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痰浊与衰老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亏虚是痰浊形成的病理基础,而痰浊又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水谷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脏腑亏虚与痰浊瘀结互为因果。文中还探讨了痰浊的致病特点、痰浊促使衰老的机制、痰浊的病理变化特点以及痰浊防治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治痰浊以抗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揭示了人体自然衰老的本质是气血亏虚,脏腑精气衰退。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痰浊容易生成的病理基础,痰浊产生后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阻碍气血运行,成为多种老年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加速衰老进程。文中结合中医著名医家对痰病病机的论述以及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阐明治痰浊抗衰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衰老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乃脏腑虚损,尤其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实则以血瘀痰浊为主。我们认为,络中血行瘀滞和痰浊凝结较经脉更为常见,所以提出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4.
1、脏腑亏虚是痰浊形成的重要机理。水液灌溉周身,无所不至,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是五脏六腑正常功能活动的结果,当脏腑虚损时,其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使机体水液代谢失去平衡,水湿潴留,酿成病理产物——痰,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证候。对于老年期痰浊的发病机理,多从脾肾立论,认为当进入衰老阶段,脾肾两虚,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弱,易生痰浊,观察发现,老年期痰证的患病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核心病机为正气亏虚、痰瘀互结,衰老亦与正虚、痰瘀关系密切。COPD患者虽然不乏中年人,但终归以高龄者居多,年老体衰之人,细胞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快,导致脏腑精气不足,而体内脏腑虚损又反过来加速肺衰老,逐渐影响气道及肺功能;老年多瘀、多痰,痰瘀交阻,塞而不通,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加速人体衰老。痰浊、瘀血既是COPD发病因素之一,又是COPD久病入络的病理产物,痰浊、瘀血互相交结,影响阴阳气机平衡,进一步加速肺衰老,故COPD的发生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降低细胞衰老率,影响COPD细胞衰老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今后应寻找靶点,从抗衰老角度论治COPD,延缓肺衰老,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减轻患者症状,可能会成为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浅谈脾胃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现代医学所提出的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因是痰浊,而痰浊的形成,乃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津液代谢所致,胃盛脾虚是病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血瘀与衰老的实验研究回顾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历代医家多认为脏腑气血虚损尤其是肾虚与衰老密切相关,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居多。近年来,许多学者探讨了实证(血瘀、痰浊、气滞等)与衰老的关系,特别是对血瘀与衰老,但观点不尽相同,如颜德馨等提出“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认为“瘀是原因,虚是归宿;瘀是本质,虚是现象(1)。俞征宙等认为“中医衰老机理为多脏器虚损与气滞、血瘀、痰浊等实邪相互作用,即本虚与标实证的相互作用,本虚导致标实,标实使本更虚”(2)。姜惟等认为“在衰老的进程中,肾虚为本,痰瘀乃是标,本虚标实,互为影响,互为因果”(3…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体质特点及用药规律考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晓峰 《中医药学刊》2001,19(3):238-239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液皆虚;淤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相似文献   

9.
<正> 人过中年以后,精血渐亏,阳气渐衰。致使脏腑功能减退,气血流通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痰浊等邪内生,是为人体衰老和发生多种老年病的根源。据此,我们参考古今有关方药,制成“首乌固本口服液”进行了临床疗效和动物试验观察,初步证明具有改善衰老症状和提高机体功能作用。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的衰老是渐进的,是整体水平上的物质匮乏和机能低下,痰浊、瘀血是随五脏衰老逐渐形成的.论述了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虚和瘀,虚即肾虚、脾虚、脏腑气血津液皆虚;瘀即痰浊、瘀血淤滞.老年病用药当以补虚为主,兼补兼消,宜方大量小,选用丸剂,以图缓收之功.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失眠从痰瘀论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杨旭光主题词失眠/中医药疗法,失眠/中医病机,老年人老年人失眠系心神不安所致,究其原因,除脏腑虚弱外,尚有痰浊、瘀血阻滞。临床上不乏有因痰瘀致失眠者。老年人脏腑虚弱,运化功能低下,代谢紊乱.气血津...  相似文献   

12.
讨论血浊与老年脑病的关系以及清化血浊法在老年脑病防治中的意义。“血浊”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医病理学概念,贯穿老年脑病的发生发展,是老年脑病的病理枢纽。清化血浊能够从根本上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对防治老年脑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光明 《四川中医》2004,22(7):31-32
气血津液是在脏腑正常作用下,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也是维持人体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津血在其生成、运输、排泄过程中,若不归正化,则生理性的津液即变为病理性的痰浊、瘀血。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高心病病位都涉及心,在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五脏失和,气化失宣、气血津液不循常道,不归正化而变为痰瘀。痰瘀既成,又可加速心脏病的病理改变过程。因此,在治疗上既重视恢复脏腑功能,清除形成痰浊瘀血的始因,同时又留意化痰活血法的运用,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衰老是机体不可避免的过程 ,自人类注目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以来 ,提出的衰老机制迄今已有 2 0 0多种[1] 。现代研究有关衰老的学说有数十种之多[2 ] 。当前 ,国内许多学者从多种途径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 ,大多是遵循中医传统理论 ,着重于亏虚 ,以导致机体衰老的“阴阳虚衰”、“脏腑亏虚”和“精神亏耗”等病因为根据 ,对机体主张“调补” ,而忽略了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病理因素———痰浊和瘀血。其实 ,化痰祛瘀在抗衰老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痰瘀可致衰老1 .1 前人认识痰浊和瘀血…  相似文献   

15.
本根据中医“脏腑相关”理论及辨证论治法则,提出可通过调整相关脏腑的功能失调而控制冠心病发作,包括“水亏木旺”从乙癸同治法、“痰浊瘀结”从斡旋中州法、“痰热上扰”从利胆降逆法,“阳气式微”从温补合门法,“阳明腑实”从泻腑汇浊法等,并附验案,介绍临证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试论衰老与痰浊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玉敏 《陕西中医》1995,16(11):499-500
本文从痰浊与五脏、气血、瘀血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了痰浊对人体衰老的影响认为痰浊是人体衰老的主要病机之一,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痴呆(AD)是发生于衰老过程中的以呆傻、愚笨等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涉及"老"和"呆"两个要素。中医学认为,人至老年,肾精渐衰,肾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变生痰浊瘀血,阻滞胞络,神明蒙蔽,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机[1]。  相似文献   

18.
在气化或三焦气化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及人生气化以三焦为纲等基础上,从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病机是建立在人生阶段气化规律病机之上的,以及脏腑虚损、气血津液失常和痰饮水浊邪实归属于三焦气化失司等方面,阐发了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机,提出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衰老"病机之长,统帅着目前流行的先天说、后天说、脏腑虚损说、精气神虚损说、阴阳失调说、气虚血瘀说、津液不足说、邪实说、气运失常说等诸多衰老之说。  相似文献   

19.
高脂血症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松坡  蔡淦 《江苏中医》1998,19(10):17-18
从中医学角度论述高血脂的病理实质是血中伏痰,而痰浊之成则因于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互结是高脂血症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脉受累是高脂血症变证的枢纽。提出以理气化痰祛瘀为主,配合合理调养的综合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衰老机理的探究经历代医家论述、研究已形成多种学说,血浊理论的提出为探究衰老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血浊的防治对指导临床防治老年疾病、引导保健防衰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有重要意义。1血浊的概念中医学认为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的正常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是多脏腑功能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