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产科出血子宫切除术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探讨抢救产科出血的方法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近4年22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占分娩总数0.116%,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剖宫产手术的0.28%,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占阴道分娩的0.017%,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结论①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要从严掌握手术指征。②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因素孕产妇应警惕产后子宫出血。③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10年来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实施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依次为:胎盘因素(39.3%),宫缩乏力(25%),子宫破裂(21.4%),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14.3%),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围产儿病死率为22.6%。结论胎盘因素是近年来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抢救急症重出血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同时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手术基本操作,减少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以减少产科出血所致的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产科子宫切除临床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东平  李承慧  范琴 《重庆医学》2002,31(11):1100-1101
目的 为提高产科质量 ,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相关因素 ,探讨手术方式、时机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间 10例子宫切除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同期住院分娩 6 2 39例 ,子宫切除 10例 ,均因发生产后大出血 ,子宫切除率为 1 16 % ,胎盘因素占首位 (6例 )。剖宫产并子宫切除 8例 ,切除率 0 33% ,阴道分娩 2例 ,切除率 0 0 5 % ,前者远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胎盘因素及剖宫产因素是产科子宫切除的首要因素。减少胎盘危险因素的发生 ,降低和控制剖宫产率是预防产后出血 ,从而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率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4.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小敏 《广西医学》2009,31(6):844-846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产科1997—2006年因产科因素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813倒孕产妇中有36例实施了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14%,手术指征依次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不能控制的子宫出血,子宫复杂裂伤并感染等。36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一种临床上用于制止产科顽固性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的措施。因此加强计划生育,做好围产期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巧,积极防治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急症子宫切除率,提高产科的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丽  谭小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1,(5):517-518,520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因产科因素导致的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及控制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产科因素子宫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产科因素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059%。胎盘因素11例(50.00%),其中胎盘粘连、胎盘植入3例(13.64%),前置胎盘7例(22.73%)中伴胎盘植入2例(9.09%),胎盘早剥1例(4.55%);子宫破裂3例(13.64%);宫缩乏力5例(22.73%);晚期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凝血功能障碍各1例(13.64%)。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加强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监测,避免产科子宫切除高危因素,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是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胎盘因素产科出血高子宫切除率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胎盘因素产科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出血急症子宫切除术13例,占总分娩例数的0.10%。胎盘因素产科出血子宫切除术8例,占子宫切除总数的61.5%居首位;胎盘因素8例中,人工流产比率100%(8/8);剖宫产比率75%(6/8)。结论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首要原因是胎盘因素所致的产科出血。降低人工流产率和剖宫产率,提高产后出血的预警和救治能力,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7.
产科子宫切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对16例已行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子宫切除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率;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及计划生育,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房素珍  陈淑芳 《当代医学》2010,16(15):34-35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几年行子宫切除孕产妇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置胎盘9例(36%),胎盘植入5例(20%),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子宫切除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率。结论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与围生期的保健,正确严格的掌握剖宫产指征,可以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丁昌红  刘梅 《安徽医学》2008,29(2):192-193
目的 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指征及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2月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14例。结果 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为胎盘因素(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剖宫产子宫切除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者。结论 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做好孕产妇监测和计划生育,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可以有效的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时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包括经腹或阴道分娩后进行的子宫切除术。现将作者1994年9月~1996年8月间在非洲贝宁处理的14例产科子宫切除进行探讨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4年9月~1996年8月共分娩1272例,其中创宫产152例,剖它产率为11%;行产科子宫切除术14例,产科子宫切除率1.1%;产科子宫切除后产妇死亡3例,死亡率ZI.4%。产科子宫切除中经腹分娩后子宫切除12例(8.7%),经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2例(1.3%)。14例均为多产次足月孕妇。1.2手术指征12.1子宫破裂:12例为入院…  相似文献   

11.
刘红霞 《中外医疗》2011,30(35):12-12,14
目的探讨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1年8月至2011年2月在分娩后因产后大出血行急诊子宫切除术产妇50例。结果随着出血量增加,胎盘因素的比例提高(P〈0.05)。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指的是经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后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严重宫腔感染、子宫切口裂开、生殖道肿瘤等行子宫切除,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产科急诊子宫切除,医生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适应症、术式、母儿预后分娩方式及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间18例在围产期及产后一段时间内行子宫切除的产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胎盘因素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的高低与围产期保健、产科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有密切关系。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发生率大致相似。结论子宫切除是产科大出血、抢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及有效的措施,防治产科的严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符秀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6):821-822,82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2000年10月~2010年10月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观察组)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5例再次剖宫产者作为观察组1,43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者作为观察组2;选取周期158例宫产术后首次妊娠作为对照组,其中115例首次剖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经过和特点,总结子宫切除的原因和时机,提出相应的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2010年我院孕妇分娩总数为10 142例,子宫切除12例,发生率为1.18‰。子宫切除的原因:胎盘因素7例(58%),子宫下段黏膜下肌层损伤2例(17%),羊水栓塞1例(8%),妊娠并发急性脂肪肝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8%),子宫切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血1例(8%)。结论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为胎盘因素,难治性子宫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切除子宫挽救孕妇生命。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多孕多产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助产技术是降低子宫切除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的161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60.25%)、胎盘因素(31.68%)、产科损伤(6.21%)、其他因素(1.86%);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高于顺产,高龄产妇高于低龄产妇,经产妇高于初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识高危妊娠,积极产前检查,产时、产后严密观察,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后出血的正确处理可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产科中的子宫切除术发生有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努力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产科47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病例65例,同期未行子宫切除病例130例进行分析记录。结果我院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063%,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破裂和子宫收缩乏力。产科子宫切除与产前平均孕次、剖宫产手术有关。结论认为加强计划生育宣教,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前及时诊断以及介入治疗的应用,可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患者产后出血的基本原因,并对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后出血的差异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对在我院妇科分娩的患者进行分娩方式统计,并对其中因为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而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出血频率、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量等。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5);两种分娩方式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剖宫产主要原因为手术与体位因素。结论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情况与原因的差异,有利于控制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彭玲 《当代医学》2016,(5):80-81
目的:对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6例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阴道分娩10例,行剖宫产46例5手术指征分别为:胎盘因素35例,占62.5%,子宫破裂5例,占8.9%,宫缩乏力10例,占17.8%,凝血功能障碍6例,占10.7%,手术方式: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1例,占73.2%,行子宫全切除术15例,占26.8%。所有患者经子宫切除术治疗后均抢救成功,新生儿存活52例,占92.8%,死亡4例,占7.1%。结论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为胎盘因素,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胎盘异常的干预及治疗,将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9.
徐永萍 《安徽医学》2012,33(10):1314-1316
目的分析并评价产科相关因素以及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支持组织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分娩的健康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73例与剖宫产组49例,使用女性尿失禁临床症状调查问卷在产妇分娩后的6~8周进行调查。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前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15%,两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10%,两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剖宫产组产妇的右侧活力值、功值以及两侧功值的平均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的两侧活力值差值低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组产妇中,压力性尿失禁者左侧活力值与峰值均小于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侧速度值差值低于压力性尿失禁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组产妇在分娩后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产妇的发生率相似;产科的相关因素能够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4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射洪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我县1996年-2008年度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96年-2008年活产婴儿数87571人,孕产妇死亡46例,死亡率52.53/10万,死亡原因首位是产科出血27例(58.7%),妊娠期高血压病4例(8.7%),羊水栓塞1例(2.1%),合并内科疾病14例(30.4%);死亡地点在家及个体诊所14例(30.4%)、乡镇卫生院13例(28.3%)、县城医疗机构19例(41.2%)。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取缔非法接生,提高基层产科人员和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