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3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半定量RT—PCR检测CD133 mRNA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133 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CD133 mRNA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783±0.1411和0.0381±0.0919(P=0.000);肿瘤直径〉5cm者胃癌组织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者[(0.4393±0.1484)w(0.3343±0.1212)](P=0.041);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0.4266±0.1320)/35(0.2395±0.0309)](P=0.004),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正相关(r=0.466,P=0.008;r=0.464,P=0.009);Ki-67低表达者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0.4364±0.1398)vs(0.3164±0.1174)](P=0.02),Ki-67表达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负相关(r=-0.461,P=0.009)。结论 胃癌组织CD133 mRNA的表达与反映淋巴转移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及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的Ki-67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胃癌的预后与其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我科1983年1月~1993年4月,共收治早期及进展期胃癌病人546例,现对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胃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与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为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mRNA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胃腺癌组 织、相应癌旁组织及111例正常胃组织HPA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癌旁和胃癌组织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3.3%和72.2%,3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40.7%。无淋巴结转移组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1.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 mRNA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转移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Ⅱ(CAⅡ)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30例胃癌中CAⅡ的表达。结果 RT-PCR发现30例胃癌标本中,较其对应正常胃粘膜组织CAⅡ表达下调为50%。10例胃癌无淋巴转移中CAⅡ表达下调30%(3/10),20例胃癌伴淋巴转移中CAⅡ表达下调60%(12/2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胃癌中存在CAⅡ表达下调,其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胃癌nm23,CD44v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 23 和肿瘤转移基因CD44v 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 )对50 例胃癌组织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荧光指数(FI)。结果 胃癌组织nm 23、CD44v 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当胃癌组织分化差、浸润加深、淋巴结转移时,nm 23 表达逐渐降低,而CD44v 则随着淋巴结的转移而增高。结论 nm 23基因在胃癌的局部进展和组织分化中可发挥调控作用,并且nm 23、CD44v 基因与肿瘤转移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Seprase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7例胃癌肿瘤组织标本中Seprase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Seprase在肿瘤细胞和邻近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Seprase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其表达与胃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在胃癌发生发展中Seprase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亚型(SSTRs)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胃癌及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5种亚型(SSTR1~SSTR5)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及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STR1~SSTR5 mRNA均有表达.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SSTR3阳性率降低(P<0.05),SSTR2和SSTR5阳性率升高(P<0.05).低分化胃癌组织中,SSTR3阳性率较低(P<0.05),SSTR1和SSTR5阳性率升高(P<0.05);SSTR1阳性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STR1和SSTR5与胃癌浸润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和分化过程中,SSTR3和SSTR5可能起重要作用,而SSTR1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马继民  崔杰  叶晓霞 《现代医学》2007,35(5):375-377
目的 探讨CD44V6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30份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50份异型增生组织、3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CD44V6蛋白检测.结果 正常胃黏膜组织、异型增生组织、胃癌组织 CD44V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异型增生组织的CD44V6表达率逐级升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CD44V6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转移、浸润程度、脉管浸润、生长方式有相关性(P<0.05).结论 CD44V6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瑞海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506-506,53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取3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作对照。结果60例胃癌标本中PTEN阳性表达为24例(40.0%),其中强阳性为8例(13.3%),部分标本表达降低或缺失。3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均表达PTEN蛋白,其中强阳性26例(86.7%)。低分化、中分化胃癌的阳性率较高分化低(P〈0.01或P〈0.05);PTNM分期Ⅲ、Ⅳ期胃癌的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胃癌低(P〈0.05),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P〈0.05)。结论PTEN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TEN基因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D10、CD133和CD15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 2019年3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105例,并取距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组织作为癌旁 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0、CD133 和CD157 蛋白的表达。随访至 2020 年9 月30 日,以患者死亡作为随访终点事件,计算患者总生存期。结果 癌组织CD10、CD133 和 CD157 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 <0.05)。CD10、CD133 和CD157 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累积生存率 优于阴性患者(P <0.05)。年龄[R^R=1.628 (95% CI:1.218,2.940)]、临床分期[R^R=1.982 (95% CI: 1.435,3.495)]、浸润深度[R^R=2.653 (95% CI:1.782,4.213)]、淋巴结转移[R^R=3.287 (95% CI: 1.989,5.456)]、CD10 阳性表达[R^R=2.081 (95% CI:1.297,3.241)]、CD133 阳性表达[R^R=1.768 (95% CI:1.190,2.879)] 和CD157 阳性表达[R^R=2.463 (95% CI:1.797,4.165)] 是影响胃癌患者预 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10、CD133 和CD157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中CD133的表达,分析CD133表达与患者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T分期?N分期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77例NSCLC患者到随访结束时死亡率72.73%(56/77),术后生存时间1~84(s=19)月?3年生存率为32.47%(25/77);无淋巴结结转移组N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 < 0.05)?CD133阳性表达率51.9%(40/77);CD13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246,P < 0.05),与患者手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 < 0.05)?COX多因素分析仅癌肿病理类型和CD133蛋白表达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结论】 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增殖细胞抗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胃癌侵袭性转移的关系以及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62例原发性胃癌中CD44v6,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阳笥率为64.5%,PCNA阳性率为100%,其中弱阳性(Ⅰ-Ⅱ级)表达率为24.2%,强阳性(Ⅲ-Ⅳ)表达率为75.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PCNA的表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的阳性经以及为75.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PCNA的表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的阳性率以及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子学改变,联合检测其结果有助于评估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l3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肝细胞癌组织中CD133及Ki-67的表达,对照组6例为正常肝组织.对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肝癌组织中CD133表达的平均染色强度为1.07±0.32.按照Edmondson病理分级:Ⅰ-Ⅱ级肝癌组织的CD133平均染色强度为0.67±0.18,Ⅲ~Ⅳ级为1.17±0.2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96,P〈0.05).TNM临床Ⅰ~Ⅱ期肝癌组织中CD133的平均染色强度为0.71±0.20,Ⅲ~Ⅳ期为1.19-t-O.2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3,P〈0.05),但CD13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Ki-67在肝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7.7%,Ki-67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和临床分期相关(F=8.56,7.45,P〈0.05);CD133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F=18.37,P〈0.05);CD133阴性患者平均生存率较阳性患者显著延长(P〈0.05).结论:CD133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唐令超  赵平  丁志 《四川医学》2009,30(4):479-480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5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粘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3.6%,粘膜癌为10.0%。≤1cm的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1%,直径1.1—3.5cm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2.5%,〉3.5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60%(P〈0.05)。高分化EG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3%和20.0%。粘膜下癌可转移至N2。脉管受侵19例,淋巴结阳性率36.8%(7/19),明显高于无脉管受侵者(P〈0.05)。结论EGC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变大小及脉管受侵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GC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D133蛋白和Notch1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与NSCLC患者
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305例NSCLC组织和80例正常肺组织中CD133、
Notch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NSCLC组和正常肺组织中CD133、Notch1和VEGF蛋白的阳
性表达率分别为48.9%、43.9%、45.6%和10.0%、15.0%、0%,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33、Notch1和VEGF蛋白的阳
性表达率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133、
Notch1和VEGF三种蛋白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133、Notch1和VEGF蛋白阳性
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133和Notch1蛋白的表
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CD133、Notch1和VEGF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联合
检测CD133和Notch1蛋白的表达对NSCLC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105例IDC组织和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D133的表达以及MVD计数.结果:在癌旁乳腺组织和IDC组织中,CD133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计数在肿瘤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高低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且CD133的阳性和阴性表达间MVD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33的表达和MVD计数与IDC组织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临床分期均有一定关系;CD133和MVD联合检测对ID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D13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检测50例膀胱癌组织及4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39/50).CD133 mRNA阳性表达率为84%(42/50);43例癌旁组织中CD13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6.28%(7/43),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为13.95%(6/43),CD133蛋白和mRNA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D133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布与性别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分化程度等相关(P<0.05).结论:CD13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CD13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性别无相关性,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相关;CD133有望成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CD1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
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测定31例难治性贫血伴幼稚细胞增多(RAEB)、1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
以及1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CD133+细胞和CD34+/CD38-细胞比例,对比分析CD133及CD34/CD38在不同亚型
MD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在RAEB型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CD133阳性细胞平均占6.75%,RCMD患者平
均占1.41%,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占2.70%,RAE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再障对照组与RCMD组之间无显
著性差异(P>0.05);CD34+/CD38-细胞比例在3组中均小于1%,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133在MDS
的进展类型RAEB患者骨髓细胞中高表达,CD133有助于RAEB分型诊断;而CD34+/CD38-标记在MDS分型诊断中并无
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