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草棉花提取物聚Ⅰ和聚Ⅱ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5′Diphosphate,ADP,终浓度为3.33μmol/L)和胶原(Collagen,终浓度为212μg/L)诱导血小板聚集,聚Ⅰ和聚Ⅱ分别分为25.0、50.0、100.0 mg/kg 3个剂量组,阿司匹林(17.1 mg/kg, ig)和丹参滴丸(72.9mg/kg,ig)为阳性对照,记录5 min内聚集曲线,以最大聚集率和抑制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聚Ⅰ(50.0、100.0 mg/kg, ig)、聚Ⅱ(50.0、100.0 mg/kg, ig)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0.01),抑制率分别为16.79%、21.98%和11.71%、17.67%,呈剂量依赖性。聚Ⅰ(100.0 mg/kg, ig)对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13.35%。结论: 聚Ⅰ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较聚Ⅱ强,可在确定聚Ⅰ提取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草棉花总黄酮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脑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草棉花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对大鼠脑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XB2、6 keto PGF1a的含量,经颈内动脉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1 ml/kg)诱发大鼠右侧大脑半球内血栓形成,观察总黄酮对大鼠脑电图、脑重量、脑内伊文思蓝含量的影响和脑病理切片。结果:总黄酮(50、200 mg/kg×7 d)对3种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分别引起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P<0.01),其中剂量为200 mg/kg的总黄酮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5%,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3%,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67%。总黄酮(50、200 mg/kg×7 d)可降低大鼠血浆中TXB2 的水平,增加大鼠血浆中6 keto PGF1a水平(P<0.01),并能对抗大鼠大脑血栓形成(P<0.01)。结论: 总黄酮可能通过影响血浆中TXA2 和PGI2 的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飞蓟素、水飞蓟宾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探讨水飞蓟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观察了水飞蓟素和水飞蓟宾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的影响。 实验用Wistar大鼠,使用PAM-2型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按文献报道方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反应。分别以2.75%水飞蓟素10μl和6.57%水飞蓟宾5μl加入0.2ml的富血小板血浆中预孵5min,然后以ADP(0.2 mmol/L,10μl)诱导聚集。对照以等体积对照液加入PRP中。 大鼠分别静脉注射水飞蓟紊(80mg/kg)和水飞蓟宾(60mg/kg),分别于给药前后1h测定血小板粘附率。 结果:水飞蓟素和水飞蓟宾使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降低33%和68%,与对照比较P<0.01。水飞蓟素和水飞蓟宾均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粘附率,给药前后比较P<0.01。  相似文献   

4.
溃结安对兔及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溃结安对兔及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1)麻醉兔后,颈动脉取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加入溃结安(0.45、0.90、1.80 g/L),用多功能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利用 2,4,6 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 UC,溃结安(50、100、200 mg/kg)灌肠20 d,摘眼球取血,制备 PRP,测定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溃结安(0.45、0.90、1.80 g/L)能明显抑制ADP诱导兔的体外血小板聚集率 (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溃结安(50、100、200mg/kg)灌肠能降低UC模型大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均<0.01);溃结安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初步证实溃结安能在体内及体外降低ADP诱导动物的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5.
绞股蓝总皂甙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GP)灌服给药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GP(50mg/kg,100mg/kg,ig)对二磷酸腺甙(ADP)、花生四烯酸(AA)及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GP(FC100μg/ml,20μg/ml)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P(100mg/kg,200mg/kg,ig)对大鼠实验性脑血栓、体外动脉血栓及小鼠肺血栓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找示绞股蓝总皂甙为一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罗勒水提取物对ADP、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勒水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8.8mg/kg阿司匹林组、4.7mg/kg丹参滴丸组及200、300、500mg/kg罗勒水提取物3个剂量组,采用比浊法测定各组大鼠ADP、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抑制率。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罗勒水提取物3个剂量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均<0.05),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与丹参滴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0、300、500mg/kg罗勒水提取物对ADP、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2.93%、53.81%、60.16%、60.43%和55.34%、59.41%。结论:罗勒水提取物对ADP、凝水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和20 m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 mg瑞舒伐他汀组和20 mg瑞舒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的基础上,10 mg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d;20 mg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两组均服药4周。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分组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LOX-1的表达。结果服瑞舒伐他汀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18、TNF-α的水平及血小板LOX-1、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20 mg组较10 mg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ACS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而具有抗栓作用,从而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绞股蓝总甙与乙酰水杨酸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甙(Gypenosides,GP)与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用血栓法测定血栓湿重。结果体内给药40mg、80mg、160mg/kg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白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信赖性地减轻血栓的重量,同时GP 60mg/kg可明显延长小白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结论GP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引起的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9.
止生凝每日400~800mg/kg给小鼠灌胃6天后,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P<0.01),并能完全对抗(60)~C_0辐射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家兔或大鼠IP止生疑200~500mg/kg,亦可见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P<0.01),但对其它血象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口服液、川芎水提液和川芎挥发油对 ADP 诱导的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比浊法。结果:它们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血小板聚集,IC_(50)值分别为:19.76 g/L.21.44 g/L、和3825.16 g/L,川芎口服液作用强度显著强于川芎挥发油(P<0.01)。结论:川芎口服液对 ADP 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奇奥心血丹滴丸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奇奥心血丹滴丸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体内给奇奥心血丹滴丸后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结果奇奥心血丹滴丸50mg/kg,100mg/kg给药后1h,2h均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抑制率为45%,48%和24%,48%.结论奇奥心血丹滴丸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茶花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山茶花总黄酮(TFC)对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法观察TFC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大鼠动静脉血栓旁路法观察TFC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TFC 1.0、0.5、0.25 g/L能明显对抗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TFC 60、 30 mg/kg能明显减轻大鼠血栓的湿重.结论 TFC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蒟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蒟醇提取物在兔的体内和体外-体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表明山蒟醇提取物可抑制由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花生四烯酸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对2者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体外试验)的IC_(50)。分别为40. 34、345. 46 mg/L。静脉注射山蒟醇提取物30 mg/kg,15 min后产生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明显,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花生四烯酸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体内-体外试验)的抑制率分别为82.75%和33.34%;血小板聚集的持续时间分别为60、30 min。这表明山蒟醇提取物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方法 ]普通饲料中添加 2 0 g/kg大豆异黄酮混合物 ,饲喂GK/Jcl糖尿病大鼠 2 0周 ,测定其血小板聚集率 .利用ODS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大豆异黄酮 ,体外观察大豆异黄酮单体对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结果 ]长期食用大豆异黄酮的GK/Jcl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 .在人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中 ,大豆异黄酮均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钠、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大豆异黄酮类型中金雀异黄素的最强 ,其 5 0 %抑制浓度值分别为 0 38,0 30 ,0 2 3mmol/L .[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 ,在大豆抗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镶嵌手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不同从而对口服阿司匹林的量提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同期监测C反应蛋白在围手术期的变化,探讨C反应蛋白(C-reacive protein,CRP)在儿童镶嵌手术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程度是否有指示意义.方法 选取经镶嵌手术成功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患儿共24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术后每日给予3mg/(kg·d)的阿司匹林,B组于术后每日给予5mg/(kg·d)的阿司匹林,分别于术前1天、手术结束2h内、术后第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率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率.所有入选病例均于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第6天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 A、B两组患儿术后当天血小板的聚集程度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1),第4天时A、B两组患儿血小板聚集程度较术后结束当天均明显下降(P<0.01).A、B两组分别在口服阿司匹林3mg/kg与5mg/kg后第4天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程度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镶嵌手术后口服阿司匹林3mg/kg与5mg/kg抗血小板聚集程度无明显差异,C反应蛋白在儿童镶嵌手术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程度无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方银杏滴丸抗血栓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复方银杏滴丸(CO-GBE)抗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①制造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测定血栓湿重及干重;②分别采用胶原、PAF、ADP诱导豚鼠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复方银杏滴丸 40、20、10 mg/kg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干重及湿重(P<0.05,P<0.01);抑制不同诱导剂诱导的豚鼠血小板在不同时间点的聚集,降低其最大聚集率.结论.复方银杏滴丸可明显抗血栓形成,并具有高效广泛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红对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血瘀模型组、注射用丹红(2.5、5.0、10.0 g/kg)组及丹参注射液组(5.0 g/kg)。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影响;采用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观察注射用丹红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注射用丹红5.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10.0 g/kg组可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切变率5、1/s),血沉、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注射用丹红5.0、10.0 g/kg组可抑制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并可使体外血栓长度缩短、干湿重降低。结论注射用丹红的抗缺血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20、40、80 mg/kg)及阳性药(川芎嗪40 mg/kg)组,测定给药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家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10、20、40 mg/kg)及阳性药(川芎嗪20 mg/kg)组,测定给药3 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葛根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率;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结论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评价灯盏乙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应用Born比浊法测定灯盏乙素体内外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灯盏乙素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引起的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灯盏乙素体外显著抑制AA和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m ed ium inh ib 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70.5、39.8和97.7mg/L;灯盏乙素静脉注射也能明显降低AA和ADP、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灯盏乙素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