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的机理,本文以完全福氏佐剂足踝关节注射造成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电针“足三里”和“昆仑”穴,以大鼠脊髓腰膨大段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作为观察指标,并设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正常组FOS样免疫反应性(FLI)阳性细胞数极少,而模型组有大量的FLI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组,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FLI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与模型组比,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电针组相比,其FLI阳性细胞数高,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电针缓解佐剂关节炎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与抑制伤害性传入冲动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同时本实验还显示,电针抑制AA大鼠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与电针引起内源性β-E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关节炎症痛时脊髓单胺类递质和代谢产物含量及释放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一侧后肢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1~9周大鼠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角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 (1)致炎5周后脊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量增加而同期含量降低,炎症1~9周期间脊髓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释放量明显减少;(2) 5-羟吲哚乙酸脊髓释放量在第5周降低而同期含量升高;(3) 3,4-羟基苯乙酸脊髓释放量明显降低但含量变化不明显,高香草酸未见有明显改变.结论 单胺类递质及代谢产物参与了慢性炎症痛期间内源性镇痛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大鼠脊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基础释放量。方法:以反相离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样品中的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分别测得了大鼠脑脊液、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部组织提取液中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2)在大鼠脊髓背部组织中同时含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但在脊髓灌流液和脑脊液中只能检测到去甲肾上腺素,部分样品中能测到多巴胺;(3)递质代谢产物在脑脊液和脊髓灌流液中的含量均高于其对应的递质。结论:该方法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均能满足实验要求,所得数据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水平单胺类递质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比较大鼠脊髓单胺在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基础释放量。方法;以反相离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样品中的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分别测理了大鼠脑脊液,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部组织提取液中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2.在大鼠脊髓背部组织中同时含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但在脊髓灌注液和脑脊液中只能检测到去甲肾上腺素,部分样品中能测到多巴胺;3.递质代谢产物在脑脊液和脊髓灌流液中  相似文献   

5.
不同电针强度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强度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和对照组,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分别以相同电针波型、频率和不同电针强度(前者5.5 mA,后者3.5 mA)刺激“昆仑”和“阳陵泉”穴,对照组只用同样方法固定而不针刺,比较电针前后3组大鼠痛阈的变化。【结果】电针治疗后,中强度电针组和高强度电针组的患侧痛阈均比对照组高(均P<0.01),而中强度电针组的镇痛效果比高强度电针组更优(P<0.05)。两个针刺组的健侧痛阈均有上升(与对照组比均P<0.05),但针刺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关节炎疼痛,在相同波型和频率的情况下,中强度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强度电针,提示这种镇痛效果可能与中枢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了正常和佐剂性关节炎家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昼夜节律的变化,观察即刻电针足三里后和疗程电针“足三里”后对其节律之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家兔血浆NE存在着一定的昼夜节律变化,模型家兔节律的中值、振幅、峰相位都有改变,呈病理性节律波动,即刻和疗程电针治疗后,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疗程电针后节律恢复更好,正常家兔即刻电针后,节律消失,但疗程电针后节律恢复正常。说明针刺能影响外周NE的正常和病理性昼夜节律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PSS大、中、小剂量组)均以线栓法制作急性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栓塞前30 min,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PSS 10 mg/kg、5 mg/kg和2.5 mg/kg及尼莫地平3 mg/kg,缺血1 h再灌注4 h后进行神经病学评分.另取大鼠60只,分组及处理方法同上,各组大鼠缺血2 h再灌注1 h后断头取脑,分离大脑皮层、纹状体,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神经运动功能障碍,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PSS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皮层及纹状体5-HT、DA、NE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单胺类递质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PS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改善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区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针刺抗炎镇痛的机理,通过在大鼠右后足垫部向踝关节方向注入Freund’s完全佐剂造模,然后取其“昆仑”、“悬钟”穴电针治疗,对照观察炎症局部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E2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电针治疗后大鼠痛阈明显升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接近于正常组(P>0.05),提示电针治疗能使炎症症状减轻。电针治疗能明显降低组胺、5HT及PGE2的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胺、5HT含量接近正常组(P>0.05。观察结果还显示,电针在改善炎症症状的同时,炎症局部组织中炎症介质的含量明显减少(尤以组胺、5HT明显),而对正常大鼠却无明显影响。由此认为电针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电针减少了局部组织中上述炎症介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髓鞘变化及caspase-3、calpasta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甲基强的松龙组(西药组)及空白组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的Allen's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T10~T11脊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微电极在细胞外记录大鼠关节炎侧相应脊髓节段背角神经元对刺激炎症区皮肤产生的诱发放电,同时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这些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电针穴位可有效地抑制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痛敏神经元的诱发放电,这一抑制效应与中枢单胺能类神经元及外周交感神经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电针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MR)儿童语言智商(VIQ)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对不同年龄组MR儿童的智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正常组与异常组的VIQ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电针“智三针”(即本神双侧、神庭)等穴位后,其VIQ小年龄组平均提高12.46±3.47,大年龄组平均提高10.43±3.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2.05,P<0.05);BAEP异常组平均提高11.86±4.56,BAEP正常组平均提高9.21±3.1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2.07,P<0.05)。说明电针治疗提高MR儿童的VIQ的幅度,受其年龄层次及BAEP的影响,证明针灸疗效与机体机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癌痛平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及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曲马多组(剂量为0.06 g/kg),癌痛平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6、18 g/kg);采用福尔马林右侧后瓜掌心皮下注射法复制致痛模型,取脊髓L3~L5节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fos蛋白表达及S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中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SP免疫阳性反应物的D值均显著增加(P<0.01);癌痛平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数目及SP免疫阳性反应物的D值(P<0.01).[结论]癌痛平可能通过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模型组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同时背部给予空白对照药物敷贴;地塞米松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空白对照药物敷贴;穴位贴药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的生理盐水,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治疗药物敷贴,穴位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疗程结束24 h内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观察其炎症情况,并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比较各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肺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显著降低(P<0.05或P<0.01).穴位贴药组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但对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模型组大鼠外周血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而IFN-γ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中大鼠外周血IL-4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但地塞米松组大鼠外周血IFN-γ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穴位贴药组大鼠外周血IFN-γ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外周血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剂量为40 g·kg-1·d-1)、金纳多组(剂量为45.5 mg·kg-1·d-1);采用Allen's法复制中度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1周;连续给药2周后,取各组脊髓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组及金纳多组均可抑制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减少PAF-R数目,抑制PAF-R活性,从而阻断PAF发挥损伤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蜂针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理。[方法]注射费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观察蜂针对AA大鼠病变关节的外观变化和对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蜂针组能抑制A大鼠的原发(右足)和继发(左足)病变的足肿胀度(与正常组比P>0.05,与激素组比P<0.01)。蜂针组大鼠结节发生率明显少于模型组和激素组(P<0.01);蜂针组的滑膜细胞炎症水肿和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各细胞器功能接近正常。[结论]蜂针治疗AA大鼠可能通过减低滑膜细胞的病理损伤达到抗炎消肿的治疗作用,并优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针刺胃经穴位对超重大鼠褐色脂肪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对超重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褐色脂肪细胞形态学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 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剌组。正常组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高脂饮食12周;针剌组针刺超重大鼠的足三里、内庭穴15 d, 各组治疗前后均测量体质量、体长、计算体质量指数(Lee's指数),治疗后剥离肾周脂肪称(湿)质量,并取肩胛间褐色 脂肪组织,处理后于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针刺治疗后大鼠体质量下降,Lee's指数和肾周脂肪质量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电镜下可见针刺组大鼠褐色脂肪细胞的毛细血管变得丰富,胞质中 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嵴排列致密。[结论]针刺胃经穴位对超重大鼠具有一定干预作用,可能与改变其褐色脂肪细胞的形 态、提高产热效能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并设空白组对照12只;针刺组予以局部针刺夹脊穴,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郄穴及委中穴治疗,持续28 d,模型组、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炎症滤纸质量,并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和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检测。【结果】针刺能改善模型大鼠患肢活动,促进痛觉、触觉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根变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均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NO和IL-6水平、消除神经根炎症及水肿,这可能是临床上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祛风湿中药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CIA)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对照组(剂量为0.625 mg.kg-1.周-1)和昆仙胶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2、0.4、0.8 g.kg-1.d-1)。采用尾根部皮下多点注射胶原蛋白法复制CIA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大鼠后肢关节肿胀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IL-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TX组、中药各剂量组大鼠滑膜组织IL-8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并可显著降低滑膜组织病理积分(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可显著降低软骨组织病理积分(P<0.01)。【结论】补肾祛风湿中药昆仙胶囊可能通过抑制大鼠滑膜及血清中IL-8的基因表达,达到抑制大鼠滑膜炎、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活动的目的,且治疗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