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孢子丝菌病病理组织内病原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82例皮肤孢子丝菌病理组织内的病原体做了观察,结果HE染色发现星状体22例,孢子36例,45例PAS染色发现星状体9例,孢子38例,菌丝2例。5例多菌组织块透射电镜观察均见到了,并发现一个芽生孢子被中性粒细胞伪足钳住将被吞噬状。  相似文献   

2.
ABC法检测孢子丝菌病病理组织中病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芹  张民夫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6):345-346,T001
用ABC-ELISA方法对皮肤抱子丝菌病病理组织中病原体的检测进行了研究。孢子被染成棕褐色,呈圆形、梨形,可见发芽孢子及星状体、巨噬细胞内及白细胞内被吞噬的孢子。孢子直径为2.5um~10.0um。本方法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100%。检查1例需要3小时。故认为本方法可用于快速诊断孢子丝菌病及本病的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发的一种皮肤、皮下组织和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四肢等容易暴露受伤的部位.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阴囊的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并对申克孢子丝菌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具体诊断不详,未予治疗。后类似皮疹逐渐增多,向下蔓延至颏部  相似文献   

5.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慢性真菌病,由于孢子丝菌的黑素形成对其毒力有很大的影响,故对人体有较大危害性。现就孢子丝菌病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2岁。右颧部出现无痛性疣状增生物5个月,于2005年2月2日来我所就诊。2004年9月患者右颧部擦伤后未予特殊处理,约1周后自愈。自愈1周后在原部位出现黄豆大结节,高出表面,呈淡红色,2周后结节增至蚕豆大,表面呈黄褐色,粗糙。  相似文献   

7.
孢子丝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42岁,建筑工人。因右手背结节4个月,于2004年10月来我科就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手背出现1枚黄豆大结节,不痛不痒,未予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大,呈环形,边缘隆起,中央结痂。至入院前1个月,右臂又相继出现2枚类似结节,且进行性增大。患者既往体健,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关节疼痛,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8.
报告孢子丝菌病1例。  相似文献   

9.
面部孢子丝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6岁。因面部丘疹、结节2个月,于2006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在家中水井打水时,曾被井绳擦破面部皮肤,此后在破损处出现一结节,结节逐渐增大,常有疼痛感,并在初发结节附近出现多个卫星状分布的互不融合的丘疹和结节。在当地医院切除初发结节,组织病理诊断为感染性肉芽肿,未明确病因。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和红霉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0.
我科在1998年~2001年发现3例孢子丝菌病,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45岁,1998年7月就诊。病史6年,发病前是农民,有外伤史,现为个体户,广东籍。右踝部一鹤鹑蛋大紫红色呈疣状增生样结节,近半年来破溃、糜烂、与皮下粘连。近2个月  相似文献   

11.
1996年8月,在四川省珙县石碑乡发生因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引起注射部位硬结、溃烂,伴同侧淋巴结肿大、溃烂的患者87例。均按一般外科脓肿抗炎治疗及手术治疗2个月,效果不佳,损害经久不愈。为诊断疾病,找到致病原因,指导治疗,我们赴当地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报道通过对组织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孢子丝菌病3例。方法: 提取3例怀疑孢子丝菌病患者活检组织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病变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对脓液和组织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糖同化实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 真菌镜检脓液见少量孢子、未见菌丝;病理检查提示感染性肉芽肿,抗酸染色及PAS染色均阴性;ITS区鉴定提示申克孢子丝菌;真菌培养、形态学及糖同化鉴定及calmodulin分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口服特比奈芬250mg/d;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 进行早期DNA测序能够能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3.
精制孢子丝菌素诊断孢子丝菌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制孢子丝菌素首次由我科周冼苡研制,1988~1995年用于儿童孢子丝菌病的诊断,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自1988~1995年间临床上确诊为孢子丝菌病患者218例。其中男105例(48.2%),女113例(51.8%),儿童46例(21....  相似文献   

14.
15.
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男,40岁,农民。右下肢可见线状浸润性斑块、结节、溃疡和结痂4个月。右下肢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可见多核巨细胞,有大量红细胞外溢。真菌培养可见孢子丝菌。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7岁。右拇指、腕部及前臂结节伴瘙痒和疼痛3月。右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化脓性肉芽肿性改变。真菌培养见申克孢子丝菌生长。诊断: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相似文献   

17.
孢子丝菌病( sporotrichosis)由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感染所致,该病为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之一,临床上分为固定型、淋巴管型、皮肤播散型和皮肤外型4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类型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和淋巴管,皮肤外型罕见,主要发生于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者,常累及肺、脑膜、骨关节和眼等,治疗困难,可危及生命.目前孢子丝菌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外科手术等可作为补充疗法. 一、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孢子丝菌病归为“被忽视的热带病”,近年来对孢子丝菌病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病原体、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疫苗这五个方面综述孢子丝菌病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孢子丝菌病1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为孢子丝菌病多发区,我们观察统计了1986~1995年10年来门诊诊治的孢子丝菌病患者,其中培养出申克孢子丝菌者142例,现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142例患者来自吉林省西部白城地区58例,长春地区34例,四平地区24例,吉林地区19例,通化地区...  相似文献   

20.
报道儿童面部固定型孢子丝菌病5例,并总结儿童面部孢子丝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