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髋臼后壁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年龄、骨折粉碎程度、受伤原因、受伤部位、手术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等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岁以下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45岁以上患者(p<0.05)。受伤2周内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2周后手术患者(P<0.05)。解剖复位患者优良率高于非解剖复位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位质量、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影响髋臼后壁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髋臼骨折预后可能与复位质量、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2月~2009年2月,161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平均年龄39岁(21~65岁).记录患者一般特征、骨折粉碎程度、伤后到手术时间、合并伤、并发症以及临床结果.用改良Merle D'Aubign é评分和Matta放射学评分分别测量临床和放射结果.结果 161例患者,平均随访5年(3~9年),结果优75例(47%)、良41例(25%)、可12例(7%)、差33例(20%).解剖复位共113例,结果优良为110例(97.3%),非解剖复位共48例,结果优良为6例(12.5%).年龄<55岁的143例(88.8%),临床结果优良为113例(79.0%),≥55岁的18例(12.2%),优良为3例(16.7%).结论 伤后手术时间延迟、复位质量差以及骨折粉碎程度均能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8 ~2010年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7例,年龄17 ~62岁,平均41岁.术后复位质量及手术和X线随访疗效均按Matta标准评定.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法评估.结果 本组47例至少获得24个月随访,解剖复位者29例,满意复位者13例,不满意复位5例.根据评定标准,手术疗效优25例,良11例,可6例,差5例;其中7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级4例,Ⅱ级3例;4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无感染、股骨头坏死或下肢深静脉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者采用X线摄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等检查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髋臼后壁骨折内固定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按分型选择髋关节后侧Kocher-Langenbeck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镙钉或髋臼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D,Aubigne-Postel临床功能评定和X线片评定。结果:术后40例全部随访(平均17个月),D,Aubigne—Postel临床功能评定优10例,良17例,可7例,差6例。X线片评定优19例,优良11例,良6例,差4例。经Bivariate过程相关检验,临床结果与X线片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3。结论:临床效果与X线片结果相关性不大,但复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单纯髋臼后壁骨折伴股骨头骨折属于Pipkin骨折Ⅳ型,多由高速强大暴力导致,是较严重的涉关节损伤,我院自2000年至2007年收治此类患者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58例,根据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若干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和分析。结果临床优良率在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分别为96.22%和61.00%,在伤后到股骨头复位时间〈24h和≥24h组分别为97.50%和85.72%,在伤后至手术时间〈3周和≥3周组分别为96.20%和77.78%;在年龄方面,〈50岁和≥50岁组分别为95.83%和80.00%;在骨折粉碎〈3块和I〉3块组分别各为96.80%和85.72%;以上因素的手术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查质量、伤后至股骨头复位时间、伤后至手术时间、年龄和骨折粉碎性程度等因素均对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产生显著影响,避免疗效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改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患者,行急诊闭合复位髋关节脱位、股骨髁上牵引、择期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3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若骨折解剖复位,固定稳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金华市文荣医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因髋臼后壁骨折入院的162例患者,根据严格的手术适应标准,选择符合手术者采用手术复位,其余选择非手术复位,手术组128例,非手术组34例。复位质量和X线片随访均按Matta标准评定,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法评估。结果1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2个月,平均28个月。手术组124例(96.9%)复位愈合满意,非手术组32例(94.1%)复位愈合满意,2组骨折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tta评定标准:手术组优良率为80.5%;非手术组优良率为5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骨化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非手术组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感染、股骨头坏死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患者采用X线片、CT扫描等检查能获得较好的早期诊断。严格按照受伤分型尽快进行早期治疗,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都能达到较好的复位满意度。但由于非手术组后期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低于手术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选择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因素,以找出一些应对方法。方法:通过对49例髋臼骨折病人的观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关节炎,2例后期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①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髋臼的解剖特点;②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③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④手术中应该谨慎操作,尽量解剖复位;⑤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15例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为Ⅲ型髋臼后壁骨折,术前经骨盆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分型后,经Kocher-Langerbeck入路显露并复位,Y或I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部分负重,每3个月复查x线片,以Matta的X线复位标准、Matta改良的关节功能D’Aubigne和Postel六分法的标准评价,并观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依据Matta制定的x线分级标准,优良14例(93.3%),可1例(6.7%)。根据Merled’Aubigne及Postel评分系统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优(18分)9例(60%),良(15-17分)4例(26.7%),可(12-14分)2例(13.3%)。患者均无术后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对于髋臼后壁复杂骨折,尤其是骨折端粉碎严重者,使用微型钢板,微型螺钉能有效穿过游离骨块,易于控制螺钉长度,避免螺钉进入髋关节腔。多块微型钢板及多方位的微型螺钉内固定,能更好的加强骨折端的稳定性,在治疗髋臼后壁粉碎骨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例6例,均为车祸伤。未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3例,良2例,尚可1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高能损伤,髋臼的处理尤为关键。可以通过Kocher-Langenbeck切口一次将两处骨折处理,术后要注意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还需对股骨头坏死进行长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诊疗过程中失误原因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对术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个月-2年5个月,平均23个月,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异位骨化,2例出现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于内固定手术前复查CT发现髋关节仍处于后脱位状态。Matta影像学评分:优21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47%;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评分:优20例,良12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76.19%。结论整复定位,骨牵引操作不当及髋关节漏诊是诊疗失误的主要原因,延迟复位增加了术后股骨头缺血及异味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有效方法。方法沿囊肿前下缘做弧形切口,长达囊肿周边的一半,切开皮肤软骨膜,沿软骨面剥离,暴露整个囊肿前壁之后切除前壁,搔刮囊肿周边及后壁,至表面略粗糙不平,最后缝合切口,轻压包扎。结果术后5天刀口愈合好,囊肿消失,随访半年至一年,耳廓局部无增厚变形。结论去除前囊搔刮后壁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方法简单,效果可靠,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60-63+67
目的分析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治疗后牙体缺损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研究组采用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每组25例。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咀嚼效率(吸光度值)、不良反应率,并观察研究组治疗后的生物学参数、功能学参数、美学参数评估结果。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比对照组的76.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420.05)。②研究组吸光度值为(0.79±0.15),比对照组的(0.48±0.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9,P=0.0000.05)。③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8.00%,比对照组的4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8,P=0.0080.05)。④研究组治疗后的生物学参数(继发龋、牙周反应、牙体完整性),功能学参数(边缘密合度、邻接关系、修复体固位与断裂),美学参数(表面光泽度、颜色稳定性及透明度)均处于优秀、良好以及满意状态以优秀为主。结论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患者的不必担心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其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学、美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骨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质钢板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41例52足.所有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L型大切口跟骨钢板固定,保护腓肠神经,钢板外侧固定,术后评价骨折复位效果。结果:采用Marglang足部评分标准,优24足,良16足,中7足,差5足,优良率为76.9%。切口一期愈合47足,切口延迟愈合3足,钢板外露伴浅感染2足。结论: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