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4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祖炯  郑秀珏 《现代医学》2002,30(4):243-244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42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按金谷春之分级 :Ⅰ级 4例均恢复良好 ;Ⅱ级 9例恢复良好率为 6 6 .7%;Ⅲ级 12例恢复良好率为 41.7%;Ⅳ级 17例恢复良好率为 2 3.5 %(H =8.92 85 ,P <0 .0 5 )。根据 1980年Kitamura分型 :壳核型 12例病死率为 0 ;壳核 内囊型 17例病死率为 17.6 %;壳核 进展型 9例病死率为 6 6 .7%;脑室型 4例病死率为 75 .0 %(H =14 .40 83,P <0 .0 1)。从发病至手术时间 :超早期手术 ( 8h以内 ) 19例 ,恢复良好率为 6 3.2 %,早期手术 ( 8~ 2 4h) 18例 ,恢复良好率为 38.8%,延期手术 ( 2 4h以上 ) 5例 ,恢复良好率为 0。 (H =9.7935 ,P <0 .0 1)。结论 临床病情分级是决定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Ⅲ、Ⅳ级 ,且发病急 ,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的重症患者 ,尽早手术可提高疗效。血肿部位与预后密切相关 ,可作为提示预后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武祥 《安徽医学》2013,34(6):775-776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式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术式治疗1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患者中2例患者于术后1 d放弃治疗;随访6个月后ADL(I~III级视预后良好)分级:I级完全恢复生活质量6例,II级可独立或部分恢复生活3例,III级需要他人帮助、辅助下可行走2例,IV级长期卧床但尚存意识1例,V级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因合并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6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5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小骨窗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进行疗效评估:分级Ⅰ级10例,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7例,Ⅴ级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较好方法,病例选择、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10%,但死亡率却是脑卒中的50%。基底节区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常见、致残率最高的一型,占脑出血的70%。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关于治疗方法的争议亦颇多。自1999年11月-2004年11月,本组根据设定标准选择性收治了1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约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程复杂、致死致残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死亡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其中基底节区出血为HICH的常发部位。发生率约为60%。我科自2004年8月~2007年2月间,利用小骨窗手术治疗46例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治疗原则。方法总结分析微创手术治疗107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为评分标准,ADLⅠ级23例,ADLⅡ级57例,ADLⅢ级16例,ADLⅣ级3例,ADLⅤ级2例,死亡6例。结论超早期及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颞肌下小骨窗减压的手术方法、操作技巧和临床效果,进一步总结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微侵袭理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采用颞肌下小骨窗减压手术治疗3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结果术后24 h内35例手术患者均复查头颅CT明确颅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效果,其中28例颅内血肿清除率>90%,4例颅内血肿清除率<70%,3例颅内再出血,出血量不多,没有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存活3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颅内再出血伴肺部感染。存活者随访6个月~1年不等,根据GOS五级划分,Ⅰ级:恢复良好,患者可正常生活22例;Ⅱ级:中度残废,有功能障碍,但可独立生活7例;Ⅲ级:重度残废,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3例;Ⅳ级:植物生存1例;Ⅴ级:死亡1例。结论颞肌下小骨窗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再出血几率小、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颞肌下小骨窗减压的手术方法、操作技巧和临床效果,进一步总结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微侵袭理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采用颞肌下小骨窗减压手术治疗3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结果术后24 h内35例手术患者均复查头颅CT明确颅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效果,其中28例颅内血肿清除率〉90%,4例颅内血肿清除率〈70%,3例颅内再出血,出血量不多,没有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存活3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颅内再出血伴肺部感染。存活者随访6个月1年不等,根据GOS五级划分,Ⅰ级:恢复良好,患者可正常生活22例;Ⅱ级:中度残废,有功能障碍,但可独立生活7例;Ⅲ级:重度残废,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3例;Ⅳ级:植物生存1例;Ⅴ级:死亡1例。结论颞肌下小骨窗减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再出血几率小、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病人的15 %~2 0 % ,多见于4 0~70岁的中老年人,病残率、病死率高。有的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6 0 %~80 % [1,2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很多,但至今尚无完美的手术方式。因此,探索一种效果好的术式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院神经外科自从1998年  相似文献   

10.
俞云文  王建仙 《广东医学》2006,27(5):737-737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其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尚缺乏统一标准,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简易定向钻孔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易殿强  蔡君臣 《安徽医学》2012,33(3):300-302
目的探讨利用简易定向钻孔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4月采用简易定向钻孔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42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4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简易定向钻孔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9/42)明显少于传统开颅(45.0%,18/40),且术后患者预后良好(GOS恢复良好+轻残)率(71.4%,30/42)微创治疗组明显高于传统开颅组(40.0%,16/40)。结论简易定向穿刺精确度明显提高,术后能早日拔管,缩短治疗流程,有效控制继发损伤,较传统开颅手术本法手术创伤小,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经济、疗效满意,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头颅CT引导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CT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清除组(6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5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肿的清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48.66±9.09)ml,保守组为(48.31±7.06)ml.治疗7d后,微创组血肿体积为(12.38±4.35)ml,保守组为(25.40±3.23)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63例血肿吸收明显快于57例保守组;治疗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导航穿刺组和传统手术组进行血肿清除治疗。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及斯坎迪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 (SSS)对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SSS量表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BI) 作为患者术后的随访量表,评估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线比较上无差别,术后1周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33),1个月后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0),而GOS评分 (P=0.212)和BI (P=0.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SSS (P=0.027)、GOS (P=0.019)以及BI评分 (P=0.00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出血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导航定向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易操作性、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等特点,而且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2.24±1.06)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09±1.56)分改善为(8.24±1.26)分;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7.23±1.13)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0.78±1.89)分改善为(26.13±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并发症、血肿清除量及疗效指标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术组 (微创组 ) 10 0例 ,内科保守治疗组 (内科组 ) 98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 95 % ,明显高于内科组 42 .9% (P <0 .0 1)。病死率微创组 3 % ,内科组 2 7.6% ;随访 6个月 ,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所选择的不同治疗时间的疗效,以探讨较佳的手术时机。方法将收集到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治疗的时间分为A组(8~24h)和B组(超过24h),判断疗效的指标为死亡率、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选时具有很好的可比性(P〉0.05)。随访期间A组和B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2.5%和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组为83.3%,B组为61.1%;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情况经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后的第8~24h为颅内血肿微刨清除术手术的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88-129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外科微创治疗、开颅清除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35例,开颅治疗组(开颅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5例,3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以及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颅组在此基础上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病残率。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2.9%,较开颅组(56.7%)和内科组(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开颅组和内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微创组的病死率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较开颅组和内科组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该技术方法先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35例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微创手术组(手术组)16例,非手术组19例,均为高血压患者。有意识障碍20例,手术12例,非手术8例。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手术组基底节出血5例,非手术组9例;脑室积血手术6例,非手术7例;出血量手术组100ml,最少15ml,非手术80ml。手术时间:超早期10例,早期6例。手术方法:手术以钻孔及骨窗开颅为主,非手术组按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手术组死亡3例,均为基底节破入脑室;植物状态2例,不能自理生活1例,死亡致残率为37.5%;非手术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不能自理生活4例,死亡率为57.9%。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与内科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微创手术即操作简单、安全且便宜,对血肿量、部位、年龄的选择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刁凤宝  朱荣华 《安徽医学》2010,31(10):1181-1183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合格纳入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是否同意手术分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组(A组)36例,内科治疗组(B组)34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以治疗后30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及3个月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判断,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0d血肿绝对平均体积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块,安全、有效,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微创)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微创术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大于60ml的患者,采用脑CT片进行穿刺点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血肿进行穿刺、液化、引流,评估其病死率、好转率及治疗3周时神经功能评分,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术治疗组死亡8例,病死率25.00%,好转23例,好转率71.88%;单纯药物治疗组死亡16例,病死率50.0%,好转15例,好转率46.88%.微创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好转率则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治疗3周时,微创术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5.47±3.75分,单纯药物治疗组为21.45±4.46分.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微创术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