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儿科护患沟通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儿科护理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综述,包括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嘈杂的工作环境、护士缺乏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患儿的依从性差、患儿家长对医护工作不理解等。提出针对特殊护理对象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合理运用沟通技巧等,从而促进儿科护患沟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护患沟通知识培训与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护患沟通知识培训,提高全院护士护患沟通技能,促进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对全院护士采取集体讲课、模拟训练、分组讨论、经验交流、护理查房等方法培训,并自行设计护患沟通调查表对护士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全院护士培训后,护士对沟通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应用较培训前显著改善(p〈0.01或0.05)。结论对护士实行护患沟通知识培训能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798-8798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预防和处理儿科护患纠纷的措施。方法:针对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近2a来的护患纠纷的原因,包括护士工作量大、压力大,沟通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等。通过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管理者切实有效的培训,改变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专业水平,确保安全护理。结果: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根据儿科门诊的护理特点,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患儿的安全护理需求,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儿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儿科护理提供心理学依据及方法指导。方法对30名护理人员实施访谈,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科住院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以护理依从性差者作为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佳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陪护者人数、家属心理因素及护患配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21例儿科住院患者中依从性佳者占59.5%,依从性差者占40.5%,单因素χ2分析共筛选出8个因素影响依从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家属受教育水平、家属恐惧焦虑程度、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因程序太复杂未依从是依从性差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提高护理效能,完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好家庭社会支持,加强护患双向沟通交流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主要特征之一。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转化患者诊疗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减少护患纠纷,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但由于感染科收治病种的特殊性,患者除具有一般患者的心理特征外,还有着特有的心理状态与护理需求,因此感染科护士更需要了解传染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人际沟通的交流技巧并合理利用,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认知差异,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患教育,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患关系认知调查表对某三级医院141名临床护士和同期住院患者1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7.33%的护士和47.52%患者认为护患纠纷的责任主体是护患双方,护患双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6, P>0.05)。60.67%的患者期望与护士成为亲人关系,58.87%的护士则期望与患者成为朋友关系;护士和患者对当前护患关系性质及期望关系认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1.210,59.392;P<0.01)。护士和患者在当前护患关系和谐程度、护患关系发展趋势认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护患需求制定继续教育内容,应增加对护士心理学知识、礼仪知识等软技能的培训,加强双方信息交流,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等措施,建立以和谐护患关系为导向的护理继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制力的培养是护士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自制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个体能否有效地控制情绪、约束情感、克制行为 ,使之符合工作行为规范。良好的自制力一方面可消除磨擦 ,减少护患纠纷 ,另一方面可增加护患彼此信任度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护理质量。培养自制力的目的就在于使每个护士都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浅谈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作为现代护理人员如何通过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实现整体护理的目标,是现代护士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就护患关系概念、特点、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的形式、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沟通的意义和概念有所认识,在护理工作中与病人沟通时可根据沟通的原则,有意识运用一些沟通技巧,搞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沟通内容缺乏专业性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呼吸科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专业性沟通,利用循证证据向患者阐述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医学科学的风险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护患纠纷的防范途径。方法:总结分析28。例护患纠纷的原因。结果:护患纠纷与护士法律意识、责任心、业务素质、交流沟通及护理管理层的素质、支持系统服务、计价收费等因素有关。结论: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及业务素质,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护患沟通。规范书写护理文件等,可有效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孙元美 《现代护理》2006,12(5):488-490
目的调查分析当前发生医疗纠纷的现状、护患双方的态度、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对有关医疗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对江苏省5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发放调查表409份,由护理人员自愿填写,回收且资料完整进入统计的378份,占总发放数92%。结果调查表明患者与护士发生医疗纠纷的现状分别为:护士被骂占47.88%、被打占5.02%,发生纠纷占13.2%。护理人员对发生医疗纠纷的认识分别为:主要责任医患双方。主动沟通可以有效的减少矛盾。处理医疗纠纷最佳时间在萌芽状态。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前3位分别为:患者对医疗费用不满,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违反操作常规。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分别为:医生下达口头医嘱不执行占2.65%,医务人员是不是医疗事故的主体,回答是的占48%。护理人员对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程度:护士未取得执业证书回答不可以执业的仅占11.64%,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母婴保护法》者分别为:60.23%、44.71%。结论医疗纠纷其构成复杂,形式多样,加强护患沟通,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加强风险管理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有利于减少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根据文献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作者认为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等管理对策。结果通过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认识及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守操作规程,遵循护理法规,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律观念;重视专业理论学习,护理技术操作训练。结论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及患者的不安全感,既保护了护理人员又维护了患者的权益,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真正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有效地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依法防止潜在护理纠纷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何梅 《护理学报》2001,8(5):51-53
为了探讨依法防止护理纠纷的措施,笔根据临床上常见的潜在护理纠纷及相关法律规范制定防范措施。提出了防止护士级别混乱;分清职责权;严格遵守各项是操作规程;重视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意义;防止侵权行为等十项措施。提出护理人员应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力争将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北京协和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方法  采用单盲、便利抽样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经手卫生多维度培训后的ICU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现状调查,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并比较不同手卫生时刻及不同类别/来源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差异。  结果  共285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ICU医务人员入选本研究。其中医生85名、护士171名、护理员21名、保洁员8名;本院医护人员104名、进修医护人员152名。共观察手卫生指征总数23 661次、手卫生执行总数21 360次,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90.28%(21 360/23 66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个手卫生时刻依从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接触患者体液后(95.63%,765/800)、无菌操作前(94.39%,2121/2247)、接触患者后(91.59%,7916/864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88.91%,4026/4528)、接触患者前(87.76%,6532/7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别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由高至低分别为护士(94.52%,11 186/11 834)、护理员(93.49%,1665/1781)、医生(84.78%,8427/9940)、保洁员(77.36%,82/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院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93.45%,7844/8394)高于进修医护人员(87.96%,11 769/13 3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总体较好,但不同手卫生时刻及不同类别人员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防护意识、科室对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强化责任护士实时动态书写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增强护士在医疗纠纷中自我保护法律意识。方法:通过落实三级质控网,实施自下而上的三级质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选择交接班、患者病情变化、转科等不同的时机床边质控责任护士动态书写的护理记录,培养责任护士养成床边实时动态书写护理记录的习惯,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反应患者的病情。结果:护理记录能更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结论:实时动态护理记录扭转了举证乏力的困局,有力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两起因告知不详引发医疗纠纷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案例分析,对两起因告知不详引发的医疗纠纷进行思考,要明确护理告知的含义和内容,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法制观念,从患者人院到出院采取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护理告知义务,提高沟通技巧,适时制订各项管理制度,是避免护患纠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设置妇产科专职健康护士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丽  唐毅  王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28-2930
目的了解设置妇产科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11月入院的797名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常规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将6-8月入院的805名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事件投诉及纠纷数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投诉、纠纷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2,289.4;P〈0.05);两组医生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4,P〉0.05)。结论设置妇产科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利于患者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有效缓解医患冲突,提高患者满意度,一定程度上融洽了医护关系,拓展了护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护士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和急诊患者对男性护士在急诊护理中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我院急诊科87名医护人员和200例急诊患者就男性护士在急诊护理中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高,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不同,文化程度越低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越低。仅有5%的女性患者和18%的男性患者表示愿意选择男性护士服务。结论目前全社会对男性护士在急诊护理队伍中的作用和认知程度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充实急诊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nursing diagnosis by staff nurses in a 225-bed metropolitan hospital was examined.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82 newly hired nurse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a mandated staff development program on nursing process theory and use of nursing diagnosis, with an emphasis on transfer of knowledge to practice. The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ttitudes concerning nursing diagnosis, pretest and posttest scores, and percent completed on the audits of chart documentation. A cross-tabulation by clinical arena was performed on the forms used to document utilization of nursing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the charts for the nurses in the maternal/child clinical arena evidenced use of nursing diagnosis as a component of practice. The nurses in the critical care arena scored slightly lower. The nurses in the medical/surgical arena had the lowest compliance of both comple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ursing diagnosi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nurses can be taught to use nursing diagnosi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在就医过程中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然而在临床护理中,护理纠纷、事故等现象却普遍存在。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建立较强的法律意识,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成为当前医护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学会用法律维护患者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