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少芒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4(1):8-9
下肢静脉疾病包括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 insufficiency,CVI)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CVI的人群总发病率为10.5%。据欧美国家报道,成年人中约有20%患浅静脉曲张。在美国,每年约有二百万人患CVI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因CVI并不是一种威胁生命而需紧急处理的疾患,许多患者并不就此病而就医,因此,静脉疾病的实际发病率比预想的还要高得多。我国的静脉疾病发病率既往要比西方国家低,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延长。 相似文献
2.
赵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2(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与Cockett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8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及其中346例髂静脉造影、电凝法治疗和术后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左下肢静脉曲张发病数是单纯右侧的1.25倍;左髂总静脉病变占静脉曲张病例的29.8%。平均随访6年3个月,随访率为83.2%,酸胀、水肿、色素沉着、皮炎缓解率分别为95.8%、30%、58.9%和63.6%;溃疡术后2周至2个月愈合。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为6.4%。左髂总静脉病变的存在与否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程度、静脉溃疡的发生及曲张病变的复发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20)。结论髂静脉造影是诊断Cockett综合征的金标准;左下肢静脉曲张发病数高于右侧可能与左髂总静脉病变有关;伴有Cockett综合征的左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单独处理下肢曲张静脉。 相似文献
3.
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深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0):736-738
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特别是下肢静脉疾病,如浅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先天性静脉疾患。静脉疾病发病率高于动脉疾病10倍,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例,据报告,美国每年有25—50万人患DVT,尸检中发现有下肢DVT者占72%。因此,重视静脉疾病的研究,制定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静脉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血管外科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血栓栓塞.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级医院的硬件条件和经验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静脉疾病的诊疗面临着不够规范的现象.血管外科医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规范化的最新诊疗理念,并对病人采用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才能最大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并分析阻塞性下肢静脉曲张可能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下肢静脉曲张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74例患者(111条患肢)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肢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采用病例报告表形式记录患者相关信息,根据有无深静脉阻塞表现分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的先后顺序,分为导管直接溶栓前扩张髂静脉狭窄(n=14,A组)与导管直接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扩张髂静脉狭窄(n=24,B组)2组,比较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以及扩张局部出血情况。结果A组溶栓时间(25.79±18.23)h,B组(46.83±23.36)h,差异有显著性(t=-2.891,P=0.006),2组溶栓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时,髂静脉扩张成形在导管直接溶栓之前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临床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约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2%~5%,被认为是DVT最重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本文将介绍IVCS的病因,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IVCS与DVT的相关性,并从内皮间质化、miRNAs促血栓机化、氧化应激和炎症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两者相关性可能的内在机制,旨在为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CDT)结合髂静脉支架对Co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近远期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Cockett综合征伴DVT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CDT联合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CDT治疗,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血管损伤程度及炎症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518,P=0.604)。所有患者随访36~40个月,无支架断裂、移位、塌陷、解体或穿破血管现象。观察组再阻塞率低于对照组(11.1%vs. 37.8%,P0.05)、一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88.9%vs. 62.2%,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Villalta评分、VCSS评分低于对照组,CIVI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管损伤程度评分、血清TNF-α、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再阻塞患者血管损伤程度评分、血清TNF-α、IL-10水平明显高于无再阻塞患者(P0.05),对照组再阻塞与无再阻塞患者血管损伤程度评分、血清TNF-α、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DVT近期疗效与单独的CDT相似,但远期疗效优于单独的CDT。CD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后发生再阻塞,可能与支架植入刺激炎症因子释放和导致血管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丽峰何春水刘洋曾伟刘源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6,(5):361-365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顺行造影表现,总结其对诊断下肢慢性静脉疾病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29条下肢),左下肢185例,右下肢50例,双下肢4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分析其下肢及髂静脉影像学表现。结果 329条下肢静脉造影成功率100%,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21例(6.38%),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7例(17.33%),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82例(55.32%),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66例(20.06%),先天静脉畸形3例(0.91%);同时发现有髂静脉狭窄大于50%者19例(5.78%),髂静脉狭窄小于50%者57例(17.33%)。结论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患者术前静脉造影检查,能够明确原发病因尤其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对于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逐渐发展而成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类疾病,主要与各种慢性静脉疾病导致的下肢静脉高压有关,属于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中的C5级或C6级,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具有发病率低、病因复杂、溃疡愈合速度慢、复发率高、残疾率高的特点,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及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从溃疡管理的角度出发,及时、准确评估溃疡局部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对伤口情况进行评估时根据创面床准备,彻底清创,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同时保持创面清洁、湿润,定期伤口换药。以患者为中心、压力治疗为基础,平衡溃疡进展与经济因素,普及下肢DVT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相关知识,提高对VLU的认识度,引导患者及家属对压力治疗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长期、规律地坚持压力治疗,重视体育锻炼、清淡饮食、戒烟限酒、作息规律等生活方式,提高对溃疡治疗的依从性,提供个体化溃疡管理,加速创面愈合,预防溃疡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周围静脉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为20%~40%,皮肤营养障碍占2%~5%[1,2],发病率比动脉疾病约高10倍,发病机理比动脉疾病复杂,分类方法亦不一致,至今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12.
13.
左髂静脉压迫(Coekett)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左下肢轻度浮肿,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左髂总静脉进一步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约有1,2~2/3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是由于这个原因所致的。本院血管外科自1996年7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120例DVT患者,行静脉切开取栓术的过程中发现58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现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并缓慢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及纤维蛋白原的检验结果以及尿蛋白定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P<0.05),尿蛋白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预防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凝血功能和降低纤维蛋白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李振振|肖占祥|李灼日|曾昭凡|吴鸿飞|张文波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9):1346-1356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7例CS诱发DVT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造影;18例置入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并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深静脉置管溶栓,其中6例植入支架;7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及置管溶栓;2例患者行浅静脉溶栓。结果:23例术后恢复良好,复查造影发现深静脉通畅,血栓基本消失,4例出院时肢体有轻-中度肿胀;术后2例因滤器内血栓而转为永久性滤器;围手术期无肺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3例活动后仍有下肢肿胀,余24例下肢无肿胀,缓解率达88.9%;彩超发现4例髂静脉闭塞,23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达85.2%。结论:腔内治疗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方式,可有效治疗CS合并DVT。 相似文献
16.
艾鹏潘浩陈魁郑继行邓超频陈聪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6):512-513
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onthrombotic iliac venous cmpression syndrome,NIVCS)是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的早中期,多表现为一系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症状。如发生漏诊而单纯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术后较易复发,甚至诱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 相似文献
17.
下肢浅静脉曲张,尤其是合并足靴区广泛性色素沉着、湿疹和溃疡的病人,多数在深静脉及大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基础上合并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为准确结扎阻断交通静脉,1985年德国的Hauer首先将腹腔镜技术引入治疗下肢静脉疾病,开展了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手术(subfascialendoscopicper foratorsurgery,SEPS)。此后,随着腔镜技术不断改进,这种手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我院采用SEPS治疗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0月~2004年3月收治5例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均存在深静脉及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肢顺行深静脉造影对静脉曲张患肢术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解放军第970医院收治281例以下肢静脉曲张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根据深静脉是否通畅将其分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结果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占95.02%(267/281);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占4.98%(14/...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2):154-155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CVI的病因可分为原发、继发和先天性,且病变常累及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而导致静脉血液逆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自1968年Kistner首先采用股静脉瓣膜腔内修复术后,学者相继提出各种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来治疗CVI。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的数千例患者的深静脉造影资料、尸体解剖和手术所见,就目前临床常用的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及其选择的依据、指征,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