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类学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行为干预理论用来解释人们的健康行为和行为改变。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综合了其他行为干预理论的优点,将影响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3个组分,并描述了这三者与预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展示了行为转变从开始到发生的全过程,从而更容易转换为干预实践。IMB模型作为综合的多变量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潜在类别模型等潜在变量模型相结合在很多研究中得到了检验,并且在很多人群中得到了证明,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IMB模型在结核病中的应用研究,为结核病预防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苏北农村地区30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IMB理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动机对预防行为的影响最大,其全体效果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4;行为技巧0.28,预防信息0.2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在苏北农村初中生结核病预防行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但尚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农民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实施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动机、行为技巧以及农民工人群的性行为情况,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在农民工人群的适用性及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哈尔滨地区抽取建筑工地21处,用自制问卷对工地的农民工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资料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AS 9.1软件进行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应用AMOS 18软件进行IMB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8.21%。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家庭住址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别。在所调查人群中,有固定性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2.29%,有过固定性伴以外性行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7.58%。固定性伴性行为及非固定性伴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42%和8.20%。非固定性伴性行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4.41%,而其中安全套使用者占54%。IMB模型拟合良好(c2=184.995,DF=59,NC=3.136,RMR=0.076,RMSEA=0.079,GFI=0.927,CFI=0.915)。动机对行为技巧的回归系数为0.634,行为技巧对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627,信息对行为技巧及行为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动机对行为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知识结构不平衡,对血液传播及性行为传播途径掌握程度高,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程度低。农民工人群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低。IMB模型在农民工人群适用。动机和行为技巧是影响艾滋病预防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行为技巧直接影响预防行为,动机通过激发行为技巧来间接影响预防行为。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以及这三者之间的明确关系被认为是各种健康行为改变的决定因素,也是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核心部分;近年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已被视为跨越各种健康行为的行为干预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十分广泛,但仍需找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促进患者行为改变方面的有力证据;本文综述了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理论背景、理论框架和国内外应用现状,以期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模式,即在男男性行为者中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行为干预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并对其原理及模型的建立进行介绍。方法模型假设艾滋病预防行为是一个函数,将个人有关预防行为的信息、参与AIDS预防的动机、实施预防行为的技巧看作自变量,自变量之间以及自变量与函数间存在方向性的关联。行为技巧直接影响预防行为,信息和动机可以激活行为技巧,通过行为技巧间接引发预防行为的产生和保持。结果χ2值可用来恰当地反映模型的拟合优度,本研究中χ2=111.65,ν=50,χ2/ν=2.23,国外的文献建议比值在2.0到5.0之间,说明模型拟合较好。结论本模型的构建是成功的,模型全面、详细而又简约地描述了各因素对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行为技巧直接影响预防行为,信息和动机可以激活行为技巧,通过行为技巧间接引发预防行为的产生和保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女性商业性服务者(female commercial SeX worker,FCSW)已经成为高危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点和难点.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1](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优势在于用几个关键组分概括出行为转变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阐明各组分与行为的关联及关联强弱和方向性,并从关联中理解和预测艾滋病预防行为,探讨行为干预最佳方案[2].本研究利用IMB为济南市FCSW预防艾滋病行为建立因果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和评价,检验IMB模型在中国FCSW人群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是阻断HIV传播的一种生物学手段,欧美等国家及WHO均推荐在HIV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nPEP,但至今其使用率依然很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可以准确的解释健康行为的发生和改变,本文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对nPEP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为更深入研究如何促进nPEP的使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安全套使用情况,探索该人群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并评价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的效果。方法在中国西部三省市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300名流动MSM,采用信息-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改编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构建调整的IMB模型。结果流动MSM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50.17%,性行为过程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50.51%。IMB模型中GFI=0.935、AGFI=0.910、CFI=0.980、NFI=0.903、χ~2值与自由度比率=1.230、RMSEA=0.028,模型拟合程度好。行为技巧、预防信息、预防动机、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文化程度、月可支配收入对使用安全套的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691、0.249、0.207、0.346、0.137、0.056。结论艾滋病干预服务对预防行为有积极正向影响,今后干预工作应对流动MSM加强知识宣教和风险教育,注重行为技巧的培训,并增加服务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安全套使用的正负向影响因素,并评价艾滋病干预服务的预防效果。方法 于2017年6月~2018年2月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对中国西部的重庆市、四川省、广西省726名15~29岁的YMSM进行现况调查,问卷内容来源于信息-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并利用Amos 17.0软件构建扩展的IMB模型。结果 在过去的半年,59.64%的年轻MSM每次肛交性行为均用安全套,57.71%的YMSM整个性行为过程一直使用安全套。扩展IMB模型拟合程度良好。YMSM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包括行为技巧、预防行为代价、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预防信息、预防动机、文化程度、月可支配收入,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417、-0.366、0.258、0.141、0.159、0.053、0.020。结论 艾滋病干预服务促进YMSM使用安全套,而预防行为代价抑制预防行为。今后干预工作应对YMSM开展风险教育,重视预防行为代价以及预防知识掌握不全情况,并适当增加干预服务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居家治疗肺结核患者对废弃物危害控制行为的形成路径。方法以IMB模型为指导,建立废弃物危害控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和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结果行为技巧对废弃物危害控制行为有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634,信息和动机通过行为技巧对行为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10和0.299。结论可通过对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的干预,提高肺结核患者对废弃物危害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居家治疗肺结核患者对废弃物危害控制行为的形成路径。方法以IMB模型为指导,建立废弃物危害控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和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结果行为技巧对废弃物危害控制行为有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634,信息和动机通过行为技巧对行为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210和0.299。结论可通过对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的干预,提高肺结核患者对废弃物危害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青少年吸烟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对江苏省569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77.1%的学生认为吸烟对身体有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烟草相关信息对吸烟预防行为无直接效应,吸烟预防动机和吸烟行为技巧是吸烟预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烟草相关信息对行为技巧的总体效应为0.120,吸烟预防动机对行为技巧、预防行为的总体效应分别为0.477、0.449,吸烟行为技巧对吸烟预防行为的总体效应为0.518。结论应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促使青少年吸烟预防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论基础上构建大学生艾滋病预防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开展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5所高校3183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AIDS预防行为影响因素的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AIDS传播信息得分较高,及格率为97.9%。不同性别大学生AIDS预防动机和行为技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信息对预防行为的总体效应为0.096,间接效应为0.096。动机对预防行为的总体效应为0.354,直接效应为0.069,间接效应为0.285。行为技巧对预防行为的总体效应为0.849,AIDS信息和预防动机均可通过行为技巧影响AIDS预防行为,行为技巧是AIDS预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促进大学生AIDS预防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206-1208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92例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随机均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以IMB理念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比较患者在观察期内合理用药依从性、临床治疗结局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临床治疗结局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综合运用IMB理念,合理进行信息、动机和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合理用药依从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IMB模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和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两组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肺功能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IMB模型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促进肺功能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模型)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体重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超重糖尿病前期患者7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IMB模型干预措施,评估行为阶段、血糖、体重指数、知识—态度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各行为阶段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448, P<0.001);随访3个月后,2组患者血糖及体重指数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t = 4.963、2.061,P<0.05);2组患者知识与态度得分均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知识与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体重指数,是一种有效的认知、行为改变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析了主要的个人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即跨理论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将这些理论予以整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妊娠高血压孕妇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8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随机纳入对照组和IMB干预组, 1个月后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焦虑、抑郁评分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共纳入9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年龄19~34岁,平均(25.56±4.93)岁;孕周为20~32周,平均(27.74±5.72)周。干预后, IMB干预组孕妇的疾病知识、家庭管理方法和复诊要求得分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焦虑得分、抑郁得分、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模型在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期管理中的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套(CCU)使用情况,运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理论,导入社会心理因素,研究该人群持续使用CCU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式对上海市4个区547名MSM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的数据,构建并验证基于社会心理优化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在547名调查对象中,过去6个月内CCU的占比为45.5%。对比初始模型与调整模型的适配度,发现调整模型的拟合度良好。【结论】上海市MSM人群中CCU的占比较低。信息和动机不会直接影响该人群CCU,仅行为技巧对CCU有直接效应。针对该人群应加强社会心理方面措施,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策略,控制艾滋病病毒(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社区患者在线医疗服务使用意愿的形成机制.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淮安市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26份,并通过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