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虫桃红汤足浴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0级糖尿病足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三虫桃红汤足浴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泡足,治疗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踝肱指数以及局部症状改善百分率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较对照组治疗后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虫桃红汤足浴可改善肢瑞供血,有效治疗0级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柴胡蚤休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水平及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检查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FA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例正常早孕妇女和30例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IGF-ⅡmRNA及MMP-9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IGF-Ⅱ及MMP-9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组IGF-Ⅱ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自然流产组IGF-Ⅱ及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光密度(MOD)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491,P<0.05).结论 IGF-Ⅱ及MMP-9蛋白参与早孕绒毛的发育,两者表达降低与早期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为IGF-Ⅱ及MMP-9在绒毛中的表达下降,导致绒毛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不足,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皮肤V δ 1T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8月年10月在南方医院住院和门诊的20例患者自愿捐献的标表,分为两组,每组10人,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IDF)组:男4例,女6例;正常对照(NC)组:男5例,女5例;双酶标免疫荧光标记Vδ1T细胞及IGF-1蛋白的表达,以Olympus FluoView FV10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摄像,并用IMAGE-PRO PLUS 6.0分析IGF-1的表达.结果 IDF组及NC组中Vδ1阳性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IDF组Vδ1T细胞中IGF-1的表达较N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皮肤Vδ1T细胞中IGF-1的表达减少,提示Vδ 1T细胞中IGF-1的减少可能与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难以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6.
桃红四物汤是中医学经典名方,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其抗纤维化作用备受关注。桃红四物汤具有抗肝纤维化、抗肾纤维化、抗肺纤维化、抗心肌纤维化及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作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sma和mad相关蛋白(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sma-and mad-related protein, smads)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 PI3K/PKB)信号通路、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途径进行干预。桃红四物汤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在纤维化疾病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其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纤维化疾病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皮肤Vδ1T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9月 ̄2010年8月年10月在南方医院住院和门诊的20例患者自愿捐献的标本,分为两组,每组10人,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IDF)组:男4例,女6例;正常对照(NC)组:男5例,女5例;双酶标免疫荧光标记Vδ1T细胞及IGF-1蛋白的表达,以Olympus FluoView FV10i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摄像,并用IMAGE-PROPLUS6.0分析IGF-1的表达。结果 IDF组及NC组中Vδ1阳性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IDF组Vδ1T细胞中IGF-1的表达较N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皮肤Vδ1T细胞中IGF-1的表达减少,提示Vδ1T细胞中IGF-1的减少可能与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难以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非糖尿病正常皮肤和单纯糖尿病患者皮肤,以及糖尿病足患者足溃疡创面中的分布和表达特征,旨在阐明其表达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内在联系.方法 按照病例入选标准收集25例糖尿病足患者,2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20例非糖尿病手术患者,取足部皮肤组织标本,经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备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取材组织中IGF-Ⅰ蛋白定位及含量.在400倍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在非糖尿病正常皮肤和单纯糖尿病患者皮肤,以及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皮肤中IGF-Ⅰ都有阳性表达,在IGF-Ⅰ的阳性细胞率和表达强度上,单纯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减弱(P<0.05),糖尿病足溃疡组较单纯糖尿病组表达进一步减弱(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创面IGF-Ⅰ的缺乏或不足可能与糖尿病所引发的内皮细胞损害有关,与糖尿病足部溃疡经久不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动物模型,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术后14 d,测肾功能,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法,测Ⅳ型胶原蛋白、肌动蛋白α(α-SMA)、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Ⅳ型胶原蛋白、α-SMA、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IGF-1参与梗阻性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导致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CAR)对大鼠颈动脉损伤血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GF-1)表达的影响,探讨卡维地洛防治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CAR组,后两组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3组均于术后1d、3d、7d、14d、28 d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MMP-2和IGF-1在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损伤组比较,术后14 d CAR组内膜面积、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显著减少,管腔面积显著扩大(P<0.05);与损伤组比较,CAR组术后3~14d MMP-2表达显著减少(P<0.05),7 ~ 28 d IGF-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抑制大鼠颈动脉损伤后MMP-2和IGF-1的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增殖,降低内膜增生,从而减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DF)血管腔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46条患肢) DF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和累积通畅率。结果成功开通患肢43条,技术成功率为93.5%。9例(22.5%)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患者均获随访。技术成功的患肢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ABI分别为(0.91±0.18)、(0.87±0.25)、(0.84±0.15)和(0.75±0.21),与术前(0.31±0.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8.4、81.6%、88.3%。结论糖尿病足血管腔内治疗是可行、安全、有效的,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足下肢的DSA改变及治疗方法,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DSA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9例12条下肢节段性狭窄动脉行介入治疗(7例10支血管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2例2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3到6个月后血管造影或血管超声复查。结果 9例患者中10条患肢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溃疡面治愈,2条患肢术后截肢。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阻塞的部位及程度,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供,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浆IGF -1水平与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 (DNP)的关系。方法 观察 2型DM患者 115例 ,并依据合并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 0级DNP组 2 2例 ,1级DNP组 5 6例 ,2级DNP组 2 5例 ,3级DNP组 12例。观察对象分别测定体重指数、FBS、空腹C肽 (CP0 )、餐后 2hC肽 (CP2 )、糖化血红蛋白 (GHbA1C)及IGF -1,并行肌电图检查。血浆IGF -1采用放免法测定 ,各组间差异显著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血浆IGF -1水平与DNP的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1,2 ,3级DNP组血浆IGF -1水平 [分别为 ( 117 48± 40 3 4 ) μm/ml,( 115 .61± 3 5 .48) μg/ml,( 10 0 .87± 2 0 .42 ) μg/ml]显著低于 0级DNP组 [( 14 5 42± 5 7.70 ) μg/ml,分别为P <0 .0 5 ,P <0 .0 5 ,P <0 .0 1] ;而 1,2 ,3级DNP组间血浆IGF -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循环中IGF -1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DNP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38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8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局部换药方法;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山莨菪碱(2~5ml)滴于创面后,用神灯照射15~30min,再用湿润烧伤膏外敷。结果: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莨菪碱加湿润烧伤膏对糖尿病足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调查我院1999年9月至2007年12月糖尿病足患者的特点,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医疗费用等,对足溃疡进行分类、分期和病因分析。结果共调查糖尿病足患者61例。糖尿病足患者〉50岁占80%,以男性为主,糖尿病病程较长,文化程度偏低,常见诱因以物理因素多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住院天数长及费用高,平均住院费用7085元。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为高龄、男性、文化程度低、血糖控制差者,足溃疡合并感染率高、医疗花费大,以药品花费最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了解本院缺血性糖尿病患者足病的发病比例,并评价以血管重建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根据体格检查、踝肱指数测定和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 筛选出下肢缺血患者,并计算其所占比例.同时予血管重建术治疗为主,结合抗感染等综合疗法,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糖尿病足病患者81例,确诊为缺血性糖尿病足病11例(13.58%),其中接受外科血管重建术治疗者10例,手术成功率为90.9%;9例患者创面愈合,2例截肢,临床成功率为81.9%.结论 明确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予针对性治疗,可大幅提高保肢率、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超短波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超短波治疗,7d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渗出及水肿的症状评分分别为(0.96±0.39)分、(1.25±0.57)分及(1.42±0.6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0.58)分、(1.64±0.69)分及(1.97±0.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超短波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减少渗出及水肿,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32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32例糖尿病足患者>50岁占80%,以男性为主;糖尿病病程较长,常见诱因以物理因素多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者,足溃疡合并感染率高。糖尿病足可防可治,但需加强糖尿病教育,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纳米银敷料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换药处理及糖尿病足内科治疗,治疗组1采用隔日更换1次纳米银敷料覆盖,治疗组2给予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组采用隔日更换1次纳米银敷料覆盖和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24、48 d取伤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每次更换敷料时测量伤口面积,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RP、胱抑素C。 结果 联合治疗组12、24、48 d糖尿病足溃疡病原菌阳性率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联合治疗组12、24、48 d后伤口面积明显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沉降率、CRP和胱抑素C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1和治疗组2疗效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米银敷料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有效抑制溃疡局部细菌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医用三氧水冲洗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足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VSD+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给予VSD+医用三氧水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情况及患肢的踝肱指数(ABI),引流管堵塞率、治疗后肉芽组织覆盖率及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Ⅱ期创面修复术后的成活率.结果 治疗1个周期后,两组患者创面均出现新生肉芽组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坏死组织及脓胎少,肉芽组织红润、生长好.两组引流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肉芽覆盖率、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及Ⅱ期创面修复的成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两组ABI较治疗前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联合医用三氧水冲洗可清除糖尿病足创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减少VSD引流管堵塞率,改善组织微循环,纠正创面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提高Ⅱ期创面修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