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70例依据BMI分为低BMI组和正常BMI组,测定2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采用呼吸困难量表进行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与正常BMI组比较,低BMI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capacity,FVC)比值、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SVC)、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ory volume,MVV)、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均下降(P〈0.05),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比值增高(P〈0.05),6min步行距离减少(P〈0.05),呼吸困难评分增高(P〈0.05);与BMI独立相关的因素是FEV1%,FEV1/FVC,SVC,MVV,RV/TLC,IC,6min步行距离及呼吸困难评分。结论 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活动能力、呼吸困难有一定相关性,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其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131例分为吸烟组86例和不吸烟组45例,比较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并观察吸烟组吸烟指数与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吸烟组FEV1%为(55.09±11.30)%、FEV1/FVC为(57.80±7.31)%;不吸烟组FEV1%为(59.58±13.92)%,FEV1/FVC为(61.28±6.7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Ⅰ级者吸烟指数低于Ⅱ,Ⅲ级者(P<0.05);COPD临床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Ⅲ级者吸烟指数高于Ⅱ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COPD患者的戒烟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2例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及FEV1%Pred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FEV1/FVC及FEV1%Pred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继发真菌感染率为13.8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48%( 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性呼吸操进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值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随意通气量(MVV)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MVV和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性呼吸操对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主要指标的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合并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肺功能检测。15d为1个疗程,6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均有改善,2组间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了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密度指标,观察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阜宁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COPD患者为COP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均择期行64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和肺功能检查,比较两组肺密度和肺功能指标差异,评价COPD组肺密度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COPD组上、中、下及全肺部的深吸气末密度(Din)、深呼气末密度(Dex)、Dex-Din均小于对照组,Dex/Din大于对照组(P<0.05);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实际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Din与FEV1%无相关关系(r=0.259,P>0.05),与FEV1/FVC呈正相关(r=0.490,P<0.05);Dex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r=0.567、0.690,P <0.05),Dex-Din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贺群  李明晖  钟波  王华 《新医学》2007,38(12):801-802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患者与单纯COPD患者肺功能的差异,以及OS患者肺功能变化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方法:COPD患者50例,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OS患者(OS组)18例,单纯COPD患者(COPD组)32例,2组均做肺功能检查与多导睡眠图检查,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夜间最低SaO2,并分析OS组肺功能变化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结果:OS组AHI高于COPD组,而夜间最低SaO2、FEV1%、FVC、最大通气量均较COPD组低(P<0.05~0.01);OS组AHI与FEV1、FVC、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呈负相关,夜间最低SaO2与AHI呈负相关,与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呈正相关(P<0.05~0.01).结论:与单纯COPD患者比较,OS患者肺功能改变更明显、睡眠呼吸紊乱更严重.对于COPD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异常者及时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及早发现OS患者,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361-236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MSCT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60例COPD患者为COPD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胸部MSCT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检查。测量并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MSCT定量测量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COPD患者MSCT定量测量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Vex、Vin、Vex/V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LDex、MLDin、Vin-Vex及MLDex-MLD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FEV1、FVC及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TLC、RV/T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MLDex-MLD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FVC呈正相关,RV/TLC呈负相关(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RV/TLC存在正相关,Vin-Vex与FVC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MSCT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并与临床肺功能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质指数(BMI)与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为临床COPD的综合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10月COPD患者94例,按BMI分成两组:低BMI组49例、正常BMI组45例,测定IC与FVC,并分析BMI与IC FVC的相关性.结果:低BMI组COPD患者IC及FVC较正常BMI组下降,IC有显著意义(P<0.01),BMI分别与IC(pearson相关系数r=0.346,P=0.01)、FVC(Pearson 相关系数r=0.317,P=0.032)显著相关.结论:BMI是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IC、FVC与BMI呈正相关,提高COPD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彭理明  周蓉 《临床荟萃》2020,35(9):833-83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远期病死率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COPD患者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BMI水平高低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49例)和营养不良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肺功能、住院时间以及远期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 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以及血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 TLC)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患者(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t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水平均显著低于营养正常组患者(P<0.05)。营养不良组住院时间以及远期病死率均显著大于营养正常组(P<0.05)。患者BMI与肺功能的PEF、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BMI水平与远期病死率有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改善及预后的良好恢复密切相关,营养不良者远期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