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紫归胶囊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和肝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作为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用核医学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对去势大鼠进行骨代谢和肝代谢的测定,并对去势大鼠转氨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骨代谢测定结果显示该药能使骨代谢单位体重的放射性计数明显提高;对肝代谢和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复方紫归胶囊可改善骨代谢,减少骨质丢失,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紫归胶囊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天津药学》2002,14(1):31-33
目的:探讨复方紫归胶囊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和肝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作为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用核医学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对去势大鼠进行骨代谢和肝代谢的测定,并对去势大鼠转氨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骨代谢测定结果显示该药能使骨代谢单位体重的放射性计数明显提高;对肝代谢和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复方紫归胶囊可改善骨代谢,减少骨质丢失,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体血液粘度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关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将我院老干部病房心内科1990年下半年收治的中老年患者,资料完全者100例,就其血液粘度流变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其它疾病的血液粘度状况及在诊断与治疗中应占据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活血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求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给大鼠灌胃活血胶囊,观察其对大白鼠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 活血胶囊显降低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 活血胶囊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来发挥其活血化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银屑胶囊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浴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银屑胶囊1.8 g/kg及0.6g/kg灌胃,连续给药13d,均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减小。结论 银屑胶囊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对大鼠血瘀证模型血细胞聚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细胞聚集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以全自动血流变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以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显著升高,同时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导致的异常改变的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葛根素具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抑制其异常增高的血细胞聚集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银屑胶囊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浴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银屑胶囊1.8 g/kg及0.6 g/kg灌胃,连续给药13d,均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减小.结论银屑胶囊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结果,确定本地区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考值.方法 用普利生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400例正常人(分年龄)的全血粘度值和血浆粘度值.结果 400例正常人的全血粘度测定值:切变率为高切10(1/S)、中切60(1/S)、低切150(1/S)的粘度值、毛细管血浆粘度值.结论 几个参数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四个值都会有所增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研究银屑胶囊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浴法制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银屑胶囊1.8g/kg及0.6g/kg灌胃,连续给药13d,均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显著减小。结论 银屑胶囊可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细胞聚集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注射肾上腺素和施以冰水浸泡的方法制作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以全自动血流变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以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 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显著升高,同时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强;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导致的异常改变的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葛根素具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抑制其异常增高的血细胞聚集作用,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纤胶囊对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和冰水冷刺激造成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肝纤胶囊对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肝纤胶囊可使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降低。结论肝纤胶囊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2.
牟方政  李荣亨 《中国药房》2012,(23):2190-2192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113例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口服芪参胶囊,对照组55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用药8周后,观察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中医症候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低、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显著降低,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2组安全性观察均为正常。结论:芪参胶囊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改善高黏血症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脑脉通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脑脉通胶囊对实验动物心血管方面的药理效应作用,为其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中药三类新药要求,采用大鼠脑梗死损伤模型、体内血栓形成模型、血液流变学及麻醉犬脑血流动力学等实验项目,灌胃给予脑脉通胶囊,测定其相关实验指标。结果脑脉通胶囊能改善大鼠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促进其梗死病灶的修复,降低血小板的黏附率和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增加犬脑内血流量和减少其血管阻力等。结论脑脉通胶囊对治疗缺血性中风及相关病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方紫归胶囊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莉 《中国药房》2002,13(7):402-404
目的 :研制复方紫归胶囊。方法 :以紫河车、当归、芍药等为主药 ,β-环糊精包囊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2~12μg/ml(r=0 9989) ,平均加样回收率=99 95 % (n=5) ,RSD=1 43 %。结论 :复方紫归胶囊处方设计合理 ,工艺稳定 ,质控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 mg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 L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B蛋白(S100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2.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S100B、MMP-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的m R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脑神经功能及预后,调节Hcy、S100B和MMP-8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丽琴  刘圣  陈礼明  魏瑜 《中国药房》2007,18(15):1129-1131
目的:研究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观察CRCC对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CRCC能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聚集指数、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变形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结论:CRCC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异常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精油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0.05%吐温80)、模型(0.05%吐温80)、复方丹参片(1500mg·kg-1)和姜精油高、中、低剂量(80、20、5mg·kg-1)组。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低、中、高剂量姜精油可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能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姜精油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能改善血液的高黏状态,防止血液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益欣康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益欣康泰胶囊应用于中、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380例中、老年需手术患者 ,实验组190例 ,服用益欣康泰胶囊 ;对照组190例 ,不服用该药 ,采用双盲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血液粘稠度、氧分压 (PaO2)、氧饱和度(SaO2)、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自觉症状、血液粘稠度、PaO2、SaO2、NOS、SOD的改善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益欣康泰胶囊在术前、术后的应用对中、老年手术病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通脉糖眼明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mg·kg-1)以复制DR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模型、安多明(0.05g·kg-1)和通脉糖眼明胶囊高、中、低剂量(2.0、1.0、0.5g·kg-1)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月。观察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值、红细胞比容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脉糖眼明胶囊高、中剂量组空腹血糖值、HbA1c含量显著降低(P<0.01);通脉糖眼明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1),通脉糖眼明胶囊低剂量组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5)。结论:通脉糖眼明胶囊能控制DR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降低血黏滞度,进而改善眼底微循环的血液供应,达到延缓DR发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不同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2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Addis 1.16.6软件以及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1项RCT,共计4122例患者;涉及复方青黛胶囊、消银颗粒、克银丸、郁金银屑片、常规治疗等5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与常规治疗比较,4种不同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降低治疗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方面,与常规治疗比较,克银丸、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均显著可降低患者的PASI评分(P<0.05),而复方青黛胶囊、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方面,与常规治疗比较,复方青黛胶囊、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7水平(P<0.05),而克银丸、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在安全性方面,4种中成药复方制剂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状Meta排序结果为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消银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克银丸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郁金银屑片联合常规治疗。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加用4种中成药复方制剂均可提高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疗效,以克银丸最佳;在降低患者皮损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方面,以消银颗粒最佳;加用4种中成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均较好,以复方青黛胶囊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