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制血压监测表对住院患者血压监测进行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贞 《安徽医学》2012,33(8):1090-1091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监测仪在临床护理抢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快速血糖监测法将100例患者分2组,50例为对照组按原静脉采血方法到生化室进行检测,50例为观察组按快速血糖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有效抢救时间上平均提前22 min,同时住院天数缩短。结论对新入院昏迷危重以及糖尿病患者实行快速血糖监测,可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刘春华 《海南医学》2001,12(12):44-45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 (简称ABP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诊断新技术。传统的诊所血压读数由于测量次数少、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 ,不能可靠地反映血压的平均水平、血压波动和日常活动状态下的情况。现在 ,ABPM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防治的工作中。1  监测方法ABPM交通常采用上臂袖带间断自动充气间接测压 ,根据压力波震动法或柯氏音听诊法原理拾取信号并记录贮存。动态血压监测仪一般以数字方式储存信号或数据 ,通过连接微机系统 ,提供每次测量的血压读数和一些初步的参数统计分析。目前已发展了约 5 0种以上不同型号的动态…  相似文献   

4.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周丽华孟庆余(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内科)多年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得的偶测血压一直是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1940年Ayman和Goldsbine等曾提出偶测血压不能真实地反映在休息、日常活动和其他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钱进  周立新  唐雪 《西部医学》2010,22(12):2337-2339
动态血糖监测是近年来应用于糖尿病领域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它突破了传统检测方法的非连续性,通过提供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它能准确定位血糖波动点,使治疗更加个体化,更好地评价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及临床治疗情况,尤其是可监测到不易察觉的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而合理的安装、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教育是动态血糖监测成功的关键。加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宣教和护理观察,有助于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变化信息,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六十年代初就有人注意到家庭自测血压与诊室中偶侧血压(Casual Blood Pressure,CBP)的不一致性,有时甚至存在很大差别,发现CBP不能够代表受试者平时血压的真实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究出了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相似文献   

7.
8.
9.
张红霞  贾伟平 《上海医学》2006,29(9):665-668
监测血糖是了解血糖控制状态的必要手段。临床上,常在3餐前、3餐后2h及睡前和(或)凌晨3:00测定毛细血糖来反映患者血糖的基本演变,但由于需多次测定,给测试者和被测者都带来不便。此外,点血糖的测定并不能准确反映机体血糖的具体变化状态,尤其是对一些血糖波动大、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其反映血糖实际变化的准确性较差。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是近年推出的新型血糖监测系统,其对于了解血糖变化的全貌、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治疗起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就其目前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晓娅  陈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212-3212
目的探讨自制水袋在骨科牵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40例骨科牵引患者使用自制水袋防止足跟皮肤压疮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自制水袋后,40例患者无1例压疮发生。结论自制水袋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有创血压(IBP)监测的护理,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患者中的作用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对30例NICU新生儿重症患儿进行持续动脉血压监测.结果 30例患儿根据有创血压提供的病情动态变化,及时处理,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有创血压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持续动态血压数据,在NICU患者救治中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真实、准确、客观的血压测量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与预后判断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掌握注意事项,对提高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及判断靶器官的损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创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 monitory,ABPM)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观察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关系,评价药物降压疗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 正常血压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 Jam等总结了3304个研究对象表明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波动范围115~120/70~75mmHg,日间为120~125/75~80mmHg,夜间为105~110/60~65mmHg,动态血压均值118/72mmHg,日间123/70mmHg,夜间为106/74mmHg。张麟等对100例正常血压国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表明:血压均值范围昼夜94~130/56~80mmHg,日间95~139/58~82mmHg,夜间为90~126/52~76mmHg。日间最高均值范围为123~155/71~95mmHg,夜间最高均值范围为100~148/61~89mmHg,血压负荷范围(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次数的百分比)收缩压为1~5%,舒张压为0~4%,昼夜血压波动差值范围收缩压21~49mmHg,舒张压14~38mmHg;众多研究表明:正常血压者24小时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呈日间上升,夜间下降趋势,波动范围为收缩压大于舒张压,而且日间血压波动范围大于夜间,这符合生理节奏性波动。COX等对年龄分布17~80岁的771例昼夜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种自制表格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以便减少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家庭病床护理记录表和家庭健康档案表两种自制表格,并通过临床实践应用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资料表格方法简化了护理记录,减少了社区护士反复抄写所需要的时间,避免了表达时出现的不准确性和重复性。两种方法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两种自制表格具有实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交流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自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lu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指受试者在完全自由活动情况下监测与记录24 h内的血压测量结果.与偶测血压相比,它具有反映各时点的血压状况、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自动编辑提供平均血压标准差和各峰血压等诸多优点.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应用有创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无创血压监测,观察组实施有创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不同时间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死亡概率为9.68%,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数据为3.23%,均较对照组数据而言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室时血压情况对比性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小时、2小时、4小时以及8小时血压水平均有对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应用于ICU中,效果较佳,可在很大程度促使患者康复,降低死亡及并发症风险,可准确测定血压,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好的反映高血压患者24 h真实的血压变化情况。较其它血压监测方法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发现"白大衣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24 h血压变异及晨峰现象等。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疗效评定、预后及对靶器官损害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动态血压监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秀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2):1149-1151
目的:了解动态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动态血压的监测,获得动态血压的数据。结果:24h的血压数据,使患者血压信息客观明了;为治疗预防血压异常,提供了依据。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临床价值确切。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提倡运用;对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制上肢托手板在基层医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择期手术上肢骨折患者57例,均采取自制上肢托手板,观察自制上肢托手板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57例上肢骨折患者,非常满意14例,满意36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度87.72%。优秀16例,良好22例,一般17例,较差2例,优良率66.67%,合格率96.49%。结论:自制上肢托手板应用于骨科手术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型多功能床头卡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0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分别使用新旧两种床头卡,比较两组病人的遵医行为、病情知晓率、饮食营养知晓率、差错事故发生率、对医护人员满意率.调查医生、护士各50名使用两种床头卡的满意度.结果 新床头卡组病人的遵医行为、病情知晓率、饮食营养知晓率、对医护人员满意率均高于旧床头卡组;差错事故发生率低于旧床头卡组.医生、护士对两种床头卡的满意度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