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发病诱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30例患有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新生儿,对这些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这种疾病的早期主要是和阴道分泌有密切关系,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严重的黄疸,并且会引起相关并发症,其中包括胆红素脑病或者休克,预后情况相对比较差。晚期男性新生儿比较有优势,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并且容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其预后情况相对良好。结论大肠埃希菌引发的新生儿败血症,其发病突然,并且扩散快,容易出现相关合并症,对抗生素药物具有非常高的耐药性,因此应该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再来选择抗生素药物,这样能够对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使病死率得以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药物敏感特点,为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选择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的病例作药敏及临床分析.结果:40例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达100%,对头孢西丁敏感率达75.0%,对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为87.5%,对新生儿较少应用的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为62.5%~93.8%.对较常用的青霉素、头孢菌素均不敏感,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有逐步上升趋势,晚发型高于早发型,但晚发型治疗效果较早发型好.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但可伴严重的并发症,部分大肠埃希菌为产ESBLs菌株,耐药性强,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故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指导选择敏感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发病原因,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早发型以经阴道生产有关,多表现为严重黄疽,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及休克,预后较差。晚发型男性占优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易并发化脑,如果治疗及时预后较好。早发型与晚发型ESBLs菌感染比例近似。结论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发展快,并发症严重,抗生素耐药率高,治疗较困难,治疗首选药敏试验敏感的碳青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4.
阳华妹 《安徽医药》2014,(6):1084-1086
目的分析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药物敏感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38例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患儿,对其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结果早发组ESBLs检出率显著低于晚发组(P<0.05);晚发组患儿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药物敏感特点,为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血培养确诊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152例新生儿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败血症发生时间分早发组(<3 d)及晚发组(≥3 d);根据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ESBLs(+)组与ESBLs(-)组;根据胎龄(GA)分早产儿组(GA<37周)与足月儿组(GA≥37周)。结果: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晚发组(55.6%)与早发组(4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组(70.4%)高于足月儿组(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尤其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4.9%~17.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0。ESBLs(+)菌株对多类型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ESBLs(-)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ESBLs阳性率更高,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逐年增加;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尤其是ESBLs(+)菌株感染,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王绪韶 《蚌埠医药》1994,12(4):27-28
患儿,女,15d,发热伴腹胀8d。以“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收住院。系G_1P_2,足月顺产,无窒息吏,入院前已在外院使用过大量抗生素。体检:T39℃,P160次/min,R46次/min,神清,精神稍差,面及皮肤轻度黄染,无皮疹,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囱平,口周稍青紫,颈软,三凹征(一),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和中水泡音。心界不大,心率16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胀,肝右肋下1.5cm质软,脾未及,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患者医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30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 300例血液病患者当中,血液感染败血症的有80例,其中大肠埃希菌有26例,占总数的32.5%。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联合化疗、干细胞移植手术或者免疫抑制剂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时产生。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血液病院内患者感染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病情非常严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应该注意对患者进行预防,在化疗之后尽快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湖南省郴州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大肠埃希菌标本1 078株,菌株鉴定用常规双歧法,药敏试验用Kirby bauer法,并按1997年NCL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大肠埃希菌的平均耐药率达40.6%,且大肠埃希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相同.结论: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可优先选用,选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先做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儿童体内分离大肠埃希菌,并分析其耐药状况。方法本实验中从未满18周岁儿童体内分离出123例大肠埃希菌,并测定其对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环丙沙星是最活跃的抗菌剂(易感率77.8%),其次为庆大霉素(66.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克肟(58.5%)和复方新诺明(56.9%)。结论抗菌药物敏感性的调查至关重要,将有助于发现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利于限制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亚胺培南共10种抗菌药物对本院临床分离的295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95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105株,检出率为35.6%.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没有耐药株,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ESBLs菌株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产生ESBLs是导致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首选药物.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酶(ESBLS)的栓出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80株临床分离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ESBIS检测。结果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是90.0%、83.3%、77.2%、29.4%、5.0%、8.9%、65.0%、60.0%、62.2%、50.0%、7.2%、18.3%、0、47.2%;ESBLS的栓出率为25.0%。结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且多重耐药菌株较多;氟喹诺酮药物之间交叉耐药明显;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对该菌抗菌活性强,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2.
张捍东  李旭 《安徽医药》2008,12(2):160-161
目的 对本院近3年大肠埃希菌进行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监测及产ESBLs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药敏实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我院 2004年~2006年临床分离的357株大肠埃希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都在50%以上,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在40%左右,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0%左右,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 2004~2006年分别为 36.5%、38.7%、41.6%.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增加,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积极加强耐药监测,合理、规范选用抗菌药物,才能控制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用K-B法,用WHO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4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9月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532株,泌尿道274株(51.5%)、伤口89株(16.7%)、呼吸道57株(10.7%)、引流及穿刺液44株(8.3%)、血液32株(6.0%)、其他36株(6.8%)。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噻肟及头孢唑林、头孢呋新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萘啶酸、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50%以上。泌尿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单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亚胺培南是治疗产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的首选药物。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有差异,强调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须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76例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宋晓宏 《安徽医药》2004,8(6):444-445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药敏学变化.方法分析从1998年1月~2004年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断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尿路感染多见女性,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青霉素达83~87%,复方新诺明达72%,庆大霉素达54%),而头孢三代、丁胺卡那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0%、14%.结论大肠埃希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环丙沙星治疗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肺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医药导报》2000,19(5):442-442
[编后语 ] 在新生儿科一般不主张将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常规用药 ,但患儿病情危重 ,且经其他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是当前感染领域中的首要问题[1].现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内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133例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133例患者中ICU 62例,普通病房71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新生儿35例,依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组(生后≤3 d)19例和晚发组(生后>3 d)1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两组患儿羊水粪染、黄疸、呼吸暂停、硬肿症、感染性休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发组母体感染、胎膜早破、生后窒息、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晚发组(P均<0.05),而体温异常、呕吐腹胀、低血糖症、呼吸衰竭发生率均低于晚发组(P均<0.05)。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两组患儿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检测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制订治疗方案,减少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205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探讨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方法: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采用VITEK-AM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5株大肠埃希菌从尿中分离出92株(44.8%)。对头孢类的耐药率为5.6 ̄76.32%对合成青霉素类为60 ̄87.23%;在12种抗生素中,对5种以上耐药的菌株有140株;耐环丙沙星83株,并且至少4种药物。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统感染的首位细菌临床应重视它的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非产ESBLs菌株对头孢他定耐药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4~2005年我院分离出的186株大肠埃希菌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历做回顾性调查。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比较各组间率的差异。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是否耐药为因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有关因素与细菌耐药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非产ESBL菌株对头孢他啶(CAZ)耐药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包括既往病史、现患疾病及状态、住院时间、混合感染、侵袭性操作、抗菌药及其他药物的使用及年龄等。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非产ESBLs菌株对CAZ耐药的共同因素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周。结论:高龄、住院时间长及混合感染是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芃 《淮海医药》2010,28(5):443-44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梅里埃阴性杆菌专用药敏鉴定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我院大肠埃希菌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其中以头孢噻吩最高,为84.3%,且对亚胺培南亦发现有耐药菌株(1例)。结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医院应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