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警惕氧氟沙星的耳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 女,68岁。因发热、皮疹、双下肢关节酸痛8天,于2000年11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9℃,双耳听力正常。上胸部可见片状红色斑丘疹,分布不均匀。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透心肺未见异常。血白细胞18.6×109/L,中性粒细胞0.97,尿蛋白(2 ),红细胞沉降率 31 mm/h,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斑疹伤寒待除外。因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故用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静脉滴注。用至第5天时,患者感左耳闷胀,有时隆隆样耳鸣,自认为睡觉时耳朵受压所致。次日左耳症状加重,耳鸣频繁,约3~4小时1次,每次持续约2~3分钟。第7天右耳出现同样症状。第8天双耳鸣仍持续存在,且无好转,但始终听力尚好。考虑氧氟沙星所致耳鸣,于第9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耳局部氧氟沙星滴耳液后的对内耳是否具有毒性,用50只豚鼠分别以氧氟沙星滴耳液、庆大滴耳液有溶媒应用于中耳局部,持续及7及14天,检查中耳粘膜反应、眼震抑制率及耳蜗、前庭的形态学结果证明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中耳局部无刺激及无内耳毒性,而庆大霉素滴耳液对中耳局部且能引起明显的耳毛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3.
陆基宗 《天坛药讯》2005,17(1):19-19
耳毒性药物、耳毒性抗生素及药源性耳聋已为大众所熟知。但药物如何导致耳聋?如何有效地预防?耳鸣与耳聋的关系如何?人们却知之不详。  相似文献   

4.
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范亚平(江苏省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226001)药物所致耳毒反应临床并不少见,我国现有聋哑人半数以上与药物有关,但临床重视不够,亟待引起注意。药物所致耳毒反应主要累及内耳耳蜗螺旋器产生听力损害及(或)前庭器官产生平衡障碍。临床常见的具耳毒性的...  相似文献   

5.
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娜  梁晓丽 《首都医药》1999,6(1):41-43
氧氟沙星(Ofloxacin,0FX)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因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而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并且疗效显著.但近年来对0FX一些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现综述如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静脉滴注氧氟沙星致耳鸣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因咳嗽9天,发热1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平稳;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入院体检:体温36.7℃,左下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口罗音。胸片提示:左下肺炎。给予克咳口服,0.2%氧氟沙星液200ml静脉滴注,滴速60滴/min。输完后1小时,始感双侧眼眶疼痛,低调耳鸣,5小时后自行缓解。第2天用药后又出现同样症状。第3天减慢滴速至30滴/min,除出现上述耳鸣症状外,全身还可见到散在的红色小丘疹,不痛、瘙痒。第4天改输头孢唑啉钠,未出现耳鸣。2 讨论氧氟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DNA旋转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及是否联合用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累及皮肤27例,累及心血管系统12例,累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例,累及神经系统4例。多数患者不良反应在停药后逐渐消失,无需特殊治疗,部分不良反应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而未留下后遗症。结论临床医生应当详细了解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邹若飞 《中国药业》1999,8(5):61-62
许多药物可产生耳毒性而致听觉障碍,轻者引起耳鸣,重者可引起永久性耳聋。文献报道[1],我国180万聋哑儿童中,药物引起的耳聋占60%,约100余万人,且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递增。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近年来,非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耳毒性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已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左旋氧氟水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便尿路感染患者民两组;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22例,氧氟沙星治疗组38例,剂量两组均g疗程7-14d。结果 左旋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1%和84%,痊愈率为77%和61%,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左旋氧氟沙得对复杂性 尿路感染的疗效显著高于氧氟沙星。结论左旋氧氟沙星在治疗尿路感染时较氧氟沙星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和异帕米星致耳毒性的类型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1月-2010年11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中关于依替米星和异帕米星耳毒性的病例报告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应用依替米星和异帕米星后发生耳毒性的病例分别为27例和7例,其中患者年龄分别有12倒(44.4%)和3例(42.9%)大于60岁;耳毒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依替米星和异帕米星分别有20例( 74.1%)和4例(57.1%)患者的耳毒性发生于用药后0~72h;应用依替米星和异帕米星发生耳毒性后及时停药,好转的分别为18例(66.7%)和5例(71.4%).结论:依替米星和异帕米星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耳毒性表现,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症状多在用药后0~72h内发生,停药后耳毒性症状多可消失或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近10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异同。方法从CNKI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两药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用Epi-data软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原因、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表现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不良反应报道氧氟沙星48篇(54例),左氧氟沙星133篇(175例),用药病因均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46.3%vs 41.7%)。2种药物相同ADR为癫痫大发作、抽搐、谵妄、震颤、过敏性休克等。结论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药物治疗与耳毒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成旋  张舒 《中国新药杂志》1999,8(6):378-379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眼科用药的毒性,为临床应用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于培养d4加入不同浓度氧氟沙星继续培养4h,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百分率。结果;氧氟沙星对原代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1.9mg/ml;结论:现临床上使用的氧氟沙星眼科制剂的浓度对兔角膜上皮细胞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16.
左氧氟沙星致耳鸣、听力下降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女性,28岁,工人。因“尿频、尿急1周”而求诊。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频、尿急,无发热、腰酸,无乏力。近6月来每天使用减肥药物及机械震荡法减肥,未见疗效。近来有失眠,纳差。否认有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史(-)。查体:精神好,肥胖貌,面色正常,无皮疹,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正常。  相似文献   

17.
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玲 《中国药师》2000,3(3):178-179
氧氟沙星(氟嗪酸、泰利必妥、OFLX)为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因其抗菌活性高于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且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但近年来发现一些严重不良反应,现作综合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 不良反应1.1 过敏性休克 陈秀丽报道一女性患者,1966年,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入院。经询问既往史,该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过敏史。经查体:BP 100/70mmHg,意识  相似文献   

18.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大多数G^-引起的感染疗效确切等特点。但该类药物具有个体差异大、治疗指数窄等缺点,应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参数近期文献从葡萄糖转运及其代谢、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处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陆玉碧  黄鹂 《中国药业》1999,8(10):29-30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甙元化合而成,它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巴龙霉素、庆大霉素及了胺卡那霉素等。本类抗生素疗效确切,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放对其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这类药物主要影响人的第八对脑神经,产生耳蜗神经、前庭神经损害,导致听觉和平衡障碍,故习称为耳毒性抗生素。1耳毒损害的机理及特点人的第八对脑神经主要由主司听觉的耳蜗神经和主管平衡功能的前庭神经组成。在使用氨基糖式类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因药品纯度、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及间隔时间或特异体质…  相似文献   

20.
延瑞喆 《中国药事》2012,26(12):1416-1417
目的分析药物引起的耳毒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根据文献、药品说明书及临床报道所致耳毒性的药物,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耳毒性药物大致分为5类,分别是抗生素类、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袢利尿药和抗疟药。结论加强用药知识宣传,重视各种耳毒性药物对内耳的毒害作用,防止耳毒性药物的滥用,能够避免耳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