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科素亚降压效果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选取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科素亚50-100mg/d。分别通过彩色超声心动图和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谷峰比值(T/P)。结果科素亚治疗6mo后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各项指标、LVM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科素亚能平稳降低血压,并能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EH)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28例年龄≥60岁的EH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记录其昼夜血压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杓型组,≥10%为杓型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非杓型组24h收缩压(SBP)、24h脉压(PP)、夜间SBP、夜间PP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夜间SBP下降率、夜间DBP下降率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组LVMI和IMT比杓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老年EH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更容易出现异常,且非杓型血压节律者的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陈向民  谭艳娇 《安徽医学》2013,34(12):1827-182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的2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测定和24 h动态血压检测(24 h ABPM).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水平及血压晨峰(MBPS)检出率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左室肥厚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探讨控制晨峰血压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意义。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SBP)、自昼平均收缩压(dSIBP)、24h平均脉压(24h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和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晨峰组患者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MBPS与LVDd、IVST、LVPWT、LVMI均具有正性相关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者与晨峰现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婧  田韵  倪敏霞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169-117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MBPS)对靶器官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 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 MBPS 组和非 MBPS 组,检查血脂、空腹血糖、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U);计算体重指数(BMI)、左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MBPS 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收缩压晨峰、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尿微量白蛋白(MAU)均显著高于非 MBP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血压晨峰与LVMI、IMT、MAU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加重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BP)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EH者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老年EH组24h、白昼及夜间动态PP水平高于中青年EH组,P〈0.05。24h、白昼及夜间DBP低于中青年EH组,P〈0.05;两组间24hdMSBP、24hnMSBP、24hMSSP比较P〉0.05。结论老年EH组动态脉压增大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26-28+3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24 h 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状况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接诊的40 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0 名体检人群作对照组。检测两组24 h 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白昼和夜间SBP 和DBP 等24 h 动态血压及其血压变异性、日间和夜间平均心率、24 h 平均心率及血管总面积(TVA)、颈动脉的管腔面积(LA)、颈动脉内径(ID)、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IMT 与内径ID 比值(IMT/ID)等血管重构指标。结果 研究组24 h 平均SBP 和DBP、平均脉压、白昼SBP 和DBP、夜间SBP 和DBP 等24 h 动态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 平均SBP 和DBP 变异、平均脉压变异、白昼SBP和DBP 变异、夜间SBP 和DBP 变异等24 h 血压变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间、夜间平均心率、24 h 平均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VA、LA、I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S、IMT、IMT/ID 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心功能、血管重构多个临床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证存在一定相关性,对病情的诊断、靶向治疗可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对8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24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EH1组(43例)和EH2组(43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尿微量清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平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尿微量清蛋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了日间收缩压血压变异性与尿蛋白无明显相关性外,其余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变异性与尿蛋白的分泌均呈正相关。EH1组与EH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肾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压变异(BPV)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25例伴CAS的EH患者(CAS组)与99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NCAS)的EH患者(NCAS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结果 不同性别之间CAS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 <0.05);CAS患病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相关(P <0.05);CAS与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24h收缩压标准差(SSD)、24h舒张压标准差(DSD)等动态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SBP、24 h SSD均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19,1.587,均P<0.05). 结论 EH患者CAS的发生与BPV具有相关性,尤其是与24 h SSD独立相关,加强动态血压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利沙坦酯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压控制达标率、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3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60,氯沙坦钾治疗)和观察组(n=60,阿利沙坦酯治疗),共治疗12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压变化,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指标水平,记录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SBP谷峰比值(T/P)、血压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患者24h平均SBP标准差(24hSBPSD)、24h平均DBP标准差(24hDBPSD)、白昼平均SBP标准差(dSBPSD)、夜间平均SBP标准差(nSBPSD)、白昼平均DBP标准差(dDBPSD)、夜间平均DBP标准差(nDBPSD)水平、靶器官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I)、24h尿微量白蛋白(MA)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08年~2009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均采用伊贝沙坦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2%.其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均(p<0.05).结论 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方法:使用美国Accutraker Dx型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42例老年EH患者、38例老年健康者及39例非老年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EH患者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增高,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要表现;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也明显增高,仍以收缩期血压负荷增加为主要表现;出现昼夜节律性紊乱,低谷及勺型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0.48%和26.19%)。结论:平均动脉压和血压负荷可做为高血压诊断的重要参数;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及勺型发生率减低可做为高血压预后判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综合评价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n=44)和美托洛尔组(n=44)。分别给予比索洛尔(2.5-5mg/d,每日1次)和美托洛尔(50-200mg/d,每日2次),治疗12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末的24h、白昼、夜间及各时点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服药治疗后12周末的24h、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服药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比索洛尔组服药后12周末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明显下降(P〈0.05)。美托洛尔组服药后12周末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下降,但服药后的第23-24h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维持24h平稳降压,美托洛尔仅能维持22h内血压下降。两药均不影响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14.
陈爱中  李大玉  罗淋  王占志  马喆  饶晓 《吉林医学》2010,31(19):3018-3020
目的:评价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构型的临床作用。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Ⅰ组(n=39)给予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Ⅱ组(n=33)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两组均给药12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组24 h ABPM参数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和心脏彩色超声参数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但I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有协同作用,且左室构型中向心性重构是防止心肌损害加重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动态血压、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OSAS患者82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OSAS不合并高血压组(OSAS组)40例,OSAS合并高血压组(OSAS+EH组)42例.选择同期我院高血压患者(EH组)38例及健康体检正常者(NS组)30例.进行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β2-MG测定.结果 (1)3组患者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夜间SBP、DBP的下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组血浆ET-1、血清NO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S+EH组分别与EH、OSAS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4组尿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S+EH组分别与EH、OSAS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4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S+EH组分别与EH、OSAS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S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且伴有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如合并高血压者则可进一步加重对肾脏、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黄仕洲  刘明 《热带医学杂志》2006,6(2):174-175,18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伊贝沙坦、两者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干预作用。方法EH伴有LVH患者112例随机分成A组(培哚普利4mg/d37例)、B组(伊贝沙坦150mg/d,38例)和C组(培哚普利4mg/d37例,加伊贝沙坦150mg/d)。治疗3周时若血压≥160/95mmHg(1mmHg=0.133kPa),则培哚普利和伊贝沙坦剂量分别增加至8mg/d和300mg/d。总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①3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显著降低LVMI(P<0.01)。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两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培哚普利、伊贝沙坦均能逆转EH患者LVH,培哚普利和伊贝沙坦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17.
王伟  郭红梅  王屹 《吉林医学》2013,(33):6963-696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WCH诊断标准患者47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24例,服用替米沙坦40 mg/d,6个月后复查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超声心动图(UCG),对照组23例同期行相关检查,比较参数。结果:对照组ABPM及UCG参数观察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左室质量指数(LV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有效改善WCH患者血压变异性及LVMI,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方法对62例初诊的EH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疗程12周,治疗前后以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24 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及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药物的谷峰比(T:P)。结果12周疗程结束时动态血压监测:苯磺酸氨氯地平对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昼血压和夜间血压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总有效率达85%,其中显效达60%。药物的谷峰比(T∶P)达50%以上。结论由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良好的降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动态血压观察虚燥更平散治疗女性更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92例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对血压变异及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除24 h舒张压变异(24 hD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4 h收缩压变异(24 hSSD)、白天收缩压变异(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nDS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血压除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24h平均收缩压(24 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减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燥更平散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可调节血压节律,减小其血压变异性,明显降低收缩压水平,尤其对夜间血压变异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患者90例,行超声心动图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EH伴LVH组(n=37)、EH不伴LVH组(n=23)和对照组(n=30),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和LVMI的相关性。结果:(1)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收缩压负荷和LVMI,EH伴LVH组EH不伴LVH组对照组;(2)LVMI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结论:左室肥厚与动态血压水平、脉压、血压变异性和夜间血压负荷呈正相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