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2~14岁,随机分为低温停跳组(28~30℃,对照组)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33~35℃,观察组),观察组维持鼻咽温度33~35℃,阻断上、下腔静脉,但不阻断升主动脉,使心脏处于跳动状态下,进行心脏内直视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进行对比。结果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死亡,观察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对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低温心脏停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般资料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 50例川崎病 (KD)患儿 ,诊断均符合 1 984年日本川崎病委员会制定标准。50例患儿中采用阿斯匹林加IVIG(丙球组 )治疗 3 2例 ,男 1 8例 ,女1 4例 ,年龄 8个月至 4 5岁。单用阿期匹林 (非丙球组 )治疗 1 8例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7个月至 4岁。50例患儿入院时病程 5~ 9d。两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开始治疗时病程长短及病情程度均无明显差别。健康对照组 2 0名 ,系体检健康儿童 ,排除外伤及心脏、肝脏、肌肉组织病变者 ,年龄 8个月至 4 5岁 ,男 1 2名 ,女 8名。治疗方法 :两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6月30日至2017年5月2日由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诊断、治疗、病理分型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16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中,男童4例,女童12例;年龄范围为1.3个月至12.5岁,平均年龄为2.45岁;临床表现多以胸闷、气促为主;14例为单发肿瘤,2例为多发肿瘤;肿瘤位于左心房4例,左心室2例,右心房4例,右心室4例,室间隔2例;患儿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其中8例行心脏MRI检查,1例行CTA检查;12例心脏肿瘤完整切除,3例心脏肿瘤部分切除;1例行心脏肿瘤活检术;术后病理学诊断黏液瘤8例,纤维瘤3例,横纹肌瘤2例,婴儿型毛细血管瘤、脂肪瘤、脂肪母细胞瘤各1例。5例失访,11例随访3个月至6年,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肿瘤继续增长。结论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症状不典型,多在婴幼儿期诊断,心脏彩超是首选检查方法,部分需行心脏MRI检查,对有明显症状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以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状态为目的,可根据病变位置及大小选择行完整切除或部分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及临时心脏起博术在治疗儿童急性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急性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行TEAP治疗的48例患儿和临时心脏起博术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接受TEAP治疗的患儿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天~13岁,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5例、快律性心房扑动15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左室特发性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经TEAP转复成功率分别为84%、80%、20%及100%。6例接受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中男1例、女5例,年龄2~10岁,暴发性心肌炎5例、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1例,均得到很好控制。结论 TEAP、临时心脏起博等临时心电治疗在儿童急性难治性心动过速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临时电学治疗只能暂时纠正危害患儿生命安全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必须同时进行包括针对基础疾病等的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小儿心源性晕厥57例治疗及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心源性晕厥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研究对象为1997年1月至2008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心源性晕厥患儿57例,其中男25例,女32例;年龄平均(3.0±3.9)岁(0.6~14岁)。35例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晕厥的病例予β受体阻滞剂及心脏手术治疗。9例Ⅲ度房室阻滞晕厥病例予心室起搏及针对基础心脏疾病治疗。5例长QT综合征(LQTS)晕厥发作的病例分别予美西律、β受体阻滞剂及联合起搏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的病例予电击复律、索他洛尔、胺碘酮等治疗。室颤及电机械分离病例予除颤等复苏急救及治疗原发心脏病。患儿出院后均予随诊。结果50例住院期间晕厥得到控制,住院期间死亡3例。本组随访时间1个月至10年,5例出院后失访。随访中45例无晕厥发作,1例晕厥发作减少,2例仍反复发作,1例死亡。结论心源性晕厥除治疗引发晕厥的直接因素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单纯药物治疗只对部分病例有效,药物联合起搏或联合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有望在恶性心律失常晕厥病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导管术股动脉血栓发生因素,溶栓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探讨小儿心导管术后股动脉血栓的发生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1987年10月~1993年12月,我院共完成左右心导管术及介入性治疗708例,发生股动脉血栓者24例。对24例股动脉血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易患因素。穿刺患侧股动脉直接推注尿激酶(UK)(1~3)万u/次,然后采用Cross公司生产的血管穿刺保留管持续动脉滴注12h~24h进行治疗。结果心导管及介入性心脏术后股动脉血栓多发于年龄小于8岁、手术时间超过4h的患儿.静脉溶栓疗组1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动脉溶栓治疗组14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心导管及介入性心脏术后股动脉血栓多发于年龄较小,手术时间较长的患儿,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单纯动脉导管未闭非体外循环下缝扎术的经验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6年6月共收治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10±6.5个月(3个月~12岁),其中7例术前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在全麻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A组行动脉导管结扎术,B组行动脉导管结扎 缝扎术。结果两组均于术后8~14d(近期)及半年后(远期)复查心脏彩超,A组近期残余分流4例,半年后愈合1例,残余分流3例,均在1.5㎜以内,其中2例心脏大小基本正常,1例心脏稍大;B组近、远期复查均无1例残余分流,心脏恢复良好。结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结扎 缝扎术可减少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成年人中,成对室性早搏是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成人患者;但对小儿和青少年中成对的室性早搏的意义尚无系统的调查,作者对此作了研究。研究对象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到有成对室性早搏的104例患者,平均年龄13.2岁(3个月至37岁)。其中,心脏正常者22例,心脏异常(包括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者82例。两组中,严重症状(如心悸、昏厥)发生率无明显差别;成对室性早搏分别为每日  相似文献   

9.
急性风湿热的主要并发症为心脏炎和随后发生的慢性瓣膜性心脏病。由于无心脏炎的病人很少发生慢性瓣膜病,故准确判断有无心脏炎很重要。作者对33例急性风湿热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研究急性风湿热时心脏受累的特征。所有病例均按Jones修正标准诊断,因发热伴关节炎或关节痛入院,无1例主要是由于心脏有关的主诉或征象入院,平均年龄11.5±5.4岁。A组23例临床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炎的异常心电图表现有PQ、QT时限的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ST-T的改变以及心律失常等。作者研究了一组1967~1976年中所遇到的38例风湿性心脏炎的心电图后认为,高尖的T波可做为风湿性心脏炎的一个新的心电图表现。38例患儿中,男22例,女16例,其中最小1例为2岁女婴,30例均在5岁以上。作者用T_Ⅱ/QT指数客观地表示T波高低。研究结果表明:(1)发生率:38例中12例发生,占33%;(2)高尖T波出现的时间:早的在两周则出现,晚者可在27周出现。许多病例甚至在心脏和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卡维地洛及美托洛尔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DCM患儿,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卡维地洛组[n=24,男14例,女10例;年龄(3.05 ±3.27)岁]及美托洛尔组[n =24,男13例,女11例;年龄(3.15 ±2.42)岁].2组患儿先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纠正急性心力衰竭,待病情控制稳定,心功能达Ⅱ级或Ⅲ级后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组患儿以0.1 mg/(kg·d)开始口服,美托洛尔组患儿以0.5 mg/(kg·d)开始口服,之后患儿以每2周1次的频率增加药物剂量,递增至卡维地洛0.8 mg/(kg·d)和美托洛尔2.0 mg/(kg·d)后,维持此剂量约12个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心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VFS)、左心室质量(LVmass)、药物安全性及患儿对药物耐受情况.结果 卡维地洛组及美托洛尔组患儿治疗后心胸比、LVEDV、LVESV、LVmass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儿LVEF、LVFS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患儿心脏大小、收缩功能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在达到药物最大耐受剂量的百分比及药物安全性上,卡维地洛组稍高于美托洛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均可逆转DCM患儿心脏的心室重塑,改善心脏功能.2种药物的耐受性均较好,且药物的安全性亦较高.此外,在耐受性及安全性方面,可能卡维地洛较好,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011223我国儿科心血管疾病临床回顾与展望/王惠玲//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一2000,15(9)一515~518 011224正常儿t和心脏疾病班儿房室结不应期测定及临床愈义/安金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一2000,15(10).一619~620 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术实施S:一S:刺激,对46例正常儿童及56例心脏疾病(其中病毒性心肌炎48例)患儿进行了房室结不应期的测定.结果:6个月至3岁组患儿上述参数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7岁组患儿FP、RRP及~13岁患儿FP、ERP、FRP、RRP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延长,有显著性差异.提示TEAP可用于小儿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可以发现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eta-thalassaemia,简称β-TM)患儿长期输血、去铁治疗与铁过载的关系。方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成立"地贫之友"与"地贫服务队",对β-TM患儿进行规范性的长期输血和去铁治疗。每3个月监测血清铁蛋白浓度(SF)、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功能、心脏和肝脾B超、血糖和尿糖。2001年2月至2010年6月对其中51例患儿进行核磁共振检测心脏T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肝脏T2*、胰腺T2*和垂体T2*。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足疗程去铁胺+去铁酮(DFO+DFP)联合去铁治疗组(足疗程联合组)10例、不足疗程DFO+DFP联合去铁治疗组(不足疗程联合组)31例、单用足疗程地拉罗司(DFX)去铁治疗组(单用DFX组)10例。根据SF质量浓度分为SF≤2000μg/L组(A组)12例、SF~3000μg/L组(B组)17例、SF>3000μg/L组(C组)22例。结果各组LVEF、心脏T2*、垂体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疗程联合组肝脏T2*高于不足疗程联合组(P<0.05),单用DFX组肝脏T2*、胰腺T2*、垂体T2*均高于足疗程联合组和不足疗程联合组(P<0.05)。足疗程联合组SF低于不足疗程联合组,单用DFX组SF低于足疗程联合组和不足疗程联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肝脏T2*和胰腺T2*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铁过载11例(21.6%),肝脏铁过载43例(84.3%)。SF与心脏T2*无相关性(r=0.254,P>0.05),与肝脏T2*呈中度负相关(r=0.558,P<0.01)。结论足疗程DFO+DFP联合去铁治疗和单用足疗程DFX去铁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清铁蛋白浓度,动员肝脏组织铁,效果优于不足疗程DFO+DFP联合去铁治疗。不同去铁方式均能减轻心脏铁过载。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并急性心力衰竭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73例患儿均符合文献 [1]小儿肺炎并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硝酸甘油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均不并先天性心脏病。硝酸甘油治疗组 37例 ,男 2 2例 ,女 15例 ;年龄 <6个月 14例 ,~ 1岁 16例 ,~ 2岁 7例。常规治疗组 36例 ,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 <6个月12例 ,~ 1岁 15例 ,~ 2岁 9例。两组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二、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予强心、利尿、…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1996年7月~1997年8月收治上呼吸道感染380例,男188例,女192例;年龄2月~14岁。随机分成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60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双黄连、急支糖浆治疗。双黄连:<2岁1/2支,2~6岁1支,>6岁2支,每日3  相似文献   

16.
心阻抗血流图(impedance rheocardiogram,简称ICG)又称心阻抗图,是一种反映心脏血液动力学变化,并借以判断心脏功能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通过心阻抗图微分图可测得心输出量(CO)和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是评价心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组检查202名健康儿童及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的心阻抗图,其中10例PDA患儿于手术后进行了复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来源(一)正常组:在青岛市幼儿园和小学中选择3~12岁健康小儿202名,分为两组:学龄前组(3~6岁)62名(男女各31名);学龄组(7~12岁)140名(男75名,女65名)。检查前均经体格检查、胸透、心电图检查,证明无心肺疾患。(二)PDA组:为经本院儿科心血管专科门诊系统体格检查、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在儿童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例以临时心脏起搏救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1例男性12岁,2例女性均为5岁;均先以药物治疗,病情仍持续加重,在入院后10小时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血流动力学障碍很快得到改善。1例男性患儿在术后10天、1例女性患儿在术后11天撤除临时心脏起搏器,经短期随访,均预后良好;1例女性患儿在术后21天家属放弃治疗,门诊随访1年,患儿存活,但有心功能不全表现。结论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时,及时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装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5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追踪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89年至1998年追踪治疗观察5例符合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诊断标准的患儿。男2例,女3例;年龄3岁~10岁;均在1岁内发病,反复充血性心力衰竭2次以上,X线示“球形心”,心胸比例均>0.50,心脏彩超示心脏增大,以左心为主,左室壁增厚,心电图肢导联低电压2例,左室肥厚2例,左房肥大1例,T波倒置5例。每例患儿于心衰时,每次静注毒K 0.007mg/kg。速尿2mg/kg;心衰纠正后,常规、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合并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缺损的主-肺动脉侧枝血管(APCAs)的临床表现、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集的137例不合并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缺损的APCA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APCAs患儿中,男87例、女50例,年龄1小时~17岁3个月,发现APCAs的中位年龄为0.16岁。合并肺部疾病者99例(72.3%),合并心脏疾病者115例(83.9%)。137例患儿中曾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3例,误诊为心肌病、肺结核各1例,1例因肺部病变延长抗肺结核治疗时间。APCAs起源于降主动脉130例(94.9%),起源于锁骨下动脉5例(3.6%),起源于肋间动脉、椎动脉各1例(0.73%)。结论 APCAs多合并肺部疾病及心脏疾病,可能被误诊。  相似文献   

20.
我们把1994年8月~9月门诊就诊的100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南昌济生制药厂生产的安贝特口服液,治疗3天后随访,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00例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上感。治疗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1岁7例,~4岁20例,~9岁18例,~12岁5例;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