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给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z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DR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前后DR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得分显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及优化护理组(n=50),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优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平均FBG、2hPG、《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优化护理组的平均FBG、2hPG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化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方面,采用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大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控制达标率、视力水平评价、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7.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有所上升,其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而言,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并稳定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提高血糖达标率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116只眼)糖尿病眼底正常且未发生视网膜病变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66例(66只眼),实施控制总热量、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对照组:50例(50只眼),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干预组发病率为7.58%,对照组为38%.2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χ2=16.05,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平均FBG、2hPG、《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平均FBG、2hPG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3)护理干预对患者症状与视功能、精神状态及社交活动活动能力有提升作用(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莫小勤  黄丽群 《右江医学》2007,35(6):749-75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主要并发症,病变以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点,对视力影响极大,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据统计,有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其发生与糖尿病病程长短、发病年龄、遗传因素、糖尿病控制情况密切相关,病程越长、DR发病率越高[1]。因此,及时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2例选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DR患者,男33例,女29例,年龄40~66岁,病程4~20年,其…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65-68+7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入院时与出院时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信、行水平,比较入院时与出院时两组生存质量、SAS、SDS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纠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进而改变行为模式,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3年期间接收的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随机抽样出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优良率(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0%),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含量(主要是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其显效率(22.00%)、总体有效率(78.00%)都比对照组(36.00%;88.00%)高,故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治疗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生存质量优于没有心理干预的普通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从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运动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激光造影护理等多个方面,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掌握了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技术,达到了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结论正确的健康教育和优质的综合护理是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适应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理念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94例D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96)和观察组(n=9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接纳与承诺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的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内分泌内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确认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对两组情况进行测评,观察组GQOL-74各因子分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眼部最常见的并发症,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好、合并高血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视网膜病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增高,患糖尿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20年后超过90%。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来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早期于预,有效的控制并延缓了糖尿病患者跟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郭雪琼 《广东医学》2014,(16):2646-2648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强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66例(66眼) DR术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33眼)给予常规整体护理方法;观察组33例(33眼)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强化教育,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和各项目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ESCA 总分及各项目得分与对照组得分比较,除自我护理技能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生活质量的总分和各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者除症状与视功能维度平均分略低于对照组,其他各项目均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活动和精神心理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术后自我护理强化能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的康复,能够有效地提高DR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糖尿病临床降血糖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整体化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变发展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变恶化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凝血功能的调节.方法 以60例DR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升高,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D二聚体(D-D)水平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6年6月份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血糖监测、用药、饮食、心理护理、糖尿病并发症、运动、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总结护理过程和体会.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显效例数为20,有效例数16,无效例数4例,总有效率90%.结论 :采用全面周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临床治疗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仅接受DR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本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本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