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潘冬宁 《中国医刊》2004,39(5):42-43
目的观察安奇颗粒、铿锵干混悬剂和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安奇颗粒40mg/(kg.d),口服,每天3次,疗程5~8天;铿锵干混悬剂40mg/(kg.d),口服,每天2次,疗程5~8天;阿莫西林干混悬剂40mg/(kg.d),口服,每天3次,疗程5~8天.结果安奇颗粒、铿锵干混悬剂与阿莫西林干混悬剂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有效克服细菌耐药性,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头孢硫脒冶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头孢硫脒组32例(男19例,女13例),用头孢硫脒50mg/Kg.每日分两次静脉滴注:头孢呋辛组32例(男18例,女14例),用头孢呋辛,60~100mg/kg,每日分两次静脉滴注.结果 头孢硫脒组的有效率为93.75%,清除率为100%,不良反应率为6.25%;头孢呋辛组分别为56.25%、56.25%、15.6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头孢硫脒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的疗效、细菌清除率和安全性,并进行经济学分析,促进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药物.方法 将62例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2次/d和左氧氟沙星500 mg,1次/d,均连续用药7 d.结果 A组和B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4.4%和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1%和91.3%;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0.0%.两组的安全性较好.A组总药费为2 248.4元,B组总药费为1 091.3元,B组要比A组节省1 158.1元.结论 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泌尿系感染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注射剂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为对照药,在180例受试患儿中进行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实验组98例,给予头孢他啶6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82例给予舒普深50 mg/(kg·d),分2次静脉注射;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86%及90.24%;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85.94%;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14%和7.3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他啶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使用较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东瑾 《广东医学》2007,28(5):818-819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或泌尿系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并发肺部或泌尿系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左氧氟沙星500 mg/次,1 次/d,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 25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88%,不良反应有1例出现失眠,1例出现恶心、呕吐,总不良反应率为8%.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或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 mg/次,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32例,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次,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8%和88.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5.6%.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徐冬  汪涛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4):292-294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设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加替沙星每天0.4g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左旋氧氟沙星每天0.4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天。结果加替沙星组和左旋氧氟沙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87.50%和81.33%,细菌清除率为88.10%和86.1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和8.8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沈黎明  马国才  张峥  童霞  肖然月 《西部医学》2012,24(9):1790-179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 86例泌尿系感染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50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环丙沙星400mg,每天2次,连续给药7天为1疗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医药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91.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费用1292元;对照组为715元,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近似,但应用环丙沙星进行治疗更经济、更符合成本-效果药物经济学方案。  相似文献   

9.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静脉滴注,每日3次,疗程7~15 d;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每日3次,疗程7~15 d。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2%,细菌总清除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细菌总清除率68.9%,2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 43例下呼吸道感染和 33例泌尿道感染分验证组和对照组。 43例验证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 0 .2 5 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3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 1.5g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两组疗程均为 5天。结果 :验证组有效率为 83.7% ,细菌清除率为 72 .5 % ,药物敏感率为 80 .8% ;对照组有效率为 81.8% ,细菌清除率为 77.4% ,药物敏感率为 82 .2 % ,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减轻轻症肺炎患儿每天数次静脉用药带来的痛苦与不便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69例患儿分为常规静脉用药对照组和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每次50~100mg/kg分别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每天2次,疗程5~7天。治疗组每天上午静脉滴注1次头孢呋辛钠50~100mg/kg,并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15mg/kg,每天口服2次,症状好转后只常规口服用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肺炎患儿在主要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等临床疗效相似(P均>0.05)。结论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可以替代多次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轻型肺炎,且具有应用方便、经济、减轻患儿疼痛及缓解医患关系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4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将上述患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根据具体临床症状给予平喘药、祛痰药、抗过敏药等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每天1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5d后停用4d,而后口服阿奇霉素每天10mg/kg,每天1次,连续服用3d,再停用4d.疗程为3周.观察组先给予红霉素10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3d,而后给予阿奇霉素每天1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3d,而后停药4d,在口服阿奇霉素每天10mg/kg,每天1次,连续服用3d.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宗良   《中国医学工程》2011,(5):86-86,8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2例,将以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能量合剂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给予维生素C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治疗14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每天50~10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d。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液4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莫两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评价病例1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剂400 m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400 mg,1次/d,疗程均为7~14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9.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3%和76.3%,两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可乐必妥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可乐必妥(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CAP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可乐必妥液3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7~14 d;对照组予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注射,每天1次,7~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细菌清除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76.0%,细菌清除率为76.9%。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时间短。结论:可乐必妥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敏感性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在60例受试者中进行了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A组30例,每日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2次/d;B组30例,每日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7d~14d。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痊愈率100%,有效率100%,B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痊愈率93%,有效率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的细菌清除率均为1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与8%(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7.
拉氧头孢钠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拉氧头孢钠应用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胸外科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给予拉氧头孢钠1~2g/d,每天2次,疗程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2%,细菌清除率为91.6%,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氧头孢钠能有效而安全地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当代医学》2011,17(35):136-137
目的 对比研究头孢硫脒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120例患儿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头孢硫脒5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5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两组均 为10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55/60)和88.33%(53/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 (3/60)和6.67%(4/60),治疗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4%(45/51)和85.42%(41/48),两组结果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硫脒是一 种治疗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磷霉素钠治疗婴幼儿迁延型菌痢疗效。方法将208例迁延型菌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均以磷霉素钠每天200mg/kg,(0.5-1)m l/m in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对照组87例给予丁胺卡那(8-10)mg/kg,1mg/m l稀释于10%葡萄糖液内,(0.5-1)m l/m in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为51.7%。两组不同疗效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磷霉素钠治疗婴幼儿迁延型菌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微生态疗法(妈咪爱)及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 mg/(kg.d),加入葡萄糖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观察组给予炎琥宁10 mg/(kg.d)及西咪替丁10~2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及止泻时间等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病毒唑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92.2%,较对照组的82.7%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炎琥宁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