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院前纠纷与院前急救实施的全过程有关,可以产生于院前急救的任一环节,院前急救开展的模式不同,院前纠纷的侧重点亦不同。解决好这些纠纷,对于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影响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之间在金坛市人民医院急救的1464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并结合急救患者及家属对急诊科投诉和纠纷处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院前急救设施缺陷、院前急救网络缺陷和院前急救管理缺陷等方面。结论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强化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意识和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是保证院前急救成功和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预见性分析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提高本科院前急救理质量,医疗纠纷明显下降。结论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培训,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通过对12例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对其院前准备、病情评估、实施救治等处理。结果通过院前急救,冠心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99.2%。结论熟练的院前急救是对冠心病患者抢救取得成功的关键,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重症之一。猝死率较高。院前急救成为AMI转归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院前急救溶栓则为院前急救的主要方法,对AMI的预后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本研究1998-2005年对30例AMI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溶栓治疗,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诸琳  章静 《东南国防医药》2004,6(4):289-291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中,院前急救占最重要一环。我科自2002年5月起参与110的社会急救联动,开展院前急救任务,展开了快速、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医护人员均由急诊科成员兼职,至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搞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水平。方法①成立院前急救小组;②挑选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护理人员;③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处于应急状态;④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迅速进行现场救治;③安全运送。结果院前急救432例成活398例,总成功率达92.1%。结论制定一系列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制度,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体毒鼠强中毒后其临床特点的影响因素与院前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共21例集体毒鼠强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前急救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13例患儿进行了及时催吐等较好的院前急救处理,第2组8例未进行及时催吐等院前急救。结果第1组13例患儿者临床特点轻,100%治愈,疗效满意;第2组8例患儿临床表现重,疗效较差。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催吐进行胃肠道毒物的清除等等院前急救处理,将直接影响集体毒鼠强中毒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是成功抢救集体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措施,并倡议将简单的院前急救处理列入全民学校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出血的院前急救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院前急救为观察组,院内急救为对照组,院前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压、纠正脑缺氧等措施。结果: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院内急救(x^2=4.797,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开展.对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医患纠纷隐患的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防止院前急救过程中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加强院前急救全过程的控制,进行细节的管理,对出诊人员进行岗前和岗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训练,强化制度职责的贯彻落实,加强出诊人员工作责任心,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对医患纠纷隐患进行分析。结果出诊人员纠纷防范意识得以提高,院前急救得以规范安全有序开展。结论强化过程细节有效管理,杜绝医患纠纷发生,建立院前急救绿色生命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严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其导致的死亡在发达国家仍居高不下,在发展中国家则持续上升。怎样使伤员及时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已经成为院前急救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现就2007年4月。2008年3月严重创伤院前急救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在新形势下如何高效、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故我市于2005年有效整合了全市院前急救资源,独立设置了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规定“120”为唯一院前急救特服号码。为了对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医学干预提供参考,现就我市两年半时间内发生的院前急救呼救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加强医学生院前急救医学培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琼  周发春  陈建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61-1062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也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要从现场开始”的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院前急救则正是“急救要从现场开始”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就我国急诊医学教学现状而言,院前急救属于相对薄弱环节,部分医学院校虽然在本科教育中设置了急诊医学课程,但课程中涉及的院前急救知识少而浅,加之见习和实习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县级医院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县级的院前急救单元均由县级医院的急诊科担任,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对院前急救的要求,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和并发症,避免一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蔓延和扩大,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应及时加强和完善县级医院的院前急救体系。  相似文献   

15.
355例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建勋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68-1368
本文对355例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创伤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美英  李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82-2082
院前急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院前急救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极易引发各种医疗隐患。现就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下院前急救中存在的医疗隐患及值得推广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交通事故的频发因素,描述目前的院前急救方法。分析当前院前急救的不足,探讨未来院前急救的可行性方案,为今后我市在进一步做好交通事故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来典型交通事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论: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不确定,急救医生的处置方法、水平不一致,社会救助力量薄弱,公安、急救中心部门以及消防等协调关系到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9年开始组建专职化院前急救组,包括5名医生、5名男护士、5名司机。在选用院前急救司机时采用驾驶员性向测验即能力测验和个性测验,筛选出5名院前急救司机,其驾龄均在3年以上。对院前急救组有计划地进行为期3年的院前各类技术的培训,于2002年全面投入医疗市场,与此同时对所使用的救护车及其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使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PDCA),不断完善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将院前急救物品按模块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方法进行管理。模块化是将物品分类放置,同类物品进行编号区分;标准化是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质量管理年的要求准备物品;程序化是定期检查、补充、保养、消毒、登记。结果通过PDCA循环的方法,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中去解决。结论PDCA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能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波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4):63-64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院前急救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化,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护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院前急救多数是意外或突然发生的。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无法预料时间、人数及危重程度,如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抢救过程中的技术、药物、心理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是现代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