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头针组、背俞穴针刺组及足三里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膳食建立喂养型IR大鼠模型;观察头穴丛刺、背俞穴电针及足三里等穴针刺治疗等方法对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的FINS较正常组升高,而ISl则降低(均P<0.01);给予针刺治疗后,各针刺组大鼠FINS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而ISI则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不同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背俞穴组,以钳夹伤大鼠坐骨神经方法制作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后采用针刺背俞穴方法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饲料喂养W istar雄性大鼠6周制备高血压IR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依那普利组4组,每组15只。治疗组予以针刺百会、曲池、丰隆、太冲、太溪、足三里、三阴交穴;对照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采用尾容积法以HX-II型小动物血压测量器测量清醒大鼠尾动脉血压,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胰岛素(FIN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测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并高血压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大鼠血压、FBG、FINS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ISI明显上升,治疗前后两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治疗组比较除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降低血压,显著提高IR模型大鼠ISI,改善了IR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背俞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u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模型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美拉唑组、针刺背俞穴组各15只,并以单双日间隔喂食饥饱失常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2 ml/次,1次/d;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0.44 mg/kg、克拉霉素6.92 mg/kg、甲硝唑7.6 mg/kg灌胃,1次/d;针刺背俞穴组针刺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留针15 min,1次/d。30 d后,用ELSIA法检测GAS、MOT含量。结果①模型对照组GAS含量(54.25±5.70)pg/ml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6.63±5.99)pg/ml(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奥美拉唑组(62.70±8.55)pg/ml、针刺背俞穴组(66.27±3.79)pg/ml均较高(P<0.05)。②模型对照组MOT含量(223.60±17.83)pg/ml高于空白对照组(188.45±8.90)pg/ml(P<0.05)。奥美拉唑组(200.16±4.38)pg/ml、针刺背俞穴组(190.11±10.04)pg/ml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疗法可增加CAG模型大鼠GAS含量、降低MOT含量,对CAG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腹部穴位对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丙酸睾丸酮注射合并高脂饲料喂养诱导造模的方法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通过针刺腹部穴位的方法,采用OGTT试验、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来评估针刺腹部穴位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干预后针刺组负荷血糖值、葡萄糖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腹部穴位能够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PCOS模型大鼠的糖代谢,可能为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及其远期并发症2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脂饮(JZY)对高脂膳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早期干预作用,探讨其保护IR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膳食喂养Wistar♂大鼠,制作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在继续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JZY干预,实验10周后取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和瘦素(LP),称取肝重,计算肝指数。结果:以高脂膳食喂养10周后,模型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下降,血清TG、LP水平升高,体重增加,肝指数升高,JZY高剂量组、JZY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ISI升高,血清TG、LP水平下降,体重减轻,肝指数下降(P〈0.05,P〈0.01)。结论:JZY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血清瘦素和甘油三酯水平,减轻体重,降低肝指数,从而改善IR大鼠的高胰岛素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脂质代谢及IR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持续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熊果酸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在给药第4、8周后,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肝脏、腹腔脂肪重量,计算肝指数(liver index,LI)、腹脂指数(adipose index,A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熊果酸对IR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能够显著降低IR大鼠血清FINS、TC、TG、FFA和TNF-α水平,减少腹腔脂肪堆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大鼠胰岛素抵抗,熊果酸能够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D(Insulin Receptorβ,InsR-[3)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8只。空白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制备IR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空白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针剌组给予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同时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m-blot方法测定肝脏I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I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剌组大鼠肝脏kl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而针刺组与空白组大鼠肝脏InsR-β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以增加肝脏InsR-β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女性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背针组、肢针组、腹针组,每组各45例。背针组选用胃管下俞、三焦俞等背俞穴,肢针组选用足三里、三阴交等四肢穴,腹针组选用天枢、中脘等腹部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据此评定减肥疗效。结果:背针组近期痊愈率为44.45%,总有效率为97.78%;肢针组近期痊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5.56%;腹针组近期痊愈率为24.44%,总有效率为82.22%。背针组和肢针组近期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相近(P〉0.05),二者均优于腹针组(P〈0.01)。各组治疗后体重、BMI、W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背针组和肢针组体重、BMI下降程度相近(P〉0.05),二者均优于腹针组(P〈0.01);3组WHR下降程度相近(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与针刺四肢穴疗效相近而优于腹部穴。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夹脊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12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基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6.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方元被定义为组成《伤寒论》中方剂有规律可循的最小方剂单元,既体现了方剂的组方特色,又便于临床灵活化裁。本研究拟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从方元的角度分析《伤寒论》的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运用R语言计算不同方剂之间Jaccard相似系数及不同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并使用网络社团结构分析,进行《伤寒论》中方元的识别。结果:《伤寒论》中所有方剂的相似性明显高于《方剂学》教材中方剂的相似性,表明方剂中存在更小的方剂单元。关联规则及社团分析能够识别方元,如2味药方元石膏-甘草、桂枝-当归、栀子-香豉等,以及3味药方元干姜-黄连-人参、当归-细辛-通草、麻黄-桂枝-杏仁等。结论:《伤寒论》中存在2味或3味药构成的方元,未来需要对这些方元进行临床或实验上的验证,以明确方元的功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