同时不良反应较低,治疗意义较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血宝合剂对妊娠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丰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生血宝合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黄芪党参方联合西药对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硫酸亚铁颗粒、多糖铁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芪党参汤,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4.57±1.01)T/L、Hb(140.67±2.98)g/L、SF(24.96±2.74)μg/L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芪党参方联合西药可有效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