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秀英  刘小玲  曲秋楠 《中外医疗》2011,30(3):141+143-141,143
肌腱松解术是治疗肌腱粘连的主要方法,对70例行肌腱松解术的屈指肌腱粘连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术后密切观察切口与末梢血运情况,做好疼痛护理,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腱松解术者的术后护理、术后观察、康复护理。方法:通过对36例行屈指肌腱粘连肌腱松解术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切口与末梢血运情况,预防并发症,加强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优良率95%,无伤口感染。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与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配合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肌腱松解术治疗手部肌腱粘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肌腱修复后肌腱粘连松解术的疗效。方法 对粘连的肌腱行松解手术,术后配合积极的主动屈指功能训练及系列的康复治疗。结果 经过6个月至4年的随访,疗效按TAM评定标准评定,31条伸肌腱松解术后优良率为58.1%,56条屈指肌腱松解术后优良率为55.3%。结论 肌腱松解术中彻底松解粘连组织。术后进行系统的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助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腱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术后粘连的疗效及探讨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29例(46条屈指肌腱)屈指肌腱粘连的病例行肌腱松解术治疗,术后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锻炼.术前及术后均应用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患指功能.[结果]46条屈指肌腱松解术中,患指术后功能评定,优40条,良4条,差2条.[结论]肌腱粘连松解术要注意手术时机及手术的技巧,术中肌腱松解一定彻底,要注意保留滑车,要有术后完整的功能锻炼方案.  相似文献   

5.
手部肌腱的损伤,在修复的愈合过程中,会发生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特别是屈指肌腱的Ⅱ区,由于肌腱周围是较硬韧的纤维鞘管,而且地方狭小,肌腱更容易在此粘连 [1] .肌腱松解术是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产生对手功能有明显粘连影响的粘连而进行的补救手术.据文献报道,肌腱修复缝合手术后的松解率为 15%~30%.其术后的康复和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功能练习不恰当可以导致肌腱粘连更广泛,更严重.我院骨科在2005年至2009年共行屈肌腱粘连松解术28例,效果满意,在此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腱松解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接受肌腱松解术的患者设计了一套护理方案,在完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并辅以红外线照射,并与1998年8月以前的该手术患者进行对比,记录患肢肿胀消退的程度及各关节的活动程度.结果:治疗组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的程度及各指间关节的活动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采用的一套护理方法能有效的加快肌腱松解术后患肢肿胀消退,防止肌腱粘连,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粘连发生的性质与范围,分析产生粘连的原因,为临床上指导肌腱松解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9例157指不同部位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手术病例,观察肌腱粘连发生的性质、范围。结果 98.9%Ⅰ、Ⅱ区肌腱修复后产生腱鞘内广泛粘连,95.6%Ⅳ区肌腱损伤后产生滑液囊内广泛粘连,其余Ⅰ、Ⅱ区或Ⅳ区肌腱修复后发生自I区至Ⅴ区的更加广泛粘连;Ⅲ区与Ⅴ区肌腱修复后粘连发生在Ⅲ区或Ⅴ区局部。结论 外源性愈合机制导致肌腱缝合部位紧密的瘢痕粘连;血液渗出与术后制动导致腱鞘或滑液囊内的广泛粘连。彻底的肌腱松解术应该解除上述两部分粘连。  相似文献   

8.
邢丽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338-1339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后,其滑动结构也随之受损,无论是直接缝合还是行肌腱游离移植,术后均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严重时会影响手的功能。肌腱松解术是治疗肌腱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护理也同样重要。我院自2001年7月~2003年3月间收治了75例屈指肌腱粘连的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5例,男性56例,女性19例,年龄6~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刀具致切割伤35例,电锯伤20例,各种机器挤压伤10例,其他损伤10例。肌腱损伤后一期肌腱直接缝合者49例,二期修复者26例,其中肌腱游离移植者36例。2 术后护理21 一般护理 术…  相似文献   

9.
杨志芳 《嘉兴医学》2003,19(3):180-181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行腕管松解术患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6例(18侧)患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和护理,加强康复锻练。结果:16例效果满意。结论:针对CTS患特点,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渗血、防止肌腱粘连和观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指导尽早进行功能锻练,可加快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术后护理,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方法通过对126例手部肌腱损伤手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伤口与末梢血运情况,预防并发症,加强有效功能锻炼。结果本组优良率达90%。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与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配合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倪红芳 《黑龙江医学》2015,39(2):214-215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针对2010-01~2014-05间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术后2 d,如患者伤口无渗血情况出现,可以进行适当的红外线照射,每天进行分指、并指活动,2次/d,2 min/次。拆线后进行手部腕关节松动训练,2次/d,10 min/次。为了避免肌腱与组织的黏连可以在松动训练之后使用中药熏洗和蜡疗来预防和缓解粘连。术后21 d时,每天进行患指运动5次,5 min/次,配合手部肌肉和关节的按摩,辅助理疗和超短波疗法。术后42 d时主动活动受伤关节,10次/d,间隔2 h。结果 8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达到TAM优良的兵力45例,占比56.25%;达到TAM良好的患者33例,达到41.25%;效果不佳患者2例占比2.50%。手部肌腱康复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97.50%。TAM优良及良好的78患者,手部肌腱没有发生粘连现象,灵活性良好,已经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剩余2例TAM效果差的患者出现黏连现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在进行粘连松解术后4周恢复良好。结论手部肌腱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手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临床上非常常见,传统方法修复肌腱后大多出现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而造成手指功能障碍,常需行肌腱松解术才能获得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超声对指屈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的判定结果与传统肌力法结果比较,探讨超声评价指屈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64例(133指)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手术缝合后由康复技师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彩超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彩超复查及专科体检.结果 同时间点的两种评价方法判定肌腱粘连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评价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基本与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方法(TAM系统)一致.是评估肌腱损伤后粘连程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肌腱损伤断裂在手外科中极为常见 ,临床采用外科手术进行修复 ,因术后固定制动 ,常造成粘连 ,肌腱粘连需行Ⅱ期松解术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 ,对肌腱损伤断裂手术吻合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1 肌腱损伤后的修复途径1.1 手术缝合 :肌腱损伤后应早期修复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手术缝合 ,但要求缝合部必须有足够大的抗张强度 ,以适应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而修复腱早期的抗张强度与缝合方法直接相关 ,缝合强度与通过断端的缝线数量呈密切正相关 ,但通过断端的缝线越多 ,缝合时对位也越难 ,难度也就越大[1] 。临床上较常用…  相似文献   

15.
手指屈肌腱术后康复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经验。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选择不同时期不同康复护理方法的两组病例,A组术后早期小幅度主动活动配合其他训练;B组:术后没有主动活动。统计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早期主动练习的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效果好,而固定时间长,没有主动活动的患者效果差,肌腱粘连明显。结论:术后早期主动小幅度活动有助于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预防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60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和迪康生物膜组,肌腱吻合术后分别应用红花注射液喷涂和生物膜包裹预防肌腱粘连。观察术后4周和8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及屈指肌腱肌力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术后4周红花注射液组肌腱总主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肌腱总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抓屈力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应用于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82例(156指)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依患者客观条件和个人意愿分为康复治疗组42例(93指),手术缝合后由康复技师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63指),手术缝合后常规护理,采用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自己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复查.结果 82例(156指)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均与术中探察结果一致;肌腱损伤后断端及吻合口的形态及内部回声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肌腱粘连程度及范围较轻,康复过程较短,手部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高频超声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前诊断、术后康复效果评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康复治疗方案选择及变更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屈肌腱损伤中预防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 对31例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进行鞘内或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肌腱粘连,同时配合主动康复锻炼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本组31例43条肌腱中,共随访到25例34条肌腱.依据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为优者17条占50%,良13条占38.2%,中3条占8.8%,差1条占2.9%,总优良率达到88.2%.结论 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具有明显的预防术后肌腱粘连的作用,对肌腱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早期有计划、系统、合理的康复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屈肌腱损伤的愈合与粘连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是手外科的一大难题。肌腱术后粘连常影响到肌腱修复的质量与手指的功能。如何正确修复损伤的肌腱及术后护理 ,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研究。现就肌腱的血运、滑液、愈合与营养、粘连与预防等综述如下。1 肌腱的血运[1]肌腱有血液供应 ,是本世纪初才被认识的。Wollenberg(190 5 )和Arai (190 7)分别用水银、松节油和印度墨汁灌注尸体材料 ,发现肌腱内存在着血管。Mayer(1916 )提出 :指屈肌腱外部血管分布呈节段性。Edwords(194 6 )证实了肌腱内部均匀分布的纵行血管。Brockls(195 3)描述了指深屈肌腱的…  相似文献   

2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肌腱、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肌腱、神经损伤后修复.方法临床应用18例,患者均为伤后晚期,皮肤及深部肌腱、神经均需修复.利用软组织扩张术,首先重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时,同期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15例,肌腱及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游离移植术3例.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重建的皮肤在色泽、质地、弹性、耐磨程度等方面均与正常接近,同期进行的肌腱松解术优良率84.6% (TAM标准).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为肌腱、神经损伤后二期修复提供高质量的皮肤覆盖,避免了传统的皮瓣移植方法带来的供区损伤,缩短了治疗疗程,同时获得了满意的肌腱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