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妇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术后。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故对妇科术后DVT的预防及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间妇科术后并发DVT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原发生率,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8‰;4例孕期有高危因素,其中3例合并有中轻度贫血,1例轻度贫血伴妊娠糖尿病,1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高龄初产伴轻度贫血,1例中度贫血,3例剖宫产分娩;3例抗凝治疗及2例手术取栓子,5例均平安出院。结论 孕期有高危因素及剖宫产者易发生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抗凝治疗,但栓子广泛应手术取栓。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多见。目前我国尚无DVT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但临床报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妊娠期妇女DVT发病率是非妊娠期4倍。DVT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好发于单侧下肢,其发病率约为上肢的10倍。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并发症,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而远期并发症———血栓后遗症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我院1994~2004年剖宫产术后21例DVT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育龄妇女中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DVT的发生率约高5倍,已成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期妇女并发症之一,并越来越受广泛关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V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并发DVT24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围生期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治及结局.方法 对2009年至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28例孕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分娩的280例未发生DVT孕妇进行对比,分析其高危因素、早期诊治及母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28例患者中DVT发生在妊娠期5例,发生在产褥期2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龄及剖宫产分娩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4.031、18.070,均P<0.05).而其他危险因素如孕前体质指数(BMI)≥24kg/m2、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双胎妊娠、产后出血≥1 000mL等与DVT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但93%患者都有1~4项高危因素.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抗凝治疗,所有患者正常生存,无不良预后.结论 孕产妇在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高危因素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D-二聚体值升高对诊断深静脉血栓无特异性,对于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孕产妇,抗凝治疗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妇产科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之一[1].急性期可引起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慢性期可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造成功能障碍,长期影响生活质量.我院2003-2009-12共行妇科手术606例,剖宫产术3 960例,发生术后DVT 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外科手术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外科术后下肢DVT形成发生率为26%,而在妇科肿瘤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达7%-45%。下肢DVT可影响下肢活动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力,栓子脱落还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患者猝死,故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DVT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妇科肿瘤手术约338例,发生下肢DVT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血栓(DVT)足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外科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6%。术后一旦并发DVT不仅增加病人身体上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发生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愈来愈引起外科医护人员的重视。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手术病人1078例,术后并发下肢DVT12例,经过及时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及产褥期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孕产期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DVT患者中,9例发生在妊娠期,17例发生在产褥期,1例发生在人流后;2例合并肺栓塞.经治疗,25例痊愈;9例妊娠期DVT患者中,1例引产,8例孕期顺利,均剖官产结束分娩,无足月低体重儿、窒息儿及畸形.结论 孕产期是DVT高发期,给予抗凝、溶栓、降低血液粘滞度等治疗多能治愈,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治可减少并发症及远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附59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岚杉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2):1648-164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DVT发病急骤,可立即引起下肢疼痛、肿胀等,且后果严重。急性期可引起致命的肺动肺栓塞(PE),即使得到较好治疗的病例,后期也常发生DVT后综合征,甚至致残。所以对DVT形成的早期作出准确的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至今仍是外科领域中的难题之一。现对作者从1992年2月~2003年3月诊治的59例下肢DVT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骨科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导致患肢肿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肢功能。随着病程延长,多数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严重者出现小腿部溃疡等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TS)改变;如栓子脱落可导致致命的肺栓塞(PE)。但由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临床中往往对骨科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缺少必要的防治措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文章通过对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好发于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胭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DVT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尤以左侧常见,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产后和妇产科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多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行剖宫产术268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冯丽丽 《现代保健》2010,(18):190-190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32例产褥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及抗凝治疗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陈红女 《健康研究》2015,(2):240-241
文章回顾分析385例剖宫产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资料,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术前准确评估危险因素,术中积极输血、补液,术后行间歇性气囊加压、使用压力抗栓带,进行系统运动指导,可有效预防DVT。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妊娠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5倍于非孕期 ,尤其以围产期多见[1] 。但鉴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 ,故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现将我院 1990年以来收治的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 ,年龄 2 3岁~ 33岁 ,均为第一胎孕产妇 ,产后发病 2 1例 (6 7 7% ) ,产前发病 10例 ,其中农村患者 2 3例 (74 2 % ) ;剖宫产及产后输血者 2 2例 (71% ) ;病变位于左下肢 2 7例 (87 1% ) ,位于右下肢 4例 ,病变类型 ,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4例 ,髂股静脉血…  相似文献   

17.
尹凤玲 《工企医刊》2001,14(1):30-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产科领域常见并发症之一。收治8例剖宫产后DVT患者,均采用以尿激酶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年龄为21岁~35岁,平均27岁。其剖宫产原因分别为:妊高征4例,前置胎盘2例,胎膜早破1例,头盆不称1例。发生在左下肢7例,右下肢1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相似文献   

18.
高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春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51-3152,3154
[目的]探讨分析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11例高龄患者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DVT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积极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保护下肢静脉等,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结果]高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性退变、外伤与手术导致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是影响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术后加强对患者的严密观察与护理,积极有效地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9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产妇针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DVT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2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0.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形式有两种,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esm,PTE)。我国术后DVT的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当,但在临床实践中对预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妇科术后特别是妇科恶性肿瘤和剖宫产术后,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患肢部分或完全功能丧失而致残,严重时可能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