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背景: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多因骨盆骨折后不能及时治疗所致,致残率较高。目的:探讨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不同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患者9例,内固定治疗时间为伤后87—165d,平均116.7d。9例患者骨盆旋转畸形均大于30。。治疗前行走时持续性疼痛5例,严重疼痛不能行走2例,轻度间歇疼痛2例;双下肢不等长4例,患侧短缩平均2.25cm。治疗操作均在球囊导管临时完全阻断髂总动脉下进行,采用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骨盆后环畸形的处理包括髂骨截骨5例,骶骨外缘(1.5cm内)截骨1例,骶髂关节切开翻转融合3例。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获得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2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愈合时间为20.6周。治疗后均未发生坐骨神经牵拉损伤。根据MearsDC报道治疗后评估标准,解剖复位6例(6/9,67%),满意复位3例(3/9,33%)。通过对9例患者随访发现,经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行骨盆植入物置入内固定联合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可有效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限制吸烟对胫骨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玉莲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2):4372-4373
目的:探讨限制吸烟对胫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经模型外部固定或交锁骨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在相同康复治疗下观察54例吸烟患者和42例限制吸烟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吸烟组平均愈合时间(267&;#177;10)d明显长于限制吸烟组(136&;#177;9)d,(t=2.30,P&;lt;0.05),两组功能恢复效果(吸烟组:优22例,差9例;限制吸烟组:优22例,差1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1,P&;lt;0.05;χ^2=13.56,P&;lt;0.01)。结论:限制吸烟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对骨折后的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46-1547
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ornetta and 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Majeed评分方法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手术时间55~180(平均90)min,输血量380~1000(平均420)ml,住院时间15~35(平均21)d,术后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优25例,良4例,可3例,差3例;平均Majeed评分82.2分,优良率82.86%。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4岁,平均68.l岁。受伤距复位时间最短2d,最长11d.平均5d。骨折部位为l;,;。8例,l。~I_;2例.匕_。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15例.约1/27例,>l/2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测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护理方法:①患者入院后即时给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谈,了解病情.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同时介绍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及脊椎压缩骨折的治疗原则,消除顾虑,树立信心.配合医护治疗。②减轻患者疼痛、消除腹胀、腹痛及保持二便通畅.…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5%。在治疗方法上也各有所长。我院从1993年8月~1997年8月采用钢丝捆扎治疗骨盆骨折共9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52岁(平均26.3岁)。受伤到人院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2天。均为汽车撞击或挤压伤。骨折类型:按Tile分类法分型:AZ型骨折:有移位4例,Bl型骨折:翻书样、外翻性损伤2例。有移位的骼骨翼骨折3例,其中1例合并航臼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6例,尿道损伤2例,l例妊娠5个月,胎死腹中,肠管损伤1例。1.2治疗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枷胸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5例连枷胸病人其中12例采取克氏针手术固定与康复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骨折肋骨基本复位,解除了胸壁软化.哨除了反常呼吸,降低了ARDS的发生率.死亡1例。结论:克氏针手术固定及康复治疗连枷胸,手术操作简单,完全纠正胸廓畸形,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是治疗连枷胸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体系对54例地震致下肢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5·12”汶川大地震所致54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观察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和骨折的复位情况,有无骨折并发症,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康复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由入院时的平均218.61°增加至出院时的237.5°(P〈0.001)。Barthel指数由入院时的平均55.4增加至出院时的70.8(P〈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综合康复治疗体系对于地震伤致下肢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一套完善的体系应包括:①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功能锻炼长期坚持;②发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合作;③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并重;④专业人士与社会团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行螺钉固定治疗患者的系统化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6例骨盆骨折行螺钉固定治疗患者按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螺钉固定医治骨盆骨折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可减轻疼痛,减少功能障碍,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康复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朱兴波  陈雯 《中国康复》2002,17(2):119-120
目的:观察整体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计分的影响。方法: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康复护理。2组均进行改良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计分表”分别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级别。结果:2组患者经过12-20d(平均14d)的治疗,护理组92例中显效68例占73.91%,有效24例占26.09%,无效0例;对照组54例中显交14例占25.93%,有效32例占59.26%,无效8例占14.81%,2例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效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整体康复护理能更有效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1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0例和死亡组2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 0. 05)。有术后并发症、无规律康复治疗、骨折分型(Tile C型)、骨折复位质量(可、差)和Tile C型骨折前后环固定方式(骨盆前后环联合固定)为影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经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预后发生死亡与术后并发症、规律康复治疗、骨折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和Tile C型骨折前后环固定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6例住院期间,1例高龄患者因并发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合并多根肋骨骨折并气血胸患者胸腔化脓感染,经治疗愈合;其余无并发症发生,好转出院。住院时间13~56 d,平均23 d。53例均获得1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感染、压疮、精神行为异常等发生。结论:重症骨盆骨折临床护理医、护、患配合十分重要,得当的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单纯骨科牵引和手术治疗与在其基础上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09/2004-01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新鲜(2周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06例,男84例,女122例;年龄60~89岁。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单纯骨科治疗组(单纯骨科牵引治疗28例:采取传统的牵引治疗;单纯手术治疗41例:采用一般骨科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组(牵引+抗骨质疏松治疗49例,手术+抗骨质疏松治疗88例:单纯牵引和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包括饮食调整、抗骨质疏松西药应用、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运动治疗等)。观察各组方法对髋部骨折患者干预效果,≥10个月随访结果评估。结果:206例髋部骨折患者中,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60例(77.7%).145例获得≥10个月随访,随访率90%(145/160)。综合治疗组疗效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骨科治疗组(74.0%,65.5%,X^2=1.327,P&;lt;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单纯骨科治疗组[(28.1&;#177;5.6),(42.4&;#177;4.4)d,t=9.86.P&;lt;0.01];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单纯骨科治疗组[9%(9/96),16%(8/49),X^2=1.515,P&;lt;0.05];其他部位再次发生骨折率明显低于单纯骨科治疗组(6%,14%,X^2=2.567,P&;lt;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近期可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远期可防止再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诊治的23例老年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均临床愈合,1例发生胧骨头坏死。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估,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0.6%。结论: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全身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恢复肩关节的功能为治疗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我院12例采用“漂浮”体位治疗复杂的骨盆骨折的手术配合情况。方法:12例复杂的骨盆骨折手术患者术中采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12例复杂的骨盆骨折手术患者,手术解剖复位9例(75%),满意复位3例(25%),无不满意复位(0%),手术时间为90-180分钟,出血量为300-500毫升。结论:复杂的骨盆骨折最好采用“漂浮”体位,尽可能全面暴露术野,提高复位固定的效果,术中骨折部位暴露充分,复位良好,术中出血少,手术者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好,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康复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随访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客观评价单纯康复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规则的康复治疗,并居住于北京地区,随访180例,男156例,女24例,随访时间11~38年,平均26年,对腰椎间隙治疗前后的退行性变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并与正常的腰椎退行性变进行比较。结果:161例患者自觉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19例患者因出现明显间歇性跛行,分别于保守治疗后11-38年行椎管减压手术。椎间隙平均减低(3.17&;#177;1.65)min。23例出现相邻椎间隙轻度退行性变。结论:如适应证选择得当,临床经单纯规则的康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长期随访结果良好;行康复治疗患者的突出间隙出现狭窄的时间较晚、程度较轻,很少发生相邻间隙的退行性变;康复治疗可为椎间盘突出症的第一步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各种不同的固定及植骨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6年来收治的48例胫骨骨折骨不连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固定方式:加压钢板内固定23例,交锁髓内钉固定8例,外固定支架固定17例。植骨来源:自体髂骨植骨25例,同种异体骨植骨11例,混合植骨12例。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的原因分别为局部血供差,应力干扰,骨折复位不良,感染和骨缺损。4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4~16个月)。其中42例患者(87.5%)下肢功能优良,无跛行等后遗症;6例患者(12.5%)遗留有跛行,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短缩等后遗症。结论:胫骨骨折后骨不连接的原因很多,如果在初始治疗胫骨骨折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骨不连是可以避免的。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有效坚强的固定加植骨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损伤,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比后二者高约40%左右,并发症较为多见,有较高的死亡率,为10.2%,是非骨盆骨折的1.4倍。低能损伤引起的骨盆骨折,多为稳定骨折,临床处理比较容易,病人一般均能顺利康复。高能损伤所致骨折往往复杂而严重,临床处理困难。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等方法,但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的发生率很高,达50%~60%。随着对骨盆骨折认识的深入,近年来主张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骨折是引起肢体残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骨折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近年骨科改进各种手术方法以增加内固定作用,缩小外固定的范围、时间的同时,国内外康复理疗学也在改进运用内生电流、静电场电刺激等手段促进骨折的愈合。1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是:骨盆骨折2例,脊柱压缩性骨折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股骨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7例,锁骨骨折1例,肱骨干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1例,跖骨骨折1例。两组病种例数相同,HGB-200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组:男14例,女7例;年龄1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时机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山市中医院48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时间至手术结束是否大于90 min将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25例)和晚期手术组(23例),两组患者均行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  相似文献   

20.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ADL能力的影响。方法:30例SCI患者予以运动、作业和物理治疗及正规的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90d的康复治疗,30例患者AD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康复治疗能显著促进SCI患者ADL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