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引言厌氧菌感染作为临床各科化脓性感染的常见病症,已日益被重视。据Anderson and Dion统计,手术切口感染1/3~1/2由厌氧菌引起,腹内脓肿有2/3由厌氧菌引起,目前,由于厌氧菌培养尚未普及,检测技术较差,以致临床延误诊治者较多,据上海中山医院统计,若不做厌氧培养,有60.67%的病原菌不能被发现。为了提高对厌氧菌感染的识别,  相似文献   

2.
收集腹部手术切口厌氧菌感染21例,分析了消化道手术,组织脏器化脓穿孔污染是造成切口厌氧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讨论了腹部切口厌氧菌感染特征,临床及实验室诊断、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厌氧菌与临床感染的关系,了解临床厌氧菌感染率、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及优势厌氧感染菌,采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对436例临床感染患者标本进行了厌氧细菌学分析,结果:436例临床感染患者的厌氧菌感染率为88.3%(385/436)。优势菌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厌氧杆菌(拟杆菌、普氏菌、叶啉单胞菌)和消化链球菌。由人体的厌氧菌作为主要病原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混合菌感染是临床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雾化面罩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吸氧预防切口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婴儿雾化面罩连接氧气流量表,紧扣于气管切口处,给患者氧气吸入。结果127例患者无1例出现切口厌氧菌感染。结论婴儿雾化面罩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既能有效地提供氧疗,又能预防切口厌氧菌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探讨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提出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抽样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切口感染的高危科室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的无菌手术共8 105例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8 105例无菌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共4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是0.51%,共检出52株病原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为主。结论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季节、基础疾病有关,切口感染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 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硝唑用于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硝唑用于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观察杨学英赵淑云(贵阳医学院附院妇产科贵阳550004)新生儿感染多数与母亲有关,甲硝唑用于新生儿厌氧菌感染国内外均有报道而且效果肯定。大量研究发现多数母亲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为厌氧菌[1],当这些病原菌感染母亲后可引起宫内感...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对厌氧菌及其引起的疾病了解甚少,只知道少数能引起气性坏疽破伤风和肉毒中毒的梭状芽孢厌氧杆菌感染,但是对无芽孢厌氧菌所引起的感染所知更少。近几年来,由于氨基甙类抗生素、激素和抗代谢药物的广泛应用和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厌氧菌已成为各科化脓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Finegold及Levison报道,细  相似文献   

9.
甲硝唑(又名灭滴灵)早年做为抗滴虫的有效药物。以后用于治疗贾茅虫和各种类型阿米巴病,近十年来,由于发现了灭滴灵具有广谱抗厌氧菌的作用,用于厌氧菌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而受到了重视。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病,现在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率平均6%左右,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阑尾周围脓肿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22.6%,阑尾术后切口感染据文献报道70%由厌氧菌所致。我院自1985年开始用甲硝唑与抗生素联用防治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中使用厌氧菌检测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厌氧菌以及需氧菌培养,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鉴定,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厌氧菌耐药情况以及病原菌的类型。结果单纯厌氧菌感染6(12.00%)例、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39(78.00%)例,厌氧菌感染44(88.00%)例,最多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双歧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疮疱丙酸杆菌,同时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未出现耐药菌株,最多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普雷沃菌属、卟啉单细胞菌属,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甲硝唑未出现耐药菌株。结论混合感染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最多,进行厌氧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在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率. 方法 以2家综合性医院和该院为研究中心,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2 48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原菌的感染情况,并对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22%,其中Ⅰ类切口发生感染12例,感染率为1.60%,Ⅱ类切口发生感染52例,感染率为3.65%,Ⅲ类切口发生感染16例,感染率为5.23%,各类型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切口发生感染患者中,其中有58例的切口分泌物检测出病原菌,所占比例为70.00%,分离出菌株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构成比为60.61%,革兰阳性菌24株,构成比36.36%,真菌2株,构成比3.03%;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类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此种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及青霉素G的耐药率较高. 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2.
袁力 《河北医学》2014,20(2):231-234
目的:调查研究10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10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取102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然后将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102例患者共检测出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分别高于真菌,而革兰阳性菌则高于革兰阴性菌,且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0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李卫华  许惠 《西部医学》2009,21(4):616-617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常见致病茵及耐药情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全院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监测病人总计26970人,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91例,患病率0.71%;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72.39%、泌尿道:11.98%、手术切口:10.42%;常见致病茵中白色念珠茵最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结论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为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4.
蔡俊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53-1054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方法对179例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培养出致病菌136株, 细菌分布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显示, 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结论应密切监测外科切口感染情况, 合理用药, 以减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以制定针对性强的感染控制对策。 方法 统计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867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2.42%。阑尾切除手术感染率最高。病原菌分析:革兰阳性菌7株(33.33%),革兰阴性菌13株(61.90%),真菌1株(4.76%)。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罹患糖尿病、手术时间>90 min、切口处标本通过、未使用抗菌药物、麻醉评分Ⅲ~Ⅳ级、有腹腔感染、未进行切口保护、手术部位在下消化道及住院时间>8 d者感染发生率较高,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罹患糖尿病是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对高龄、肥胖和罹患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特别注意切口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行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切口感染和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和耐药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部分患者存在多重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各病原菌普遍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较低,革兰阴性菌普遍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密切观察切口状况,定时换药,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感染情况,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本院近5年做腹部手术患者病历行回顾性调查,前瞻性监测手术切口感染状况,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标准。结果5年来,在我院实施腹部手术患者共计367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38例,感染率3.75%;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G-杆菌63株(占68.48%),G 球菌19株(占20.65%),真菌10株(占10.87%)。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正确进行切口及切开空腔时术野保护;腹腔、切口冲洗;及时更换污染器械、手套、敷料;切口缝线选择、缝合技术等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吴晓春  成燕  候章梅  杨薇 《重庆医学》2015,(6):775-776,779
目的:对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187例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7例肝胆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3例,感染率5.31%,其中切口浅部组织51例,切口深部组织8例,器官腔隙4例,分别占80.95%、12.70%和6.35%。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5株,占55.56%,革兰阳性菌12株,占44.44%,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分别占25.93%和14.81%,未分离出真菌;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开腹手术等为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病情评估,同时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统计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出合理意见。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份我院应用手术治疗的630例结直肠癌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分为观察组72例(发生切口感染)和对照组558例(未发生切口感染),应用ATB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检测,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同时应用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实验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43%,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为62.65%,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居于首位,感染率为26.51%;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率为22.89%。肥胖、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腹腔镜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造瘘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肥胖、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造瘘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较高,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切口感染风险因素,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对临床控制切口感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 方法 选择湖州市中心医院和诸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300例,采集术后切口部位渗液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测定,测定血清IL-2、IL-6、CRP和PCT水平。 结果 3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49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6.33%。49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39.74%;革兰阴性菌42株,占53.85%;真菌5株,占6.41%。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4.36%;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9.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耐药率分别为94.74%、89.47%、84.21%、78.95%、73.68%,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均为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耐药率高,分别为100.00%、86.96%、82.61%、78.26%、73.9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均为0.00%。感染组血清IL-2、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2.580、48.129、32.237、83.116,均P<0.001)。 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IL-2、IL-6、CRP、PCT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