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病变相关解剖结构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运用高场强的MR扫描机,连续观测41例鞍区病变的解剖结构改变,包括14例垂体微腺瘤、13例大型和巨型腺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Rathke囊肿、1例颅咽管瘤和11例空蝶鞍.结果垂体柄的形态变异大,既可以偏斜,也可以折曲.垂体腺瘤、Rathke囊肿和颅咽管瘤大致呈膨胀性生长,推压周围结构;而生殖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周围结构很早即可出现信号改变.空蝶鞍可以发生在鞍膈下,也可以出现在鞍膈上,可分别称为Ⅰ型和Ⅱ型.结论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不能依赖于垂体柄的偏斜及垂体腺的局部高起与否.多数垂体大腺瘤周围可以识别垂体腺组织,一般呈薄片状位于肿瘤的上面、后面和两侧.Ⅱ型空蝶鞍的鞍膈薄弱,其病因与Ⅰ型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视束水肿样变(OTE征)在鞍区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学和治疗学意义.方法 207例初次确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良性占位病变患者,肿瘤均接触或压迫视交叉和/或视束,其中垂体腺瘤116例、颅咽管瘤52例、鞍区脑膜瘤18例、囊肿性病变14例、垂体脓肿7例,回顾性分析MR上OTE征的影像学特点、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和术前视觉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OTE征在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囊肿性病变、垂体脓肿的阳性分别为6、20、1、0和3例.在垂体瘤,OTE征与肿瘤大小有关,而与术前视觉功能障碍无关.在颅咽管瘤,OTE征与肿瘤大小和术前视觉功能障碍均无关,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有关,鞍上生长的肿瘤发生OTE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鞍内鞍上生长的肿瘤(P=0.003).70.8%的OTE征在术后1个月内即可消失.结论 OTE征不是颅咽管瘤的特征件表现,在手术满意切除鞍区良性占位病变后,视束水肿样变多可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前梯度蛋白2(AGR2)在垂体腺瘤及非垂体腺瘤鞍区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评价其在鞍区病变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和非垂体腺瘤鞍区病变患者,分别为163例和43例,选择前列腺癌患者7例和正常人20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收集相关人员的血液并用ELISA法检其血清中AGR2表达水平。结果垂体腺瘤患者血清AGR2水平明显高于非垂体腺瘤鞍区病变患者及正常人血清AGR2的水平(分别为P=0.017、P0.001)。非垂体腺瘤鞍区病变患者血清AGR2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AGR2的水平(P=0.002)。不同亚型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AGR2的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GR2可以作为垂体腺瘤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其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垂体生长激素大腺瘤和无功能大腺瘤的生长特点来比较它们不同的生长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无功能大腺瘤和18例生长激素大腺瘤(微腺瘤和二次手术者除外),采用术前MRI评估两者的生长模式特点.结果 垂体无功能大腺瘤和生长激素大腺瘤的最大肿瘤直径分别为34 mm和26 mm.无功能大腺瘤从垂体窝向外生长的部位如下:蝶鞍下侵犯19例(45.2%),蝶鞍上侵犯37例(88.1%),海绵窦侵犯14例(33.3%).生长激素大腺瘤向外生长的部位如下:蝶鞍下侵犯14例(77.8%),蝶鞍上侵犯4例(22.2%),海绵窦侵犯2例(11.1%).与生长激素大腺瘤相比,无功能大腺瘤更倾向于蝶鞍上侵犯(P<0.05)、海绵窦侵犯(P<0.05)和独立蝶鞍上侵犯(P<0.05);而生长激素大腺瘤则更易于向蝶鞍下生长(P<0.05)和独立蝶鞍下侵犯(P<0.05).结论 根据垂体腺瘤不同的组织病理类型来观察它们生长模式的本质区别.生长激素大腺瘤明显表现出优先突破鞍底向蝶鞍下生长的倾向,而无功能大腺瘤则倾向于突破鞍膈向蝶鞍上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释“液-液平面”征象在鞍区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266例,进行MRI影像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本组266例中,垂体腺瘤209例(48例伴液平面形成,其中1个液平面24例,2个液平面9例,3个及以上液平面15例);颅咽管瘤35例;Rathke囊肿19例;垂体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1例.液平面发生率在囊性垂体腺瘤中为54.5% (48/88),明显比颅咽管瘤(2/35)、Rathke囊肿(1/19)等病变高(P<0.01),颅咽管瘤与Rathke囊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液平面”最常见于垂体腺瘤,尤其是伴多个液平面者,且以无功能型、促性腺激素型、催乳素型和多功能型垂体腺瘤多见.“液平面”常提示垂体腺瘤出血亚急性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5例。脊索瘤4例,鞍上颅咽管瘤2例。均在神经导航定位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以内镜和显微镜结合切除鞍区病变。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其中5例鞍结节脑膜瘤均达SimpsonI级切除:次全切除2例,均为脊索瘤。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漏需二次手术修补。2例脊索瘤次全切除病人行常规放疗。随访6。58个月.3例脑脊液漏病人经再次手术修补均治愈;M对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腺瘤肿瘤19例,颅咽管瘤5例,脑膜瘤11例,空蝶鞍2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果全切肿瘤18例,大部分切除15例,部分切除5例。术后恢复良好34例,轻残2例,死亡2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是处理鞍区病变的极佳手术径路。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和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结构,经翼点入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证实原发性高颅压中垂体和蝶鞍形态改变的演化规律。方法 :10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颅压病人 ,通过比较复查前后 MR正中矢状面垂体和蝶鞍出现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全部病人在首次 MR检查中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空蝶鞍或出现蝶鞍扩大。在复查 MR中 ,有 9例病人的垂体形态和蝶鞍扩大程度出现改变 ,1例空蝶鞍和蝶鞍稍扩大病人在复查 MR中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原发性高颅压可引起的鞍区形态学改变 ,是与颅压增高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的动态演变过程。垂体形态改变要早于蝶鞍改变 ;而蝶鞍扩大出现较晚 ,提示已经存在长时期的明显的颅压增高  相似文献   

9.
无框架MRI导航下的内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框架MRI导航系统在内镜经蝶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对8例垂体腺瘤和2例颅咽管瘤病人在无框架MRI影像导航引导内镜下经蝶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机器定位误差平均1.5mm,重要结构和病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 min,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病人症状均减轻.结论在内镜经蝶鞍区手术治疗中,无框架影像导航使重要结构及病变定位准确,可在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妊娠可产生全身性变化,包括免疫系统及垂体腺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文报导二例垂体功能低下,伴鞍上发展的鞍内肿块引起视交叉受压.此二例均与妊娠有关,且均诊断为垂体腺瘤而施行了手术,结果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淋巴细胞性垂体腺炎.例一,女,33岁,妊娠8个月.因左颞上象限进行性视力减退4周就诊.视野检查双颞上四分之一盲,左颞较甚,神经系检查正常.催乳素6ng/ml(正常妊娠期高于200ng/ml).蝶鞍断层示朝蝶鞍扩大,鞍底显著变薄,鞍背疏松.CT显示一圆形鞍内包块向鞍上生长入鞍上池和三脑室下部.分娩后,视野稍改善,但多次测定血清催乳素及空腹皮质激素浓度仍低于正常.CT检查同前.双侧颈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正常.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指数及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均正常.经蝶窦垂体手术探查发现其内有一坚硬、灰白色肿块,冰冻切片不能作出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30例催乳素腺瘤,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直径小于1cm的微腺瘤21例,大于1cm的大腺瘤9例.微腺瘤病人均有闭经、乳溢,平均催乳素水平为161;9例大腺瘤均有闭经,7例乳溢,催乳素水平平均439.蝶鞍体层相29例不正常,1例正常.视野检查皆正常.术前,术后分别作垂体前叶内分泌机能动态检查.早年全部病人都作气脑造影,以后则先作CT扫描,如发现有鞍上扩展者再作气脑造影.明显鞍上扩展(<1cm)者6例.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 1997年 12月至 1998年底 ,采用经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后缘的方法 ,手术切除鞍内肿瘤 10例 ,现总结如下。1 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6例。年龄 17~ 60岁 ,平均 40 6岁。病程 1天至 2 2年。其中 ,生长激素 (GH)腺瘤 3例 ,催乳素 (PRL)腺瘤1例 ,无功能腺瘤 2例 ,混合性腺瘤 2例 ,颅咽管瘤 2例。1 2 影像学检查 :本组均行头颅CT检查 ,其中 4例加做MRI,均提示鞍内或鞍内向鞍上生长肿瘤 ,肿瘤直径 1~ 4cm ,1例有阻塞性脑积水 ,6例蝶鞍分层片有明显蝶鞍扩大 ,鞍结节角 <90°。1 3 手术方法 :选右额发际切口 ,作…  相似文献   

14.
蝶鞍区位于颅底中央,位置深在,其周围和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毗邻,手术显露较为困难。原发于蝶鞍和邻近部位侵犯鞍区的病变比较常见,主要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其中垂体腺瘤最为常见。目前鞍区的手术入路大体可以分为经颅和经蝶入路两大类,经颅入路中包括传统的经筋膜间翼点入路和经额下入路,由此衍生的各种改良经颅入路包括经眶上锁孔入路、经翼点锁孔入路、扩大额下入路等。经蝶窦入路包括经唇下-蝶窦入路、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扩大经鼻入路等多种。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鞍区手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35例垂体腺瘤的CT表现,并复习其他鞍区肿瘤47例以资对照鉴别。本组垂体腺瘤多数较大,约半数大于3cm,6cm以上巨大腺瘤6例(17%),阻塞室间孔致明显脑积水10例(29%),4例巨大腺瘤伴有瘤周水肿,2例向鞍旁发展致中颅窝骨质破坏。巨大垂体腺瘤可与其他鞍区肿瘤混淆,文中介绍3例误诊病例,并讨论了误诊教训和本病与颅咽管瘤、脑膜瘤、脊索瘤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6.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按照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三类: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治疗相对棘手,肿瘤常常侵犯周围结构如海绵窦、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硬脑膜等,且易发生垂体瘤卒中致病情危急[1];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通常按Hardy-Wilson分级、分期标准,即蝶鞍正常或局限性扩张,肿瘤<10 mm为Ⅰ级;蝶鞍扩大,肿瘤≥10 mm为Ⅱ级;鞍底骨质局限性破坏为Ⅲ级;鞍底骨质弥漫性破坏为Ⅳ级;通过CSF或血-脑屏障播散为Ⅴ级。在治疗上,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全切困难,术后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影响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因素很多,包括 MicroRNAs ( miRNAs)、肿瘤细胞黏附性相关因子、增殖因子、基因突变、垂体瘤新生血管相关因子等。目前为止,侵袭性垂体瘤的发病机理仍处于研究中,其中侵袭性相关生物学标志物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合并内囊胶质瘤漏诊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 女性,32岁。因闭经3年,头痛1年,视物模糊1个月入院。检查:智力差,右眼视力48,左眼指数R;右眼颞侧视野缺损,左眼周边视野缩小、视乳头萎缩。左侧肢体痛觉减退、轻瘫。血催乳素(放免法)大于2×105IUL。头颅X线示蝶鞍前后径增大,“双鞍底”、颅高压征。CT冠状扫描示鞍区有627cm×4.26cm分叶状软组织影,左上有3.0cm×6.0cm类圆形囊腔与其相连,边界清晰。诊断为垂体腺瘤、囊变。1997年4月16日在全麻下左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包膜完整,视交叉、左侧视神经及内颈动脉床突上段被推移位。由左侧颈内动脉和视…  相似文献   

18.
颅内鞍区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发生于鞍区的肿瘤不仅极易损害视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此类肿瘤,早期诊断并做出恰当的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视功能受损。我们从临床角度介绍几种发生于颅内鞍区的常见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1岁.左眼视物模糊,右眼视物重影,左眼睑下垂,渐加重20 d入院.既往无结核及自体免疫性疾病.查体:左侧瞳孔5 mm,光反射消失,右侧3 mm,光反射存在.左眼球上下、内收活动不能.矢状位与冠状位CT见蝶鞍轻度扩大,未见明显骨质破坏.鞍区MRI如图1.术前查垂体功能: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低下,0.41 mU/L,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正常.术前诊断鞍区肿瘤,无功能垂体瘤可能,垂体炎不排除.行单鼻孔经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纤维条索状结构.病理报告为(鞍区)凝同性坏死性组织见图2,慢性炎性变化,淋巴细胞浸润,围绕纤维化的组织,考虑垂体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1岁.左眼视物模糊,右眼视物重影,左眼睑下垂,渐加重20 d入院.既往无结核及自体免疫性疾病.查体:左侧瞳孔5 mm,光反射消失,右侧3 mm,光反射存在.左眼球上下、内收活动不能.矢状位与冠状位CT见蝶鞍轻度扩大,未见明显骨质破坏.鞍区MRI如图1.术前查垂体功能: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低下,0.41 mU/L,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正常.术前诊断鞍区肿瘤,无功能垂体瘤可能,垂体炎不排除.行单鼻孔经蝶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纤维条索状结构.病理报告为(鞍区)凝同性坏死性组织见图2,慢性炎性变化,淋巴细胞浸润,围绕纤维化的组织,考虑垂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