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笔者最近期在本县选择平原、丘陵、半山区和山区4种不同地理特点的20个乡进行了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如下。 1.用夹夜法,共捕获小型哺乳动物2目3科11种,计700只,其中啮齿目8种、食虫目3种。黑线姬鼠占总捕获数的89.6%,为优势鼠种。共检出带菌鼠4种351只,黑线姬鼠占带菌鼠的98%,其它为大足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首次分离出巴达维亚群钩端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在重庆市三峡库区七个钩体监测点之一渝北区路磺镇,长江边稻田和野外某地,采用夹夜法布鼠夹100只,捕获7只,其中黑线姬鼠5只,褐家鼠2只。用背式法解剖取肾标本,经8%兔血清磷酸盐培养基培养分离。从其中一只雄性黑线姬鼠左肾检出钩端螺旋体,经我站检定,并经四]储卫生防疫站鉴定,确定为巴达维亚血清群钩体。这是重庆市首次分离出巴达维亚群钩体。巴达维亚群钩体所致病例在三峡库区中尚未发现。黑线姬鼠是重庆市稻田型钩体病主要带菌宿主和重要的传染源,常从该鼠种中检出黄疽、澳洲、秋季等病原体,并与人群流行菌群基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贵州省2010-2014年人间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鼠类动物带菌情况,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贵州省钩体病例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钩体疑似病例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菌株培养和鉴定。采用夹夜法捕获老鼠对贵州省钩体病高发地区进行鼠类宿主动物及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鼠间带菌情况与人间疫情的相关性。结果2010-2014年贵州省报告钩体病人共73例,死亡10例,病死率13.70%。疫情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5年合计报告病例数52例占全省同期病例的71.23%。6—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86%。检测钩体疑似病人血清样本18份,其中阳性7份,阳性率为38.89%,均为黄疸出血群抗体。未从钩体疑似病人分离到钩体菌株。鼠间动物监测有效布夹数6 750夹次,共捕鼠646只,鼠密度9.57%,黑线姬鼠密度呈上升趋势,共分离钩体菌株56株,全部分离自黑线姬鼠,带菌率8.67%,经PCR检测均为黄疸出血群钩体。结论贵州省2010—2014年间钩体疫情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黑线姬鼠为主要带菌鼠类动物,带菌群别为黄疸出血群,与钩体病人血清抗体群别相匹配,提示黑线姬鼠带菌与人间疫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了解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种类构成、带菌率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选取江西省钩体病4个国家级监测点上饶、上高、上犹及浮梁县作为现场监测地点,开展鼠类种类调查、钩体分离培养工作。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凝集试验和MLST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MLST基因分型。结果 共计捕鼠14 387只,平均鼠密度为9.76%,分离菌株64株,鼠类钩体分离率为4.56%。鼠种构成包括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及社鼠5个种类。4个监测点优势鼠种均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主。血清群鉴定结果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3个血清群,其中黄疸出血群为主要优势血清群,占81.25%,其次是爪哇群和致热群。MLST研究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ST型别,分别为ST1、ST17、ST92、ST143、ST216和ST224,其中ST1为主要基因型,占76.56%。BioNumerics软件分析显示:64株菌株隶属于6个Clusters,分别对应6个ST型,血清学、MLST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结论 江西省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黄疸出血群和ST1为江西省钩体病主要流行型别,充分了解江西省钩体病可能的宿主动物以及血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钩体病的预防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安徽三界地区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并确定其基因型别。方法流行季节在野外用鼠笼捕鼠并鉴定鼠种、携螨率;巢式PCR对鼠脏器进行恙虫病东方体56kD基因片段检测;将鼠脏器接种小自鼠进行病原体分离,PCR扩增分离株0t56kD基因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基因序列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捕获啮齿动物数及其携螨率,黑线姬鼠60%(15/25);褐家鼠45.5%(5/11);东方田鼠和购睛各2只,均阴性。40只野鼠脏器有3只恙虫病东方体PCR扩增阳性,阳性率为7.5%;从黑线姬鼠标本中分离到1株恙虫病东方体Sanjie,56kD基因片段测定该株与台湾TT071la和NT0511b分离株同源性最高(98%),系统发生树分析也显示与Kawasaki型共处于同一分支。结论安徽三界地区存在鼠类恙虫病东方体自然感染,黑线姬鼠为其主要宿主,当地恙虫病东方体属Kawasaki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费县秋冬型恙虫病疫源地宿主动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搞清山东省费县地区秋冬型恙虫病疫源地宿主动物种类及其携带恙虫病立克次体(Rt)情况。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确定当地优势鼠种;采用病原分离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证实鼠类自然感染Rt。结果:1995年5月~1997年4月从野外农田共捕获鼠及鼠形动物1044只,其中黑线姬鼠751只,占71.94%;大仓鼠266只,占25:48%;其它鼠种27只,占2.59%;从室内捕鼠23只,均为褐家鼠。从鼠内脏共分离到9株Rt,其中黑线姬鼠5株,大仓鼠3株,褐家鼠1株,血清学分型:除从黑线姬鼠和大仓鼠各分离到1株Karp型Rt外,其余7株均为Gllliam型。共收集鼠血清318份,抗RtIgG阳性率为14.78%(47/318),血清型以Gilliam型为主,但存在Karp及Kato型。结论:黑线姬鼠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疫源地主要宿主,大仓鼠为次要宿主;褐家既为室内Rt宿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赛罗群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法检测患者、水鸭和蛙血清抗体;同时分离培养病原体。用夹夜法捕鼠,采集鼠。肾、猪肾、牛中段尿、蛙肾、水鸭肾和蚂蟥血分离培养病原体。结果浙江省20世纪60至80年代钩体病不断出现大规模暴发流行,90年代后疫情平稳下降。到2004年为止,全省共发生钩体病138526例,死亡9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病死率为0、67%。1997至2004年全省共发生钩体病956例,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死亡14例,平均病死率为1、46%。衢州、丽水和台州市的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总数的93、20%。病例主要分布在7~10月份,占94.87%。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1、72%,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七日热群和赛罗群。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1.0%。鼠密度为4.54%,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52.04%。鼠带菌率为3.82%,黑线姬鼠带菌率为6、05%。蛙。肾阳性率为0.41%。水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4%,菌株主要为秋季群和赛罗群;蛙血抗体阳性率为8.7%,菌株为秋季群。结论浙江省存在赛罗群钩体感染,钩体病进入低发期,需要科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原学特征,分析2011年贵州省钩体病疫区黑线姬鼠钩体分离株16S RNA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基因种鉴定,为贵州省钩体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PCR扩增几乎全长的钩体16S rRNA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双向序列测定,从NCBI数据库下载钩体17个基因种代表菌株及及伊尼利螺旋体和短小螺旋体16S rRNA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软件比较分离株和各基因种代表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其亲缘进化关系,确定分离株基因种。结果 通过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获得4株钩体分离株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1492 bp),4株钩体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17个钩体基因种中的问号钩体(L. interrogans)基因种黄疸出血群代表菌株的同源性最高(99.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钩体分离株与17个基因种代表菌株及伊尼利螺旋体和短小螺旋体形成致病性、非致病性、未知致病性和其它分支,贵州4株分离株分属于致病性基因种分支,其中与致病性钩体8个基因种中的问号钩体基因种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贵州省2011年钩体病疫区黑线姬鼠钩体分离株均属致病性钩体的L. interrogans 基因种,该基因种菌株可能为当地流行菌株,该结果将为贵州省钩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人群抗体水平探索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数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影响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的因素很多,人群易感性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搞好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是作为预防钩体病的有力措施。本文引用桃源县1972~1983年钩体病有关资料,分析人群抗体水平与钩体病发病的关系,探索其数学规律。 一、流行病学调查 桃源县的钩体病,1968年经血清学和动物试验证实。1970年全县大流行,发病率高达147.29/10万,1974年至1980年疫情逐年下降,1981年后发病率稍有上升。病例分布在稻田作物区,均有疫水接触史,属  相似文献   

10.
1982年6月至1983年1月,我们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唐口公社,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检查四种野外鼠,其中黑线姬鼠474只,带病毒抗原阳性鼠12只,带毒率为2.53%,但有的月份可高达8.69%;褐家鼠36只,阳性鼠1只,带毒率为2.77%;检查黑线仓鼠19只和小家鼠2只,均为阴性。在同期相同地点检查室内鼠两种,其中褐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研究我省皖南山区钩端螺旋体病自然人群感染情况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掌握流行规律有效控制钩体病爆发流行。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钩体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15.36%,,黄疸出血群为33.94%、赛罗群为33.02%,流感伤寒群为19.27%。宿主动物带菌率蛙为11.42%、黄疸出血群59.26%、流感伤寒群30.43%、赛罗群棉兰型26.09%。黑线姬鼠带菌率为7.65%、黄疸出血群59.26%、流感伤寒群22.22%、秋季热14.81%、赛罗群棉兰型3.70%。猪为0.00%。结论该地区自然人群钩体病流行菌群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菌群(型)更迭现象。并从金线蛙(Rnanplancyi)肾组织中首次分离出致病性及新血清群钩体代表株为EG79。研究发现蛙所带菌群与自然人群流行菌群相一致,蛙在钩体病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9-2019年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贵州省2009—2019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及其相关监测资料。结果 2009—2019年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累计报告病例141例,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0.035 9/10万,死亡9例,年均死亡率0.002 3/10万。高发地区为黔东南州(113例,0.284 0/10万)。全年除1月、3月和4月外的各月均有病例报告,8—10月报告病例最多(117例,占82.98%)。以10~65岁发病最多(130例,占92.20%)。男女病例之比为5.13∶1。职业发病以农民最多(103例,占73.05%),其次是学生(26例,占18.44%)。流行形式主要为稻田型散发。稻田捕鼠942只,捕获率10.93%(942/8 621),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412只,占43.74%),分离钩端螺旋体82株,分离率8.70%(82/942),菌株均为黄疸出血群,均分离自黑线姬鼠,黑线姬鼠带菌率为19.90%(82/412)。报告疑似钩体病例的钩体抗体阳性率42.45%(59/139),感染以黄疸出血群为主(36例,占61.02%);发病区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53.33%,明显高于非发病区的11.89%(χ2=38.85,P=0.00)。结论 贵州省人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下降显著,局部区域高发,需警惕历史自然疫源地的潜在流行风险,应加强监测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980年12月到1984年6月,对22个省、市、自治区86个调查点,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自35种脊椎动物27692份肺标本中,查出874只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其中包括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大白鼠、黄胸鼠、大足鼠、罗赛鼠、社鼠、小家鼠、黑线仓鼠、东方田鼠、棕背(鼠平)、短尾鼩等。研究认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中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染源,其带病毒鼠的分布,一般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阐明本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了解宿主动物的种类组成,确定主要传染源,分折感染环境,给EHF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在疫区进行了鼠类种、群分布密度及抗原携带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用捕鼠中型铁夹放在室内外,夜放晨收,连放3夜,共捕鼠119只;另用夜夹法捕获35只,共有6个鼠种。室内鼠密度16.33%,以褐家鼠为优势种(83.67%);野外鼠密度为23.33%,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58.57%),褐家鼠次之(20.00%)。将捕获的154只鼠种经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室内褐家鼠鼠肺中检出EHF相关抗原阳性率为7.32%。野外黑线姬鼠抗原阳性率4.92%,褐家鼠为18.18%。室内外褐家鼠的带毒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2=1.71,P>0.05)。野外褐家鼠与黑线姬鼠带毒率亦无显著差异(X~2=3.68,P>0.05)。其它鼠种均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是人为的历史鼠疫疫点,为控制鼠疫流行,依据“全国重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1 监测指标完成情况1.1 鼠密度调查 1991~1995年共调查样方500个,监测面积500ha,共捕获黄鼠506只,平均鼠密度1.01只/ha。野外夜行鼠数量调查,1991~1995年共布夹8400夹次,捕获鼠401只,捕获率4.77%。其中大仓鼠为177只,黑线姬鼠81只,黑线仓鼠58只,褐家鼠50只,小家鼠35只。  相似文献   

16.
<正> 黑线姬鼠是该县野外忧势鼠种(占70.3~78.65%),鼠带毒率年平均值13.81%,10月分高达27.77%,已确认为野鼠型EHF主要传染源。捕获活黑线姬鼠放血致死,先测体长、体重,再作解剖,观察繁殖情况。雌性成鼠受孕率从3月分开始,4~5月分达高峰(73.30%),10月分仍保持较高水平(50~56%)。雄鼠3~4月分几乎全部进入性活动期(84~100.0%),9~10月分减少。观察32窝仔鼠,每窝5~6只为多见(53.13%);幼鼠55窝,每窝2~  相似文献   

17.
两次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带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为人兽共患病 ,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所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 ,保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和家畜等。 1972~ 1975年由于洪涝造成钩体病两次流行 ,我们对有关宿主动物作了带菌调查 ;1992~ 1995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和河南省防疫站等单位联合进行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课题 ,我们承担了部分调查项目 ,对其有关宿主动物又作了带菌调查 ,现将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和方法不同地域生存众多的动物种群 ,啮齿动物是钩体的主要宿主动物。钩体自然疫源地分布随地形、气候、降水量和水系分布等…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野鼠家畜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检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 1999~ 2 0 0 2年吉林省有代表性的 5个地区野鼠、家畜进行了莱姆病感染调查。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动物血清中的IgG抗体 ,对鼠类肾脏和膀胱经研磨接种BSKⅡ培养基 ,常规 33℃培养后镜检 ,同时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带菌检测。结果 对野鼠、牛、马、狗、羊进行的血清学调查 ,表明其感染率分别为 :2 2 2 4 %、2 7 4 8%、16 6 7%、2 2 0 3%、16 6 6 % ;病原学培养发现 5种鼠类脏器带菌率平均分别为 :黑线姬鼠 16 35 %、黑线仓鼠 6 78%、褐家鼠 7 6 9%、小家鼠 2 2 3%、大仓鼠 6 6 7% ,从黑线姬鼠的鼠胎盘分离出一株莱姆病螺旋体。结论 实验证实莱姆病可通过野外鼠类胎盘垂直传播 ,莱姆病疫源地在吉林省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 钩体病是本区多发的人兽共患病,菌群复杂,变化多样,影响流行强度。为了摸清其变化规律,我们收集了 1972~1991 年全区从钩体病人及鼠类分离并鉴定的217株钩体菌,井对其血清群进行动态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株分离:取早期钩体病人血、鼠肾作常规柯氏培养; (二)鉴定:分离出钩体菌由本站或四川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感染钩端螺旋体(钩体)现状及分离株基因种的特征,为钩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根据疫情选取14个调查点,采用笼夜法捕鼠并采集心血或肾脏标本进行钩体培养,测定血清抗体;对鼠中分离保存的23株钩体菌株提取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PCR产物纯化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钩体17种基因型进行比对确定基因种,并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福建省鼠种以黄毛鼠为主要优势鼠种,占40.87%(499/1221)、其次依次是黄胸鼠19.57%(239/1221)、针毛鼠16.79%(205/1221)和褐家鼠8.85%(108/1221),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32%(207/706),以黄毛鼠最高,为42.16%(121/287),不同地区鼠种构成及鼠钩体感染率不同。23株菌株均扩增出16S rRNA基因的目标条带1484 bp,测序及序列分析属于致病性的基因种有13株,其中L.borgpetersenii(伯氏)占8株,L.interrogans(问号)占5株,属于非致病的基因种10株。钩体菌株分离自福建省的优势鼠种(黄毛鼠、黄胸鼠、针毛鼠)及不同地区(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结论福建省鼠类感染钩体普遍,以致病性基因种(L.borgpetersenii和L.interrogans)为主,也携带非致病性基因种,需加强钩体病传染源啮齿动物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