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叶木通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建立三叶木通指纹图谱。方法Hypersil ODS柱,H2O与CH4梯度洗脱,流速:1m l/m in,柱温:20℃,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应用此共有模式对五叶木通和川木通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三叶木通药材中各成分均得到很好分离,可作为三叶木通药材专属性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研究三叶木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建立并优化三叶木通AFLP反应体系.方法 以三叶木通叶片为材料,对影响AFLP反应体系中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优化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 建立三叶木通AFLP反应优化体系:连接体系加入T4连接酶2 U,Mse I接头100 pmol,EcoR I接头10 pmol;预扩增反应总体积20 μL,加入连接产物2.0μL,E-0、M-0各100 ng,dNTPs 0.250 mmol/L,Mg2+1.875mmol/L,Taq DNA聚合酶2 U;选择性扩增反应总体积20 μL,加入5 μL稀释100倍的预扩增产物,E3、M3各50 ng,dNTPs 0.250 mmol/L,Mg2+1.875 mmol/L,Taq DNA酶1.5 U.结论 建立适用于三叶木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AFLP反应优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关木通HPLC-DAD-ESI/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关木通质量的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关木通的肾毒性代谢研究提供药材质量依据。方法用75%甲醇对不同产地的关木通样品进行提取,经HPLC-DAD-ESI/MS联用技术分析,建立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两种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关木通中含有30个特征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3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DAD-ESI/MS指纹图谱。24批被测样品的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在0.871~0.998,各产地关木通之间相似性良好。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关木通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考察反应温度、药材加入量等影响因素,并用电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中药木通进行鉴别。方法:采用B-Z震荡技术,将木通粉末加入以丙二酸为耗散物的BrO~(3-)+H~++Ce~(4+)+丙二酸振荡体系中,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数据,用Origin软件绘制电位(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计算数据,分析图谱。结果:考察了不同条件对B-Z振荡图谱的影响,获得了不同产地木通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并对其电化学指纹图谱进行了探讨。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310 K、转速400 r·min~(-1)、药材加入量为0.200 0 g。结论:电化学指纹图谱简便、快速、直观,可方便地用于不同产地木通的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制备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对其中8个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评价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化学成分的一致性。结果 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通苯乙醇苷B、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通皂苷D质量分数分别为1.94~10.33、2.18~13.77、1.77~9.15、2.31~19.34、1.77~6.48、1.16~5.55、2.55~9.90、0.92~8.93 mg·g–1,转移率分别为36.25%~56.02%、24.64%~40.23%、35.88%~58.41%、29.45%~50.69%、16.55%~29.54%、26.25%~46.59%、25.33%~41.66%、11.03%~17.35%,出膏率为13.59%~24.49%。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出膏率与标准汤剂接近,指纹图谱相似度、HCA、PCA、PLS-DA评价表明,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结论 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结果合理、可靠,可为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秦岭地区6个天然居群的三叶木通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111份三叶木通种质进行AFLP扩增,并评估遗传多样性。结果 AFLP扩增结果共产生221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2条,占59.7%。6个三叶木通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505,基因多态性指数为0.185。在Nei’s遗传距离0.13处,6个天然居群被聚为4个类群。结论陕西秦岭地区三叶木通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居群内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研究三叶木通藤茎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取三叶木通的藤茎100 kg,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减压回收溶剂成浸膏。浸膏加适量的水混匀后,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正丁醇层萃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质谱、核磁共振技术(1H和13C-NMR)和相关文献数据等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三叶木通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通皂苷B(1),木通皂苷C(2),皂苷PH(3),卵叶银莲花苷A(4),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烷-30-去甲基-12,19-双烯-28-O-β-D-吡喃木糖-(1→3)-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akemisaponins D(6),akemisaponins E(7),积雪草苷(8),皂苷PJ1(9),scheffoleoside A(10),symplocosneolignan A(11),刺楸皂苷D(12),leonticin E(13),ciwujianoside A1(14)。结论:化合物1~4,11,13,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上化合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三叶木通的化学成分组成,为综合开发和利用三叶木通植物资源提供前期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葶苈子的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葶苈子鉴别上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药葶苈子及其常见混淆品荠菜和印度薄菜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与结论:选用16对EcoR I/MseI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到清晰条带1 34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 303条,特异性条带759条,多态率达96.8%.每对引物组合中样品均扩增出自己的特征带,引物利用率为100%.丰富的特异性条带组合可作为样品鉴定的依据.此外,利用UP-GAM法构建样品间聚类图谱,聚类结果显示南、北葶苈子首先聚为葶苈子类,然后再和荠菜聚在一起,在遗传上两者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印度蔊菜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1.
关木通HPLC-ESI-MS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24批不同产地关木通的HPLC-ESI-MS指纹图谱为基础,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并对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关木通指纹图谱信息进行预处理,采用关木通HPLC-ESI-MS指纹图谱中的29个特征峰为基准,以各峰的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和质荷比作为数量化基础,采用SIMCA,SPSS 11.5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比较SIMCA分类法和聚类分析法异同。结果:2种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对关木通样品进行产地鉴别。结论:综合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多变量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可用于关木通的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三叶青叶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8种酚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的含量,为三叶青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HPLC法,Welch UHPLC 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含5%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柱温30℃,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处理分析,建立41批不同产地三叶青叶的指纹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并对不同产地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选择其中8个主要的酚类成分作为定量指标,建立UHPLC同时测定8种主要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研究建立的三叶青叶指纹图谱和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有效、灵敏、准确,可为综合评价三叶青叶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叶木通种子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三叶木通种子品质对栽培用种价值的影响。方法用电子天平测定种子净度及饱满度,用水分仪测定种子含水量,通过发芽试验确定种子发芽率。结果三叶木通鲜种子的种子净度、百粒质量、千粒质量、含水量、生活力、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为98.7%、6.64g、66.6g、43.1%、94.5%、82.6%、52.8%;风干10、60d时,三叶木通种子含水量分别为28.5%、7.8%,发芽率分别为64.3%、14.7%。结论三叶木通种子宜在30℃下清水浸种24h,5~12℃室温下湿沙层积发芽,当种子含水量低于8%时,失去栽培用种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麻不同种质的AFLP和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天麻不同种质DNA指纹图谱,探讨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SSR)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天麻遗传变异分析上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SSR及其聚类树对24份不同天麻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等进行分析,并对这2种分子标记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到AFLP多态性44%-89%、SSR多态性15%-69%;AFLP聚类相似性系数0.56-0.98,SSR聚类相似性系数0.13-1.00。2种分子标记将天麻变型种质聚类划分的结果相近,但SSR能将野生天麻聚在一类。结论:天麻不同种质AFLP多态性高于天麻SSR,SSR对野生天麻有较强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因素,建立三叶木通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培养基、pH、温度、光照、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其配比对三叶木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叶片的诱导率最高,为87.5%;茎段次之,叶柄较差;培养基MS,B5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到了80%以上,高于培养基H,SH和改良White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偏低的pH对愈伤组织生长有利,出愈率高,但从愈伤组织生长质量方面看,不同pH差异不明显;愈伤组织诱导最适温度为25 ℃。结论:三叶木通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2,4-D 4.0 mg·L-1+NAA 1.0 mg·L-1+KT 1.0 mg·L-1(pH 5.8),培养温度为25 ℃,暗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三叶木通扦插育苗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三叶木通扦插育苗的因素。方法以成活率为指标,研究了采集、插条时间、插条的树龄、激素处理、插条的质量、遮光度、地面覆盖物、扦插时间等7种因素对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冬季采集插条湿砂贮藏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采集时间所采集的插条;插条的树龄对扦插效果有显著影响,中龄(3~4年生)插条的成活率最高;激素处理对扦插效果影响较大,其中ABT(2号)处理成活率最高;插条的质量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其中以直径5~8mm的插条成活率最高;60%遮光度有利于扦插插条的生根生长;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防止杂草生长,对扦插苗的后期管理有较好的作用;而扦插时间对扦插插条的成活起关键作用,其中以3月份扦插效果最好。结论采用60%遮光度及地膜覆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影响三叶木通扦插育苗的因素。方法以成活率为指标,研究了采集、插条时间、插条的树龄、激素处理、插条的质量、遮光度、地面覆盖物、扦插时间等7种因素对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冬季采集插条湿砂贮藏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采集时间所采集的插条;插条的树龄对扦插效果有显著影响,中龄(3~4年生)插条的成活率最高;激素处理对扦插效果影响较大,其中ABT(2号)处理成活率最高;插条的质量直接影响扦插成活率,其中以直径5~8mm的插条成活率最高;60%遮光度有利于扦插插条的生根生长;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防止杂草生长,对扦插苗的后期管理有较好的作用;而扦插时间对扦插插条的成活起关键作用,其中以3月份扦插效果最好。结论采用60%遮光度及地膜覆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mb.)Koid野生与栽培药材中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检测出野生与栽培三叶木通中Ca,Mg,K,Na,Fe,Cu,Zn,Mn等8种元素含量,含量最高的是Ca,最低的是Zn,药材中Ca的含量是土壤中的4.7倍和栽培的5、0倍。结论 野生与栽培三叶木通中均含有8种元素,且三叶木通具有明显富集Ca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