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面神经麻痹及口眼歪斜为临床症状的针灸科常见病,笔者近年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根据黄选兆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面神经炎诊断标准[1]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45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用的方法有早期应用激素、局部超短波、针灸等 ,但仍有部分患者恢复不良。我们于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10 0例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 0例患者均根据陈廷贵等[1] 的“面神经炎”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病程 <14d。病情程度分级 :轻度—面肌瘫痪轻 ,可勉强闭合眼睑 ,鼓腮时基本不漏气 ;中度—面肌仍然有部分功能 ,但眼睑闭合不全 ,鼓腮时漏气 ;重度—面肌完全瘫痪。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5 0例 )和对照组 (5 0例 )。观察组中 ,男 2 6例 ,女 2 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能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减少针刺量的取穴方法。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6针法.共3对配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法,取患侧地仓、颊车等穴位。结果:6针法组每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量平均为81.0针次,优于常规取穴组的130.5针次,每例减少针刺量达38%(P&;lt;0.01);治愈率也略优于常规取穴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针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穴精简,针灸治疗剂量少,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4.
郭鑫芳  王爽 《现代康复》1999,3(7):827-82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冬季、早春、秋季。诱发因素与风寒受凉,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引起面神经局部发生炎性肿胀.压力升高致面神经麻痹。近几年来,该科采用超短波、低频电、光疗、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新进展匡奕璜(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RecentAdvanceinTherapyofFacialParalysisbyTran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dicamentKuangYihua...  相似文献   

6.
物理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娟  康尔竹 《现代康复》2000,4(10):1538-1538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早期针灸治疗多能很快恢复,笔者运用电针及 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0例,取效良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30例中,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 19例,女 11例;年龄 20~ 77岁。病程 2~ 60 d。所有病例均为单侧发病,排除外伤、耳源性、腮腺炎、糖尿病性、肿瘤、颅后窝病变所致面神经麻痹。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电针治疗及 TDP照射治疗。取主穴:患侧攒竹,阳白透鱼腰、四白、翳风,地仓透颊车,双侧合谷、足三里。若闭合眼睑时眼裂大,眼睑无明显运…  相似文献   

8.
<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主要是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水肿所致。笔者于1996~2010年采用针刺合牵正散加味治疗6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68例中男39例,女29例;  相似文献   

9.
牵正穴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通过穴位给药、使丹参注射液发挥其特有的治疗作用;药物通过对牵正穴的局部刺激,产生类针感样作用,达到和加强针刺治疗作用;丹参注射液循经直达患处,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效应,同时配合超短波穴位治疗本病50例,并与30例电针疗法病例对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能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减少针刺量的取穴方法。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6针法,共3对配穴;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法,取患侧地仓、颊车等穴位。结果:6针法组每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量平均为81.0针次,优于常规取穴组的130.5针次,每例减少针刺量达38%(P<0.01);治愈率也略优于常规取穴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针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穴精简,针灸治疗剂量少,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11.
刘金华  张群 《中国康复》2010,25(5):329-329
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13~65岁,平均38.5岁;病程1~30d,平均5d;右侧21例,左侧29例。50例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吊线风"、"口眼歪斜"等。该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0例,并与常规针刺120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62013年4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669岁,平均(35.1±11.5)岁;病程169岁,平均(35.1±11.5)岁;病程155 d,平均(12.5±7.5)d;伴耳后痛42例。治疗组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1755 d,平均(12.5±7.5)d;伴耳后痛42例。治疗组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1770岁,平  相似文献   

13.
14.
物理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理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张福金,张淑阁,韩峪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很多物理疗法均有一定疗效。我们应用几种物理疗法,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周围住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6~20岁26例,2...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常见病 ,若合并三叉神经麻痹或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则治疗较困难。我们收治 1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合并三叉神经麻痹或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取得了较好效果。14例患者中 ,男 5例 ,女 9例 ;年龄 4.5~ 64 .0岁 ;病程 4周~ 3年。发病前均有疲劳及受凉史 ,2例有发热史 ,5例有头痛咽痛史 ,6例有明显耳后痛。曾分别就诊于神经科、中医科、小儿科及理疗科 ,并曾分别系统用过激素、抗菌素及抗病毒治疗 ,部分患者曾服中药及接受物理治疗 ,效果均不满意。体检 :14例患者中 ,7例鼓腮试验阳性伴单侧咬肌无力 ;11只眼闭合…  相似文献   

16.
王沛霞  李岩 《现代康复》1999,3(3):302-30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核下性面神经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不仅影响人的外观形象,也给患生活上带来许多痛苦。作自1995年以来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患35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半导体激光等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根据《神经病学》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2 0 0例。发病均 <14d ,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 10 0例 ,男 5 2例 ,女4 8例 ;年龄 7~ 6 7岁 ,平均 (45 .0± 8.1)岁 ;病程 2~ 30d ,平均 (8.0± 1.2 )d ;按改良may hosomi法检测患侧面部表情肌为轻度麻痹 2 0例 ,中度 4 0例 ,重度 4 0例。对照组 10 0例 ,男 4 7例 ,女 5 3例 ;年龄 10~ 70岁 ,平均 (46± 8.2 )岁 ;病程2~ 35d ,平均 (8.2± 3.2 )d ;面部表情肌为轻度麻痹 2 0例 ,中度 5 2例 ,重度 18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 照射 ,主穴为…  相似文献   

18.
针药罐三法合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4例王树山,张晓东针药罐即针刺、中药、拔火罐三种治疗方法,其单独使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散见于许多古籍邮政编码:157014黑龙江省牡丹江工人疗养院医书当中,我们于1992年至今联合运用三法合治此...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物理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处理方法,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将148例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8例,2组除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外,观察组用超短波并脉冲磁场治疗,对照组只用超短波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开始用超短波并脉冲磁场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1984-1986
观察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中医骨伤针灸推拿科门诊和神经内科病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100例,同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进行分组:浮针结合中药湿热敷目标组、传统针刺加电针传统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传统组治疗总疗效为80.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为92.00%。目标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目标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几乎不感疼痛,疗程短,无副作用,可有效治疗面神经麻痹,让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