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RAIL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它通过与特异性信号传导受体结合,激活caspase蛋白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同时它的杀伤作用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又具有协同性,这使其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TRAIL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凋亡作用,同时它的杀伤作用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又具有协同性,使其成为最具有潜力的肿瘤治疗药物。本文就TRAI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受体、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及采用药物干预提高TRAIL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行综述。1 TRAIL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受体TRAIL是在已表达序列数据库(expressed seqencedtag,EST)中寻找TNF与Fas配体具有序列同源性的分子时发现的,最早由Wiley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采用RT-PCR方法及流式细胞术,对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患者组)、18例完全缓解白血病细胞(缓解组)和21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照组)表面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①患者组和缓解组TRAIL、DR4和DR5表达高,而DcR1和DcR2表达低。②缓解组DR5的表达高于患者组。③患者组和缓解组DR5的表达均高于DR4。④患者组AML不同亚型表达TRAIL及其受体相似。结论:TRAIL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R5在TRAIL介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R5、DcR2在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正常成人腰椎间盘22个(8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正常成人椎间盘9个(3例)中DR5和DcR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DR5细胞阳性率为41.60%;正常腰椎间盘组细胞阳性率为26.09%,两者间的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DR5mRNA定量分析进一步支持免疫组化结果(P=0.025)。DcR2蛋白和mRNA表达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组织中存在DR5/TRAIL诱导的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携带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的溶瘤腺病毒p55-hTERT-HRE-TRAIL,评估该病毒在体外和体内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杀伤能力.方法:将质粒p55-hTERT-HRE与pPE3-TRAIL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人胚肾293细胞,获得溶瘤腺病毒p55-hTERT-HRE-TRAIL;采用病毒体外增殖实验观察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人正常乳腺细胞株MCF-10A中的增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比较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病毒对两种细胞的抑制效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病毒感染细胞后上清液中TRAIL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TRAIL蛋白的表达.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的原位成瘤模型及左心室注射模拟转移瘤裸鼠模型,应用“活体内光学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p55-hTERT-HRE-TRAIL感染乳腺癌细胞株后表现出强大的增殖、复制能力,而在人正常乳腺细胞株内增殖并不明显;很低浓度的p55-hTERT-HRE TRAIL就对乳腺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而对正常乳腺细胞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55-hTERT-HRE-TRAIL感染乳腺癌细胞后,TRAIL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而感染正常乳腺细胞后表达的TRAIL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乳腺癌原位成瘤模型中,空白对照组的光子数多于其他各组,肿瘤体积大于其他各组(P<0.05).左心室注射模拟转移瘤模型中,对照组活体内光学成像与TRAIL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IL治疗组的生存天数延长(P<0.05).结论:成功构建高滴度的溶瘤腺病毒p55-hTERT-HRE-TRAIL,该病毒在乳腺癌细胞中具有特异性增殖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是TNF家族中的一个新型凋亡分子。白血病细胞表达TRAIL可使其逃脱免疫监视;TRAIL死亡受体突变具有一定致癌作用。TRAIL能诱导造血系统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具有生长抑制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7.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ligand,TRAIL)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和恶性转化细胞凋亡,对大多数正常细胞却无杀伤作用,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因子,近年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发现在TRAIL联合各种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二者有协同效应,但不同药物与TRAIL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霉素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骨髓瘤细胞系KM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比较单独TRAIL及联合应用阿霉素对KM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m blot法检测阿霉素诱导前后KM3细胞核内转录因子NF-κB亚单位蛋白P65以及死亡受体DR5表达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10、20、50、100ng/ml的TRAIL联合应用1μg/ml阿霉素诱导KM3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88%、40.03%、57.87%和60.82%,显著高于单独应用阿霉素或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与TUNEL法检测结果一致。KM3细胞经不同浓度阿霉素(0.5、1.0、2.0、4.0μg/m1)联合20ng/ml TRAIL处理后,DR5受体的表达量随应用阿霉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细胞核内P65蛋白表达量则随阿霉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结论骨髓瘤细胞膜DR5表达量提高和NF-κB的核转移是阿霉素协同TRAIL诱导凋亡反应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 (TRAI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 ,以及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将Hela细胞接种至 96孔培养板后分别加入浓度为l.0、10 .0、10 0 .0 μl/L的TRAIL、0 .1、1.0、10 .0mg/L的阿霉素 (ADM )和丝裂霉素 (MMC) ,及不同匹配的TRAIL MMC和TRAIL ADM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的生存率 ;将Hela细胞接种至 12孔板 ,培育 2 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TRAIL、ADM、MMC、TRAIL ADM、TRAL MMC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和死亡率。结果 10 0 μg/LTRAIL引起细胞的凋亡率为 2 0 .1% ,与无药物组 1.1%的凋亡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单独采用 10mg/LMMC、ADM对细胞的抑制率为 3 6.0 %和 44 .1% ,而 10 0 μg/LTRAIL与 10mg/LMMC、ADM联合后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 5 8.4%和 73 .7% ,两者有协同作用 (P <0 .0 5 )。结论在体外实验中 ,TRAIL可通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而产生抗肿瘤作用 ;TRAIL与化疗药物ADM、MMC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TNF超家族新成员,它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这种特性使其可能在肿瘤治疗中发挥巨大潜力。本文就TRAIL及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丁酸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NB4、U937和Jurkat的凋亡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TRAIL及其受体DR4/DR5细胞表面蛋白及mRNA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HDACI处理后,白血病细胞TRAIL和DR5蛋白及mRNA表达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DR4没有变化。结论:丁酸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是与上调TRAIL及DR5mRNA的转录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的,而DR4可能不参与该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研究其对不同细胞系的淋巴瘤细胞的感染效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针对TRAIL基因mRNA的cDNA片段插入到克隆载体pGM-T,构建pGM-T-TRAIL,然后将测序正确的TRAIL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WPI,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WPI-TRAIL。最后利用pWPI/VSV-G/Δ8.2慢病毒包装系统,通过转染293T细胞,制备重组慢病毒plenti-TRAIL,并进行浓缩和滴度测定。将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不同来源的淋巴瘤细胞系,测定荧光表达评价感染效率,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评价TRAI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GM-T-TRAIL和pWPI-TRAIL载体构建成功,滴度测定结果显示浓缩的重组慢病毒plenti-TRAIL浓度可达109IU/ml。感染效率结果显示YTS细胞较DOHH2和Jurkat细胞更易被慢病毒感染(P<0.05)。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淋巴瘤细胞后plenti-TRAIL感染后可有效地表达TRAIL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WPI-TRAIL,并制备出重组慢病毒plenti-TRAIL。plenti-TRAIL可以有效感染不同细胞来源的淋巴瘤细胞系,同时感染后的淋巴瘤细胞可以有效表达TRAIL基因。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TNF超家族新成员,它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 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这种特性使其可能在肿瘤治疗中发挥巨大潜力。本文就TRAIL及其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gr-1和hTERT双靶向介导TRAIL过表达联合辐射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为肿瘤基因一放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01)、CRAd.pEgr-1-TRAIL组、2.0Gy照射组及CRAd.pEgr-1-TRAIL+2.0Gy照射组。病毒感染和X射线照射后,分别采用CCK-8试剂盒和AnnexinV—FITC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结果随着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均表现增殖状态,control和CRAd.pEgr-1-TRAIL组MDA-M昏435细胞增殖较快,且无明显差异,而2Gy和CRAd.pEgr-1-TRAIL+2.0Gy组细胞增殖较慢,且以CRAd.pEgr-1-TRAIL+2.0Gy组更明显,48h时甚至出现增殖抑制;2.0Gy组(24和48h)和CRAd.pEgr-1-TRAIL+2.0Gy组(12,24和48h)均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5,P〈0.01),而且CRAd.pEgr-1-TRAIL+2.0Gy组(24和48h)也较2.0Gy组显著增加(P〈0.05,P〈0.01)。与control组比较,CRAd.pEgr-1-TRAIL组细胞凋亡无显著变化,而2.0Gy组和CRAd.pEgr-1-TRAIL+2.0Gy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P〈0.01),尤其以CRAd.pEgr-1-TRAIL+2.0Gy组更明显,与2.0Gy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离辐射能诱导MDA—MB-435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双靶向介导的TRAII.过表达能增强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TERT、CMV启动子调控下TRAIL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脂质体法将pACCMV-EGFP-TRAIL、pAChTRET-EGFP-TRA/L转染至乳腺癌细胞MDA-MB-435,MTT法检测转染前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pACCMV-EGFP-TRAIL转染组和pAChTRET-EGFP-TRAIL转染组OD490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并且pAChTRET-EGFP-TRAIL转染组稍高于pACCMV-EGFP-TRAIL转染组。结论pAChTRET-EGFP-TRAIL、pACCMV-EGFP-TRAIL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甲胎蛋白(AFP)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2(DR5)、诱捕受体-1(DcR1)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及肝癌变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A 组)、肝炎组(B 组)及肝硬化并发肝癌组(C 组)的HA、ⅢC、ⅣC 及LN 和AFP 的含量,用WesternBlotting 检测肝癌手术的癌组织、癌旁组织AFP、DR5 和DcR1 的表达.结果 HA、LN、ⅢC、ⅣC 和AFP 的血清含量由高到低:C 组>B 组>A 组;(1)ⅢC、ⅣC、LN 的相关性:A、B、C 组ⅢC、ⅣC、LN 表达呈正相关,r 分别为0.623、0.651、0.714 (P 均<0.05).(2)C 组的各个观察指标均高于B 组和A 组,特别是血清AFP 和HA 含量,在A 组和B 组之间尽管也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但是C 和A、B 组比较,这两者的含量显著性升高(P <0.001).(3)Western Blotting 分析显示,癌旁组织的AFP 和DcR1 表达明显低于癌组织(P 均<0.05);而DR5 在癌旁组织表达则明显高于癌组织(P 均<0.05).结论 由肝炎到肝硬化、肝癌的过程中HA 的累聚以及LN、ⅢC、ⅣC 和AFP 的表达是一个渐进的基因激活过程;AFP、DR5 和DcR1 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变化预示癌细胞耐受凋亡诱导.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对41例大肠癌组织和9例癌旁正常组织TRAIL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TRAIL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4.4%,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66.7%(P<0.05);流式细胞分析该蛋白表达量,癌组织平均荧光指数为0.92±0.09,亦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1.05±0.12(P<0.05)。癌组织中,TRAIL蛋白表达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肠癌组织中TRAIL表达下降,并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pGEM-T-TRAIL重组质粒标准品为临床检测TRAIL mRNA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在TRAIL基因第二和第三外显子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提取血清HBV DNA阳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扩增目的 片断,纯化PCR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菌DH - 5α,经蓝白斑筛选,PCR鉴定阳性克隆,并进一步测序分析.提取重组质粒测定DNA浓度后,10倍倍比稀释,建立TRAIL质粒标准品.结果 扩增目的 片段长度为110 bp,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的质粒序列与NCBI基因库TRAIL序列性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 测定TRAIL mRNA质粒标准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血清水平与食管癌发生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临沂市肿瘤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157例作为食管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测序法分析TRAIL基因第5外显子3'非编码区(3'UTR)1525G/A、1588G/A、1595C/T位点基因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TARIL水平.结果 食管癌组与对照组1525G/A、1588G/A、1595C/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1525G、1588G、1595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血清sTRA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TNM分期Ⅲ~Ⅳ期血清sTRAIL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不同TRAIL基因型患者的血清sTRAI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IL基因(1525G/A、1588G/A、1595C/T)呈完全连锁遗传.结论 TRAIL基因多态性及血清sTRAIL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2-DG增强TRAIL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2-脱氧葡萄糖(2-DG)增强HL-60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DG、TRAIL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低于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10 mmol/L的2-DG和100 ng/ml的TRAIL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RIP1、GRP78、PARP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DG(10mmol/L)与TRAIL(100 ng/ml)联合作用于HL-60细胞48 h的凋亡率为(45.1±4.3)%,较单用2-DG、TRAIL的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同时二者联合应用能增强GRP78蛋白的表达及caspase-3的活性,下调RIP1蛋白的表达。结论:2-DG能增强TRAIL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下调RIP1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加caspase-3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