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呼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例OSAH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CPAP+中药组)和对照组(CPAP组)各30例,另设10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OSAHS组患者采用CPAP治疗,疗程1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鲜竹沥口服液(20 mL/次,2次/d)、清咽滴丸(4~6粒,3次/d)及冰蛹通脉含片(舌下含服,l片/次,3次/d),疗程4~6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收集呼出气冷凝液(EBC),检测EBC中的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呼气冷凝液中IL-6,TNF-α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明显下降(P<0.01),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均明显上升(P<0.01),呼出气冷凝液中IL-6,TNF-α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的56.66%(P<0.01)。结论:中药配合CPAP治疗OSAHS能达到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使用血必净治疗后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对EBC检测技术效果的评价。方法32例ICU中行机械通气的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血必净治疗,疗程5天。在诊断ALI/ARDS 24 h内和用药第5天使用改进的EcoScreen冷凝器收集EBC标本。采用EIA法测定EBC和血清中NO和VEGF-A的浓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BC中NO和VEGF-A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BC和血清中NO均有所下降、VEGF-A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血必净治疗组EBC和血清中NO均低于对照组(P<0.05),EBC中VEGF-A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VEGF-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是一种可有效控制ALI/ARDS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药物;采用EBC检测技术测定肺内NO和VEGF-A含量的变化,可判断ALI/ARDS患者肺部的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清肺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后呼出气冷凝液(EBC)中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将33例ICU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清肺汤组和常规组。在诊断治疗第1天(治疗前)及第7天(治疗后)采用改进的德国JAEGER公司Ecoscreen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收集EBC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2组EBC中TNF-α浓度,同时记录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结果治疗后清肺汤组EBC中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均0.05),2组治疗后氧合指数以及EVLW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清肺汤治疗可降低EBC中TNF-α水平,有助于控制ARDS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OSAHS伴高血压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ET-1、NO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OSAHS(不伴高血压)患者20例作为A组,OSAHS伴高血压者15例作为B组,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C组。所有受试者分别于睡眠呼吸监测当晚睡前清醒时、次晨醒时即刻测定血压。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硝酸还原法分别测定患者EBC中ET-1和NO的含量。结果C组睡前、醒后血压无显著变化,A组和B组患者醒后血压均显著高于睡前。C组睡前、醒后EBC中的ET-1、NO含量无显著变化;A组和B组患者醒后EBC中ET-1含量均显著高于睡前,EBC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睡前;A组和B组EBC中ET-1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EBC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B组EBC中ET-1含量显著高于A组,NO含量显著低于A组。结论 OSAHS伴高血压患者EBC中ET-1含量增高,NO含量降低,导致血管舒缩因子比例失衡,在OSAHS伴高血压中起着一定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OSAHS患者中出现高血压的一组指标。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属于一种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寿命。而中医痰湿肥胖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从调理痰湿肥胖之本入手,同时对痰湿肥胖的高危人群进行本病的筛查,尽早干预,可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清肺汤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一氧化氮(NO)和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8-iso PG)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48例ICU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清肺汤组和对照组。在诊断ARDS第1天及第5天采用改进的德国JAEGER公司Ecoscreen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收集EBC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EBC中NO和8-iso PG浓度。同时记录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结果 (1)清肺汤组病死率(8.3%,2/24)低于对照组(37.5%,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清肺汤组患者EBC中NO[(34.49±5.67)μmol/L]和8-iso PG[(30.09±7.89)ng/L]低于对照组[(39.78±9.27)μmol/L、(35.65±8.9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治疗后,清肺汤组患者氧合指数改善值(120.88±35.16)高于对照组(101.50±37.70)(P0.05);APACHEⅡ评分[(6.21±3.51)分]低于对照组[(10.26±4.33)分](P0.05)。结论中药清肺汤治疗ARDS患者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因患者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常见于中老年人,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青壮年期即出现身体健康状况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a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多见于成年肥胖男性,作为一种潜在的可以危及生命的疾病已广泛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该病夜间反复发生睡眠打鼾、睡眠结构紊乱,以致日间嗜睡、多梦、头痛、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针灸治疗OSAHS可有效缓解临床表现,降低机体损伤,且不良反应较少.且较现代医学呼吸机及手术治疗而言,患者依从性和接受性较好.对近年来针灸治...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疾患之一,可诱发多种疾病,具有潜在危险性。自20世纪70年代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莉  陈玲  朱勇  张鹏  张素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3663-3664,3699
目的评价两次成型阻鼾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应用两次成型阻鼾器治疗42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并符合治疗条件的重度OSAHS患者,对比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PSG检测重要指标变化。结果应用阻鼾器治疗6个月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PSG检测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由(66.21±18.64)次/h降到(23.21±11.22)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由(65.66±8.64)%升到(79.12±10.63)%,呼吸暂停最长时间由(89.66±22.32)s降到(46.67±12.33)s,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客观有效率68%。结论两次成型阻鼾器作为重度OSAHS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近十年来中医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文献研究,分析目前治疗的主选药物,以及中医对OSAHS病机与治法的共识,为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中2009年至2018年期间OSAHS的相关文献,采用Excel软件输入并统计描述。结果:在治疗OSAHS的过程中,用药频数居于前7位的中药依次为半夏、茯苓、陈皮、石菖蒲、白术、川芎、郁金; 使用的中药中主要是以祛痰化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 药物归经以肺经、脾经、肝经为主; 药物药性温热和寒凉频次相同; 药物药味以辛、苦为主。结论:OSAHS最常见的证候是痰湿和痰瘀互结,以祛痰化湿和活血化瘀药为主,中医药治疗OSAHS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利用多导睡眠监测、皮肤点刺实验、血清IgE检测、鼻咽CT及鼻内镜检查等方法明确早期诊断,采用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和扁桃体及鼻息肉,同时药物治疗AR,于治疗前后跟踪随访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治疗后跟踪随访12个月,单纯手术治疗AR合并OSAHS的治愈率为72%,加用鼻喷激素后治愈率为97%。变应性鼻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OSAHS与儿童AR之间相互影响。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很重要,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性别因素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方法选择403例经整晚睡眠监测确诊为OSAS患儿,记录睡眠效率、睡眠各期比例、最低Sa(O2)、觉醒指数、总睡眠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快动眼睡眠期AHI(AHIREM)、非快动眼睡眠期AHI(AHINREM),按AHI确定OSAS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AS儿童男女比例为3.2∶1,睡眠结构在男女之间的比例为睡眠Ⅰ期(12.11±1.72)%和(14.96±2.11)%,睡眠Ⅱ期分别为(43.34±1.62)%和(40.36±1.12)%,慢波睡眠为(23.09±2.12)%和(22.00±1.52)%,快动眼睡眠为(19.37±1.64)%和(20.87±1.05)%,睡眠效率为(71.87±1.55)%和(73.19±2.53)%,最低Sa(O2)为(72.60±1.26)%和(73.79±1.65)%,觉醒指数为(6.91±0.48)次/h和(5.73±0.79)次/h,AHI分别为(13.07±0.90)次/h和(11.89±1.38)次/h,AHIREM分别为(8.39±1.74)次/h和(13.25±4.66)次/h,AHINREM分别为(12.20±1.31)次/h和(12.50±1.83)次/h,男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性别因素对OSAS患儿的睡眠结构及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廉泉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睡眠监测及ESS嗜睡量表、NIHSS卒中量表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完成观察21例,脱落9例。此21例患者治疗后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P0.05),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ESS嗜睡量表评价分数明显下降(P0.05)。NIHSS卒中量表评价分数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廉泉治疗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降低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提高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肾功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OS-AHS患者40例为试验组,PSG检查正常者1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CPAP治疗,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COX-2(ELISA法)、肌酐清除率(Ccr)及自由水清除率(CH2O),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cr无显著性差异,经CPAP治疗后也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的CH2O及COX-2显著高于对照组,经CPAP治疗后明显降低。结论 COX-2在OSAHS患者中显著增高,CPAP治疗后可明显降低;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肾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鼾声响度与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97例,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和/或Watch-PAT检测,根据患者鼾声的响度将其分为轻度鼾声组(≤35 dB)、中度鼾声组(35~55 dB)、重度鼾声组(≥55 dB)。同时选取同期健康查体者6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排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及发作性睡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睡眠相关疾病)。记录4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鼾声响度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轻度鼾声组28例,中度鼾声组34例,重度鼾声组35例。健康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7.6%(12/68),轻度鼾声组、中度鼾声组、重度鼾声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9.3%(11/28)、61.8%(21/34)、82.9%(29/35),各鼾声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度鼾声组高于中度鼾声组,中度鼾声组高于轻度鼾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打鼾为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5.216(2.387,18.652)和22.371(3.598,131.230)。结论中、重度打鼾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有关,鼾声的响度越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儿童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改变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患儿FMD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且未经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的中、重度OSAS患儿54例为试验组,35例PSG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2组FMD水平,试验组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6个月复查PSG及FM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FMD明显降低((9.5±2.8)%VS(16.2±4.9)%,P<0.01),且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6个月FMD较术前明显改善((13.7±3.7)%VS(9.5±2.8)%,P<0.01)。结论儿童中、重度OSAS患儿FMD减弱,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可改善FMD。  相似文献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控制体质量、改变睡眠姿势、戒烟限酒等)、佩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CPAP)或口腔矫治器(OA)等,治疗方法单一且对轻中度患者来说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差。中医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且临床疗效明显,随着OSA患病群体的不断壮大,中医治疗方案逐渐得到重视并不断取得新进展。文章依据中医名家对OSA的认识和临床诊疗经验,对该病的中医外治手段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