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14d。比较两组疗效、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中药组给予辨证论治,西药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Z=-2.028,P=0.034);治疗后中药组椎-基底动脉流速、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凝血因子Ⅰ)、疗效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χ2=4.000,P=0.046)。结论: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后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后应用欧洲头晕评估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的改善状况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2周后临床疗效及眩晕EEV评分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沈玉婕 《当代医学》2021,27(25):128-12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对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07%、1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周晓东 《四川医学》2013,(10):1569-1570
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EECP),对照组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眩晕改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饶市立医院接收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主体,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及网织红细胞]、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第4因子(PF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并对不良反应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确诊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0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TCD方面,两组治疗前VA与BA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用前列地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51-54
目的 评估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住院的72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用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0 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予抗血小板、他汀降脂、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联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分析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观察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 评分明显升高,且联用组NIHSS 评分和ADL 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1)。治疗后联用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联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6%,对照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与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次及持续时间、失眠、心慌、乏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够很好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雪莲通脉丸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黏度及脑动脉血流指标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峰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1);3)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改变平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徐姣 《吉林医学》2014,(25):5549-555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针治疗,10 d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3.5±1.4)d,对照组为(4.7±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起效快疗效好,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配合疏血通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配合疏血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血液黏滞性和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较之治疗前,在血液黏度各项指标方面,两组均出现显著下降现象(均P0.05);但在下降幅度方面,观察组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的患者一共有4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仅有37例,总有效率为74.0%。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均为2.0%(P0.05)。结论:前列地尔配合疏血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黏滞性和眩晕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接受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接受高压氧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Fbg、Hct显著低于对照组,ESR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盛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2):1056-1057,1063
目的观察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以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增加脑血流速度、降低血黏度等指标方面均有效(P0.05或P0.01),但治疗组对上述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定眩活血汤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明显提高治疗眩晕症状的疗效,降低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老年眩晕患者76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n = 38例)给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n = 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氟桂利嗪实施联合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4周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得到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氟桂利嗪与银杏达莫联合应用于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确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莒县中医医院脑病科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左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治疗后两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LPCA、RPCA、LVA、R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疏肝解郁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疏肝解郁汤口服及足浴1号方浸足,两组均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血清NS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活血疏肝解郁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降低患者的血清NSE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亮艳  范学文 《当代医学》2010,16(31):20-2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尤瑞克林和疏血通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残障评分(mRS),并随访3个月的残障评分(mRS)。结果尤瑞克林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的NIHSS和mR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