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总结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预后的影响,以求提高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抗病毒组(44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照组(40例)仅使用内科常规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病毒转阴率、MELD评分、生存率及并发症等因素变化。结果:1.治疗后2周结果:两组的TBiL、PTA、IN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MELD评分在抗病毒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抗病毒治疗4周结果: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病毒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并发症的患者中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生化指标,提高病毒转阴率,降低MELD评分,提高生存率,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由四逆散加疏肝健脾祛湿中药组成的加味四逆散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加味四逆散联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29例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HBeAg阴转率及病毒学应答率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祛湿中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晶珠肝泰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效果,以及对两种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晶珠肝泰舒联合拉米夫定组(观察组)、拉米夫定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病毒复制指标及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在HBsAg、HBeAg、HBV DNA阴转、肝功能复常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γ-干扰素(IFN-γ)水平升高,白介素-4(IL-4)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IFN-γ水平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IL-4水平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较短期的疗程中,晶珠肝泰舒联合拉米夫定对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指标IFN-γ、IL-4水平变化有明显影响,可能与今后病毒的持久有效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8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2例,对照组用拉米夫定及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中期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P〈0.05),而晚期患者上述指标在两组中均无明显改善。HBV—DNAPCR定量下降幅度、死亡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中期患者疗效显著,重型肝炎应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颗粒干预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抗病毒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g,3次/a,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肝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谷氨酰胺颗粒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将22例分为治疗组和1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每2周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每4周检测血清HBV-DNA.结果 加用阿德福韦酯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生化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存活20例(90.9%),对照组存活10例(55.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阴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商品名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HBVDNA阴转、HBeAg转换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6~12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37~67个月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率分别为11.4%、22.7%、34.1%、38.6%。治疗后治疗组未发生YMDD变异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水平及Child—Pugh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可抑制病毒复制,降低YMDD位点累计变异率,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热休克蛋白70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96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及比较两组人员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及热休克蛋白70的水平。结果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中除血浆黏度及血沉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余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观察组的热休克蛋白70阳性率及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性患者明显高于迁延性患者。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热休克蛋白70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变化在病毒性肝炎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TF,同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SB)、血清胆碱酯酶(CHE)。结果各组慢性肝炎(CH)病人血清转铁蛋白与急性肝炎(A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慢性肝炎病情加重,血清转铁蛋白逐渐下降,下降程度依次为慢肝(轻度)〈慢肝(重度)〈失代偿性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CSH)。在慢性重型肝炎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中,死亡组血清转铁蛋白较存活组有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血清转铁蛋白可以作为反映病毒性肝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对失代偿性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机体内HBV—DNA病毒含量及HBeAg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7例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为实验组,并以同期56例行一般护肝治疗的乙肝患者为对照组,研究两组不同治疗阶段HBV—DNA病毒载量及HBeAg的变化特点。结果两组治疗前HBV—DNA平均对数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及1年两组HBV—DNA平均对数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HBV—DNA、HBeAg不同时期阳性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BV—DNA、HBeAg不同时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H1次,疗程12个月,同时口服葡醛内酯(肝泰乐)、肌苷片等。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迈普新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用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及停药后观察6个月,两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HBeAg转阴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感染科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加强解毒作用,减少血浆的使用量,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可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疗程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HBV—DNA阴转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ALT、TBIL、H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ALT、HA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为76.7%,优于对照组的16.7%(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和抗纤维化明显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00例: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12个月;胸腺肽α1 1.6mg三角肌注射,1周2次,疗程12个月;苦参素胶囊2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2个月。对照组102例,采用苦参素、拉米夫定治疗,剂量、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和肝功能复常率、HBV标志物和HBV—DNA阴转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和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及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型重型肝炎病人8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日静滴,拉米夫定口服100mg/日,两组疗程均为1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生物化学、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组TBIL、ALT、AST明显下降,TBIL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3)HBV.DNA阴转率和负荷载量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01)。(4)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对36.58%(P〈0.001)。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重型肝炎可使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有明显改善,抑制HBV复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及死亡组,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及12周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PA、PTA、血氨、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ALB、血清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评分增加、血氨增高及PTA降低是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很好预测因素(P〈0.01),PA及血清Na降低亦是患者死亡的预测因素(P〈0.05)。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2周生存率为34.48%。结论Child-Pugh评分、血氨、PTA、PA、血清Na与患者预后相关,提示降低血氨、改善凝血状态、纠正低蛋白血症及低钠血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护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3.0g静滴,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 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eAg滴度、HBV 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HBV 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A上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膦甲酸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结论膦甲酸钠对乙型肝炎病毒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等优点,膦甲酸钠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日本Plasauto IQ免疫吸附机对5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进行123例次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介质、血氨、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50例病人经人工肝PE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5);PE治疗前后血清电介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数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E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综合治疗组(54.0%VS75.0%),差异有显著性(x^2=5.5,P〈0.05)。结论 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PE是治疗重型肝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6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68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饮酒史、继发感染、并发症等因素的分析,并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各项生化和病毒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为54.41%,死亡组与治疗好转组的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饮酒史、总胆固醇(CHOL)、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HBeAg、HBeAb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发现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两组间分别为16.13%和35.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血清白蛋白、白/球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饮酒史与重叠肝炎病毒感染、HBeAg暗HBeAb血清学转换是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血清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并发症的数目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顸后相关,可作为评价顸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凯时)与前列腺素E1粉针剂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60例,分为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组)30例加用凯时10μg静脉点滴,qd。B组(前列腺素E1粉针剂组)加用前列腺素E1 100μg静脉点滴,qd;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TBi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LT、PT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TBil、ALT与治疗后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种剂型前列腺素E1均可改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