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辨治糖尿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糖尿病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症状相似,故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是从消渴病开始。一、糖尿病瘀血机理探讨 1.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瘀血证病机的认识古代文献中早就有瘀血与消渴证关系描述。《金匮要略》“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而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唐容川则认为“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津上升,是以为渴,名曰血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发病人数达 1.6亿之多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 ,在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上 ,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中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已显示出一定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活血化瘀法糖尿病的机理分析 ,使中医活血化瘀法的疗效更具科学性。1 中医血瘀的现代机理研究清代唐容川著《血证论》谓“瘀血在里则口渴……内有瘀血 ,故气不得通 ,不能载水津上升 ,是以为渴 ,名曰血渴 ,瘀去则不渴矣。”由此得出 ,血瘀乃糖尿病病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 ,血瘀的病理可能包括血…  相似文献   

3.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临床上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补肾的基础上 ,从痰瘀论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个人的体会介绍如下。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是肾虚 ,如《石室秘录》中所指出的“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 ,而以肾虚致渴 ,则无不同”。肾虚日久 ,脏腑功能不足 ,不能帅血 ,致血流缓慢 ,瘀阻脉道而为血瘀 ;肾虚不能主水 ,水湿内停 ,则聚而成痰。瘀血、痰浊由肾虚而发 ,为继发因素。痰浊形成后 ,随气血流行 ,停留于所过之处 ,必影响气血运行 ,而致瘀血 ;瘀血内阻 ,血不行则为痰。故痰瘀互生 ,结而不解 ,百变丛生。在糖尿病周围神…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以血栓、栓塞、广泛出血、休克和溶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温病热入营血、气血两燔 ,或内科瘀证、血证、厥脱证等范畴。本文拟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探讨 ,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1 DIC的病机及临床特点笔者认为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机在于瘀阻脉络 ,气血运行障碍。病理特点有四 :(1)瘀血内停 ,脉络受阻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2 )瘀血不去 ,血不归经 :瘀血已成之后 ,留而不去 ,则血脉不利 ,血不归经而外溢 ;(3)气随血脱 ,无以摄血、行血…  相似文献   

5.
唐爱华  覃雯 《河北中医》2007,29(8):756-75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血灌瞳仁、暴盲等范畴。DR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则失明。因此,DR的防治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R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DR的发生多与阴虚燥热,肝、脾、肾亏虚,以及久病入络,痰瘀互结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DR中医病机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李华等[1]认为血瘀痰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病机。郭连川等[2]指出DR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阻、阴阳平衡失调所致。文小敏等[3]认为瘀血为DR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瘀血”的成因多为阴虚致瘀、虚火致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实火血瘀5个方面,并将瘀血所致病变归纳为目失所养、瘀阻目络,血不循经、瘀阻目络,浊邪壅滞3种。易细香等[4]研究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以虚为本”,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气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之根本,脾气亏虚,痰瘀内生是DR发生的重要机制,气虚证、湿证、瘀证贯穿各病程的始终。倪...  相似文献   

6.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糖尿病肾病与中医“瘀血”形成机理相对应 ,认为瘀血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原因。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热灼津亏而成血瘀、血瘀水停、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型 ,从“瘀”进行辨证论治 ,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旭 《西部中医药》2004,17(5):11-12
活血化瘀法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在与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内经》中就有对血瘀的初步认识,《素问·调经论》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返则生,不返则死”,“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的记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更是奠定了血瘀学说的基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论述颇详:“病人胸满,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病者如热伏,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对气滞血瘀理论又有了新的见解和…  相似文献   

8.
一、溃疡病的病理特点溃疡病属疮之类,即疮疡破溃。清代唐容川说:“疮者,血所凝结而成者也”。并认为:“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又说:“诸疮既溃属于虚损”。《医学衷中参西录》说:“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方药中教授也认为瘀血往往继发于气血虚弱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溃疡病的瘀血证多在脾虚气滞的基础上产生,而瘀血形成后,又反过来阻碍气机,使气滞、脾虚加重。由此可见溃疡病的病理特点为脾虚、气滞、血瘀,三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9.
4 关于温病营分证中“口干不甚渴饮”一症的病机解释温病过程中出现“口干反不甚渴饮”,是温邪进入营血分的一个特异性的症状。关于此症的病机解释,目前尚有争议,《教材》在“温病的辨证”章中,认为“营热蒸腾则口干不甚渴饮”,此释是据吴鞠通《温病条辨·上·十五·自注》中,“盖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故不渴”而提出来的。然按此推论,既然营热可蒸腾营阴上潮于口,那么气热亦可蒸腾气分的津液上潮,何以又大渴引饮?这种病机解释显然难以自圆其说。此外尚有“胃气衰败”说、“机体失代偿”说,并有从临床角度观察分析的“神志异常”说等等,我们认为都欠圆通,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阴虚、血瘀是糖尿病肾病病机的主要部分。笔者认为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阴虚、血瘀两者呈动态变化。早期阴虚重而瘀血轻,中期阴虚和瘀血兼重,后期阴虚弱而瘀血重,同时变生他证。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治根据病情侧重将其分为三期,以养阴活血为主,兼顾变证。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为阴虚燥热、瘀血内生之证,治宜养阴清热为主、和血为辅;中期为气阴两虚、肾络瘀阻之证,治宜滋阴活血并重兼以益气;晚期为阴阳两虚、瘀血阻络之证,治宜滋阴助阳、破血通络。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