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洛酮合用清开灵救治精神病药物中毒所致昏迷、呼吸抑制,与单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收集2002—01~2004—10间本院急诊科41例病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两药合用比单用收到良好效果,具有苏醒早、呼吸抑制解除早。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与阿片受体有很强亲和力,能竞争性对抗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等毒副作用,因此他可用于脱瘾治疗。但我在一本药理书上看到“纳洛酮可作为催瘾剂或作为各种脱瘾疗法是否真正戒断的检测试剂”。因此我想问:纳洛酮既可用于脱瘾,又具有催瘾作用,二者是否矛盾?抑或书中有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纳洛酮合用清开灵救治精神病药物中毒所致昏迷、呼吸抑制 ,与单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收集 2 0 0 2 -0 1~ 2 0 0 4-10间本院急诊科 41例病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5 5 % ,对照组有效率 80 % ,两组比较有差异 ,P <0 0 5。结论 两药合用比单用收到良好效果 ,具有苏醒早、呼吸抑制解除早。  相似文献   

4.
盐酸纳洛酮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适用于吗啡类复合麻醉药术后,解除呼吸抑制、催醒及急性酒精中毒。近年来,临床上对抢救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脑梗死、肺性脑病、休克等均有不同报道,现综述如下:1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主要是过量乙醇在短时间内进入人体超过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出现蓄积,其中乙醇进入血脑屏障后使人体内啡肽系统活性增高,抑制大脑皮质功能,由大脑皮质向下,通过边缘系统、小脑、网状结构到延脑,从而出现兴奋,共济失调后,昏睡及昏迷状态,抑制延脑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乙醇中毒…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适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急性中毒,解除呼吸抑制及其它中枢抑制症状,可使昏迷患者迅速复苏,对急性酒精中毒,也有显著疗效[1],笔者对38例急性酒精中毒,采用纳洛酮治疗,与对照组(36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收到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急诊病人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38例中,男31例,女7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9岁,平均28岁,饮酒量200-1000ml左右,38例中表现为兴奋期者15例,共济失调期者13例,昏睡期者8例,浅昏迷期者2例,10例昏睡与浅昏迷病例中呼吸最快18…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醒脑静与纳洛酮联用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0例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纳洛酮。结果 呼吸节律变稳定、意识恢复、吸吮反射恢复、惊厥消失和肌张力恢复五个方面所需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眩晕症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从多个环节上解除眩晕时突破升高的内啡肽对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通路的抑制,并改善脑组织血供,故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杜冷丁中毒致2次呼吸抑制董久松,韩漫夫,赫秋月吗啡可以抑制呼吸。杜冷厂是吗啡的合成代用品。本文报告1例杜冷丁中毒导致2次呼吸抑制的患者,望引同行注意。某男,26岁。因神志不清、呼吸浅表2小时来我院急诊室就诊。查体: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呼吸浅表,节律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接受氯胺酮辅助麻醉的抑郁症患者的复苏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抑郁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其中一组给予纳洛酮用于术后催醒(纳洛酮组),另一组则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痛阈值和HAMD-17评分、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纳洛酮组术后1h、2h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HAMD-17评分较术前均有所降低,其中纳洛酮组术后1d和3d的HAMD-17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纳洛酮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可拮抗瑞芬太尼麻醉所致的痛觉敏化,且有助于患者术后复苏,但会减轻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造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不同再灌注时间以及经纳洛酮(5 mg/kg)预处理后bcl-2和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30 min再灌注6h,bcl-2和c-f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24h,bcl-2蛋白持续增高,而c-fos蛋白基本降至正常.表明纳洛酮可显著上调脑缺血后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纳洛酮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蛋白,抑制c-f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种简易的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自动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鼠建立了一种用自动检测系统对福尔马林试验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并用该方法观察了皮下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对福尔马林诱发的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到的福尔马林诱发反应为典型的双时相反应,它与用传统的人工评估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皮下注射吗啡明显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痛行为反应,而注纳洛酮则可完全翻转吗啡的抑制效应。表明用自动检测系统对福尔马林试验进行定量评估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高效的实验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疾病中血浆β-EP(β-内啡肽)的变化及纳洛酮对其影响.方法将我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49例,从两方面进行比较(1)无合并症的早产儿与正常足月儿比较.(2)患病早产儿应用纳洛酮治疗与不用纳洛酮治疗,监测其血浆β-EP水平.结果正常早产儿血浆β-EP比正常足月儿高(P<0.05);患病早产儿经纳洛酮治疗组血浆β-EP明显下降(P<0.01).结论早产儿β-EP血浆水平比足月儿高,纳洛酮能有效降低早产儿血浆β-EP水平,从而拮抗β-EP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醒脑静与纳洛酮联用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6 0例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均给予综合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联合醒脑静与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单用纳洛酮。结果 呼吸节律变稳定、意识恢复、吸吮反射恢复、惊厥消失和肌张力恢复五个方面所需时间 ,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 ,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对大鼠额叶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洛酮对昏迷患者具有显著的促醒作用,一般认为纳洛酮可拮抗内源性阿片肽。纳洛酮促醒的机制并非这样简单。我们研究了纳洛酮对大鼠额叶皮质(FCX)锥体细胞兴奋性的影响,进而阐明纳洛酮促醒的神经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状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从多个环节上解除眩晕时突然升高的内啡肽对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通路的抑制,并改善脑组织血供,故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纳洛酮联合对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作用.方法 2005-07~2008-07来诊且符合急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的病人51例,主要观察指标:饮酒量、饮酒至开始治疗时间,开始治疗至神志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至神志恢复正常时间(1.8±0.5)h,治疗至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还原型谷胱甘肽+纳洛酮组(1.5±1.0)h.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纳洛酮联合治疗能有效快速解除急性酒精中毒所致的症状、体征及重度中毒病人呼吸、循环障碍迅速得到明显改善,是抢救急性中毒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治疗36例氯氮平中毒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小剂量肌注或静注能迅速消除呼吸抑制。现将我院急诊科自1993年1月~1997年10月用纳洛酮治疗36例氯氮平中毒的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抢救氯氮平中毒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8~48岁,平均381岁;一次性服氯氮平剂量为1050~2500mg,平均1472±607mg;服药后就诊时间05~6小时,平均38小时。病情按意识障碍程度划分:轻度意识障碍10例,表现为嗜睡状态,能被轻刺激或言语唤醒,刺激停止后又很快入睡;中度意识障碍18例,表现为对强刺激有…  相似文献   

18.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放免法测定纳洛酮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并观察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10.394,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无明显变化(t=1.183,P=0.241);治疗后盐酸纳洛酮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t=1.135,P=0.262),对照组患者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10.718,P=0.000)。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有效降低血浆β-内啡肽的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小剂量(0.4~0.8mg)为常用量,肌注或静脉注射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大剂量(4.8~16mg)能有效增加呼吸频率,促使昏迷清醒.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大剂量与小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各80例,经临床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早期主要用于促醒。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基础和临床研究,认为纳洛酮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我科自2000~2002年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