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同期接受全身化疗且伴随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分为两组:试验组按EPO 60×103U静脉滴注每周1次;对照组化疗同时采用EPO 10×103U皮下注射每周3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2周及4周后的疗效.结果 EPO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的Hb、红细胞压积(Hct)和RB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同期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两种给药方式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贫血均有效,静脉给药方式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中药肾区离子导入辅助治疗肾性贫血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体内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也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在应用中药肾区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过程中,观察到该疗法与对照组比较,能较显著的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的程度,减少EPO的用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6例均为2004-02~2006-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慢性肾表1两组治疗前后Hb、Hct和EPO变化Hb(g/L)Hct(%)EPO用量(IU/周)治疗后101.28±14.…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方法48例晚期NSCLC化疗后贫血患者,治疗组 25例予皮下注射EPO,剂量为150u/kg,每周三次,持续使用4周或当血红蛋白(Hb)值>120g/L时停用。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Hb)值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PO对晚期NSCLC化疗相关贫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及炎症状态对其影响.方法 28例MHD患者均规范使用国产EPO(济脉欣)及常规治疗;用药前、用药后2、4、8 周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T)各1次,行自身对照;8周后Hb≥110 g/L、Hct≥32%为达标组,低于此指标为非达标组;对比两组炎症反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Hb、Hct、铁蛋白(SF)变化情况.结果 均在治疗2周后RCT开始上升,4周后Hb、Hct开始上升,8周上升更明显;Hb、Hct达标19例(67.85%);未达标者多有炎症存在,CRP升高,SF无差异;血浆CRP水平与Hb、Hct成负相关,与SF无相关性.结论 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肯定;但炎症反应时CRP升高,疗效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0)联用左卡尼丁对尿毒症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5例尿毒症透析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后予以6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并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丁1g;待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ot在30%~35%;结果四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1)。结论大剂量EPO与左卡尼丁联用可提高治疗尿毒症性贫血的疗效,纠正难治性尿毒症性贫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左卡尼丁对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2例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以EPO 80~120U/kg,分3次每周皮下注射,观察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丁1g;两组EPO待血红蛋白≥100g/L后减量,维持血红蛋白100~120g/L。结果 4周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治疗第12周EPO用量较治疗前减少,而对照组无改变。结论 EPO与左卡尼丁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的用量,降低EPO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促红素与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贫血患者93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EPO,开始剂量为75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持续观察8周。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Hb、RBC、Ret、HCT水平高于对照组,化疗后Hb、RBC、Ret、HCT上升较快,食欲、精神状态、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3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结论EPO能明显改善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贫血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提高肿瘤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和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使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吴薇  刘逸 《江西医药》2013,(9):774-77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及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局部晚期胃癌并轻度贫血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EPO,开始剂量为150U/kg,每周3次,持续观察3周期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f)、红细胞压积(HCrI)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近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PO能明显改善胃癌贫血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提高化疗近期疗效及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胎龄<35周,出生体重1 100~2 500g,早产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早期治疗组21例、后期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早期治疗组生后第1周即应用EPO 200Iu/Kg,隔日一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共5周.后期治疗组生后第3周应用EPO,用法同早期治疗组.对照组未予EPO治疗.三组患儿均于生后第3周起口服铁剂(7mg/Kg·d).动态监测静脉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积红细胞(Ret)等变化,必要时输血.结果 治疗8周后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及对照组的Hb值分别为(138.6±5.3)、(127.8±4.7)、(105.5±5.4).Hb值、体重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EPO可降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率和减轻贫血程度,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