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研究了以甲醛活化的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其活力回收可达到113%,比用以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固定化的活力回收要高出五倍多。分别从缓冲液的pH值及甲醛用量等方面进行了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的条件优化,并且对固定化酶的性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载体,并将其用于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研究了聚乙二醇浓度、交联剂戊二醛浓度、活化剂甲醛浓度、酶溶液浓度等因素对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活力可达20~40U/g,并且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生化性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最适条件,并对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从不同固定化程序、缓冲液及保护剂等方面进行了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条件优化;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可达20%左右。固定化酶的最适范围变宽,由游离酶的最适pH=4~6变为pH=6~10。连续使用6次后仍可基本维持固定化酶的活力。固定化酶对胃蛋白酶的水解性也较游离酶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固定α-淀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虾蛄壳提取壳聚糖 ,将α-淀粉酶固定在壳聚糖上。 方法 以自制壳聚糖为载体 ,一氯乙酸或三氯乙酸为交联剂 ,将α-淀粉酶固定化。 结果 三氯乙酸是较好的交联剂。固定化酶与原酶的最适 p H及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均为 6.5 ,5 0℃ ;固定化酶在 65℃仍有较高热稳定性 ,而原酶活力明显下降 ;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 Km =0 .6× 10 -2 g/ml,原酶 Km =1.1× 10 -2 g/ml;一定浓度 Cl-、Br-离子有助提高固定化酶活力。 结论 该固定化酶活力较高 ,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好 ,是良好的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5.
以海藻酸钙/壳聚糖微球为载体、用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于微球表面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合成水溶性导电聚苯胺。考察了酶的固定化效果、负载率、比活力、贮存稳定性及酶促聚合特性,并对酶促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价交联微球固定化HRP可有效地用于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的模板导向合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蟹壳中提取壳聚糖,将胰蛋白酶固定在从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上。方法:以自制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双官能团交联剂,将胰蛋白酶固定化。结果:0.2g壳聚糖(干)与4%戊二醛交联后再与5.0mg胰蛋白酶固定结合,效果较好。固定化酶的表现米氏常数K′m=1.5mmol/L,而天然酶Km=7.6mmol/L;固定化酶最适温度为80℃,比天然酶提高了20℃;固定化酶最适pH为7.0.而天然酶为8.0。该载体来源广,易提取,固定化酶的贮存稳定性很好,2个多月重复使用,酶活力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考察壳聚糖、卡拉胶、海藻酸钠、琼脂等固定化载体对AS1398中性蛋白酶固定化的影响。确定03%戊二醛在30℃,pH8.0的条件下处理壳聚糖810h,加酶液,固定8h,酶活力回收约为77%,固定化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为80;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比游离酶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α-淀粉酶在壳聚糖上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从蟹壳中提取壳聚糖的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双官能团交联剂,将α-淀粉酶固定化。结果表明固定化α-淀粉酶与原酶的最适pH值基本相同,且均有2个最适pH值,分别为5和6.5;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0.33×10 ̄(-2)mg/ml,而原酶km=1×10 ̄(-2)mg/ml;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原酶,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5℃,原酶为5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酰反应动力学性能,分别考察了固定化酶耐胃蛋白酶性能,保存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以及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底物和连续催化底物的反应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间歇和连续反应条件下,固定化酶均具有良好的水解天门冬酰胺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甲壳胺为载体固定乙酰胆碱酯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甲壳胺为载体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最佳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方法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甲壳胺上,并分别测定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的活力.结果 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的最适温度相同,均为37℃;固定化酶与溶液酶最适pH分别为8.2、8.0;固定化酶在50℃仍有较高热稳定性,而溶液酶活力明显下降;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0.84 mmol/L,溶液酶的Km=1.16 mmol/L;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44.66%,在重复使用8次后仍能保持原有活力的50%.结论 该固定化酶与溶液酶相比,其热稳定性提高,与底物的亲和能力增大,且重复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以甲壳胺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的方法将嗜热菌蛋白酶进行固定化。以酪蛋白为废物。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为38%。本工作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酶,在热稳定性、抗抑制作用等方面较原酶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尿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尿素吸附剂性能。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用微波辐射法制成了羧甲基壳聚糖,再通过戊二醛交联,制成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研究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尿素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的pH值、吸附温度、尿素的起始浓度、交联程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尿素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选择性,在戊二醛用量为4 mL、pH值为8、尿素的初始浓度为2mg/mL时,其吸附量达90.5 mg/g。结论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尿素的吸附性能较好,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尿素吸附剂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用对-氨基苯砜乙基(ABSE)-交联琼脂糖做载体,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对醇脱氨酶、乳酸脱氢酶、辅酶Ⅰ进行了位置对位置的共固定化。按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固定化三元全酶系统的辅酶再生能力为相应游离酶系统的5倍。本文还对该三元全酶系统的固定化机理和辅酶再生性能做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浓度、甘油和戊二醛用量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的体外降解过程。结果表明w=.02的壳聚糖溶液成膜效果较好;甘油和戊二醛能王著改善壳聚糖膜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能;溶茼酶-林格氏液中浸泡40d后膜的降解率为41.98%。满足引导组织再生材料的基本要求。该膜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医用材料,将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壳聚糖挂膜修饰聚丙烯网片的技术参数及其与兔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ADSCs)的黏附性.方法 分别称取1、1.25和1.5g壳聚糖加2%的乙酸溶液、5%的戊二醛和50%的正庚烷溶解后,得到质量分数分别为2.0%、2.5%和3.0%的壳聚精铸膜液.将聚丙烯网片在壳聚糖铸膜液中反复浸泡、晾干后得到壳聚糖挂膜修饰的聚丙烯网片.将兔ADSCs接种于壳聚糖挂膜的聚丙烯网片上,培养24 h后观察细胞与材料的黏附性.结果 三种浓度的壳聚糖铸膜液挂膜修饰的聚丙烯网片柔软性均较挂膜前下降,壳聚糖铸膜液浓度越高,聚丙烯网片柔软性越低,而且3.0%铸膜液修饰的聚丙烯网片出现涂敷效果不均匀的现象.兔ADSCs在壳聚糖挂膜修饰的聚丙烯网片材料上生长良好.兔ADSCs与未挂膜的聚丙烯网片共培养24h后,表面未见细胞生长.结论 2.5%壳聚糖铸膜液为挂膜修饰聚丙烯网片的理想浓度.壳聚糖挂膜修饰的聚丙烯网片与兔ADSCs有良好的黏附性.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与呋喃甲酰氯反应得到呋喃甲酰壳聚糖。通过FT-IR、1H-NMR、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溶解度实验、元素分析、抗氧化活性测试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目标产物且热稳定性好于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能良好,溶解度为0.04 g/mL;取代度为0.69;当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0%时,呋喃甲酰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 1.1 mg/mL,其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抗氧化活性优于壳聚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找壳聚糖酶新酶源并简化壳聚糖酶纯化工艺.方法 将贵州绿僵菌固态发酵物粗提液经交联壳聚糖树脂层析,以5‰Cu2 洗脱,洗脱液透析浓缩后经Superdex75层析.结果 该菌株在发酵120 h时,每克干培养基酶活力可达(83.09±2.9) U.经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分离可获得电泳纯的壳聚糖酶,酶活力回收率为43.52%.每克干培养基可获壳聚糖酶328 μg,比活达106.39 U/mg.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0.3×103.结论 固态发酵贵州绿僵菌生产壳聚糖酶可作为壳聚糖酶的新酶源.用交联壳聚糖树脂亲和层析、Cu2 洗脱和分子筛分离的方法可以纯化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肝靶向的半乳糖酰化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分别以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处方分析优化了该制备工艺,然后在其表面通过静电作用力包裹壳聚糖衍生物,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包裹条件,得到壳聚糖衍生物包复的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结果: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5-氟尿嘧啶浓度10 μg/ml,w/o体积比1/20,戊二醛加入量1.0 ml/100 mg牛血清白蛋白,固化时间4 h,衍生物包复时包裹时间10 min,衍生物浓度2%,冰醋酸浓度2%.结论:本法简便、易操作,实验设计方案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